新浪新闻客户端

浏览器还在创新吗?微软:“浏览器”已经不能完全描述它的能力了

浏览器还在创新吗?微软:“浏览器”已经不能完全描述它的能力了
2022年07月14日 14:47

  还有谁在用 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浏览器与移动端应用部总经理邢璟夏告诉我们,更多是一些企业用户,这些用户此前的内部服务都是基于 IE 设计,另外还有一些需用到网银的用户。

  2022 年 6 月 15 日,微软官方宣布永久关闭 IE,一些用户困惑是“再也打不开了”还是“不予维护了”,对此,邢璟夏解释,“IE 在 15 日正式退役并停止支持,就像一些老旧的 Windows 版本一样,停止更新。”他建议所有用户迁移到 Edge,历史数据的迁移快速、方便,另外,Edge 同时也提供了 IE 模式,能向下兼容,用户在 Edge 里一样能达到同样的访问效果。

  早在 2015 年,微软推出了 IE 的继任者 Edge。那时,IE 就已经在“退休”路上了,有人甚至说是“基本名存实亡”。到了 2018 年,Edge 做了一场“换心手术”,内核换成了和 Chrome 相同的 Chromium。一时间,人们开始讨论 Edge 能否续上早年 IE 市占率 90% 以上的辉煌。

  Edge 换核,是“打不过就加入”的无奈之举,还是另有打算?做浏览器的难度不亚于做一个操作系统?浏览器还能如何创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找微软聊了聊。

  轮子就不重造了,拥抱开源更重要

  “(Edge 换成 Chromium 内核)是由整个微软的战略决定的。大家熟知的是,微软是一个以 Windows 为主的公司,但现在,它不拘泥于 Windows 了,微软是云上的,我们支持各个端的开发,像 macOS、Linux、iOS 和安卓……我们全平台支持。”邢璟夏说道。

  上世纪 90 年代是属于 PC 和 Windows 的时代。彼时垄断者微软凭借 Windows 系统,一度占据了 PC 超过 90% 的市场份额。“Windows 就是一切”,这是当时微软内部的重要论调。据说 1998 年,微软内部曾经开发出一款触摸屏电纸书,但时任 CEO 的比尔·盖茨并不欣赏这款产品,因为它“不像 Windows”。

  但到了萨提亚·纳德拉这里,情况发生了变化。2014 年上任后,纳德拉发布了一份公开备忘录,在里面提到了自己对微软未来的看法和计划。“在这篇文章中,纳德拉提了10次 Windows,但还没到第 21 段的时候,已经说了 21 次 cloud(云服务)了。”彭博社如此评价。

  2014 年 3 月,微软宣布将 Office 套件带入 iOS 平台。在 2015 年 Salesforce 的年度营销会议上,纳德拉带着一部 iPhone 就上了舞台,这引发了现场观众“不怀好意”的笑声。在此之前,没人见过微软 CEO 在公开场合展示 iPhone。对此,他应对自如,笑着说,“这虽然是一部 iPhone,但它却安装了微软所有的软件和应用。”

  除了开放,微软还主动拥抱开源文化,“我们会很好地去回馈开源社区,有很多的东西会拿出来做开源。”

  早在 2015 年,微软贡献了 16419 个开源项目,成为 GitHub 上公开代码最多的组织。这让开源世界有些吃惊。因为微软是 2014 年才开始在 GitHub 上建立账户的。2018 年,微软以 75 亿美元高价收购 GitHub,是微软在 2018 年架构调整后进行的最大收购项目。

  “同时我们也会把那个开源的能力,引入到微软的整个开发生态里头去。”邢璟夏继续说,“我们是把 Chromium 当成是我们自己产品的一部分,我们做的就是一个产品的 owner。”

  他认为,Chromium 目前的市场份额最高,用户访问的大部分网址都兼容,基于这个内核开发,能保证用户最基础的良好体验;另外,Chromium 是跨平台的,支持所有平台的开发。如此一来,微软决定不再重造轮子。

  浏览器还在进化吗?

  做一个现代浏览器,相当复杂,因为不像 Web 1.0 时期,人们只是静止阅读,现在,人们会和网站产生大量的交互。

  简单来说,浏览器有两大重要引擎,一个是渲染引擎,我们访问任何网页时,都需要渲染引擎在后台将所有的基本的文字、图像、动画渲染并呈现出来;另一个是 JavaScript 执行引擎,现在很多页面都是活动的,我们可以跟页面去交互,比如电商促销活动,你通过鼠标、键盘去砸金蛋,这些交互动作就要交给 JavaScript 执行引擎。“单说这两大引擎,它们的代码基本上都是大几百万量级。”邢璟夏说。

  另外,因为用户端的设备性能各异,但用户感知强烈的部分,大概就是内存占用和运行速度等,对此,Edge 团队表示会根据电脑特点去做适配,甚至是 GPU 加速。

  普通用户一般都会开非常多的 tab,比如二三十个标签页。Edge 对此做了优化,系统会智能判断,哪些 tab 有可能是用户近期会打开的,有些可能放在那儿就放三五天,甚至放一周的。对于前者,系统会做'预热',一点击能看到最新的内容,对于后者,系统会自动去释放它的内存,减低 CPU 和内存消耗。Edge 团队说,“浏览器这个名字,已经不太能完全展示现在浏览器的能力了。”在他们看来,现在的浏览器更像是一个智能操作系统。

  团队还看到了一个趋势:PWA(Progressive Web App,渐进式的网络应用)。对于一些上线了网页的开发者来说,他们有可能没有意愿和精力去开发客户端,对此,Edge 提供一个能力,直接可以把网页作为应用安装,另外,还将“入库”Windows 应用商店,这样一来,对用户和开发者都是好事。

  在网上,也会有一些博主自发“安利”Edge,被经常提及的有两个功能:垂直标签页和沉浸式阅读。

  此前,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浏览器首席技术研发经理陈志宁,发现了用户在信息管理上有一个很大的痛点:有些开发者甚至会同时开好几百个 tab,但这样一来,在有限的页面里就看不清标签页的 title,也很难再去滑动,找到已经开的标签。所以,团队增加了一个标签页排列选项——垂直标签页。“比较有趣的是,我们甚至发现一些用户使用后,直接把垂直标签当作书签来管理他们的网页了。”陈志宁说道。

  团队分享了一个用户故事,他们做“沉浸式阅读”功能的时候,访谈一位妈妈,她的小孩五六岁,平日里这样使用 Edge:找一些电子书,在浏览器上打开,点击阅读按钮,此时网页的排版就只剩下必要的图文,没有其他的干扰元素。但接着,妈妈又开始担心小孩的视力,“于是我们让她使用 Edge 自带的大声朗读功能,一键就能听书。”

  陈志宁分享了她最喜欢的插件:Momentum。因为 Edge 用的是和 Chrome 相同的内核,所以能在 Chrome 安装的插件,也能在 Edge 上运行。她说,装上 Momentum 后,打开新的 tab,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张漂亮的风景照片,这款插件还提供了时间显示、天气预报、收藏夹、待办事项的功能,“可以帮我更专注地完成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Edge 的“电商比价”功能很受国外用户欢迎,“国外电商更百花齐放,比如我现在想买一个电冰箱,有可能是沃尔玛更便宜,或者亚马逊更便宜,还有可能是 local 的更便宜。那我怎么找到价格最低的,同时还有优惠券可领的?于是我们这两年花了很大力气做了这个帮用户省钱的功能。”在这背后,团队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 AI 模型,训练它怎么看用户的搜索,怎么预测价格走势,哪里能找到还没过期的优惠券等等。

  日臻成熟的 AR/VR、虚实交织的元宇宙,以及众人期许的下一代互联网 Web3,都正值热潮。它们将会呼唤出更丰富的媒体内容,甚至是直接改变互联网的底层架构,这些变化都将催生出新的浏览器。

  对此,Edge 团队表示,像 AR 和 Web3 还在发展期,浏览器能做的便是“增加更多功能,而且这些功能都是作为底层的技术支撑,去打开更多的可能。”邢璟夏说,“比如,支撑渲染压力更大的应用,会需要用到 Web Assembly。这个技术可以用更多的语言去生成,能够执行更快的代码,这个是 AR、MR、Web3 以及机器学习都需要的一个基石,这个我们也在推进。”

  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很难预测 Web3 将会是什么面貌,Edge 表示会把这些不确定性中确定的事做了,比如支撑 Web3 基础设施:Web Machine Learning、Web MR、IPFS 等等。“我们先把这些技术往前推进,等到爆发节点出现的时候,Edge 可以出来说:I am ready,还是那个进入更丰富网络世界的入口。”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