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2022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以下简称“BCS”)在京召开。作为国内顶尖的网络安全领域会议,一年一度的BCS早已成为北京重要的战略窗口与科技名片,每年都汇聚全球智库学者、网络安全行业领袖、顶级技术专家,共同探讨最前沿的网络安全问题,分享最新的技术动向和成果。今年的大会,采用XR直播形式在云端展开,北京赛博昆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郑文彬到场,以“数字安全的基础设施用漏洞来驱动量化安全”为题,分享了自己对网络安全新的观点。
2021年1月,在全球网络安全领域享有盛誉的“技术大神”郑文彬(MJ),创立了北京赛博昆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博昆仑”),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今年,已经是郑文彬创业后第二次出席BCS并发表演讲。
在演讲中,郑文彬首先明确了“量化安全”的概念。他认为“量化”与“可测量”是人类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具体到网络安全领域,“量化安全”并非新概念,美国安全战略公司MITRE在将近20年前,就已经提出“可测量安全”的概念,并提出了枚举、语言、库等用于量化测量安全的工具。
郑文彬认为,截至目前,“安全”仍然停留在“定性”的阶段,而“定性”只是“定量”的前提,如何“定量”,目前仍然缺乏标准。这关系到在攻防演练、渗透测试,以及真实的黑客攻击中,安全架构是否被攻破,能否被用于判断其价值等实际问题。
郑文彬表示,“安全”有点像打疫苗,在起到防范作用的同时,也会为厂商的性能、稳定性、兼容性等方面带来问题。而如果没有好的方式来评估安全能够带来多大的正向价值,也就无法以合理方式,消解“副作用”带来的负面价值。
同时,定性安全还牵涉到责任问题。例如在很多0DAY漏洞攻击事件中,一些高危漏洞及水下0DAY漏洞几乎是无解的,防护再强或软件安全做的再好也会被攻破,所以做防护是否还有意义?郑文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更多从“定性”角度思考问题导致的,将“安全”变成了“非此即彼”的问题,体现了“定性思维”的弊端。
郑文彬说,中国拥有最顶级的安全攻防能力,但却很难拥有与之匹配的安全产品,这就是由于定性结果无法转换成定量的结果,而安全产品所需要的,事实是“定量”。从目前来看,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只剩下了0DAY漏洞,除此之外,其他问题已经解决好了,所以解决0DAY漏洞威胁就成了当务之急。国内虽拥有超强攻防能力,但技术能力只能转换成“定性结果”,即只能做攻击,缺乏定量的标准与具体落实。
郑文彬表示,制定“定量标准”,首先要统一衡量尺度,要有很强的可比性,可轻易分辨哪个方法“更好”,或者“差多少”。在这个问题上,漏洞无疑是非常好的“一般等价物”,可用于评估基础设施,作为标准化量化的衡量工具。漏洞是攻防的起点,也是贯穿整个攻击链始终的核心突破点。同时,在漏洞攻防领域,本来已经拥有非常好的枚举与描述,如CVE和CVSS等,经历了几十年的应用,发展已很成熟,但也同样存在问题。例如,出于安全考虑,近年来大型厂商更愿意选择不披露进一步的漏洞信息,其结果是通过CVSS或者厂商威胁报告,已经很难从攻击者视角下体现攻击的真实威胁程度。
郑文彬举了一个2021年修复0DAY漏洞时的例子,虽然一些漏洞的CVSS号数字差不多,但真实的危险系数却不尽相同。有些漏洞就很容易被利用,而有些同样CVSS数列数很高的漏洞,却很难被利用,威胁程度完全不一样。目前来说,CVSS只关注修复覆盖度,区间度太少,会导致忽略缓解和攻击利用的问题。
对此,郑文彬提出,应制定更科学的方法,评估漏洞和攻击的量化标准,衡量整体安全效果。目前,业界已有一些厂家提出了类似观点,并做出了一些尝试。如Google Project Zero的 0DAY In the wild项目,会收集全球范围内被使用的0DAY漏洞,通过深度分析,告诉大家如何评估安全程度。而ATT&CK等公司,以及一些攻防演练如Pwn Games等,也在从“量化”角度衡量攻击、防守的实践效果。但是,目前的这些尝试仍然存在局限性,如Project Zero更专注0DAY漏洞,而对于NDAY漏洞等其他安全威胁很难覆盖。ATT&CK则更多关注攻击后期,对于漏洞的起点和突破点比较忽视。而攻防演练和Pwn比赛,可归类为实战型验证方式,对于推进安全生态帮助很大,但更多是短时间单侧攻防,并不代表未来的长期状态。安全,重在日常,很多高级攻击往往会持续进行,业界仍然需要更加持久化、常态化评测的手段。
在演讲的最后,郑文彬表示,安全界需要“量化”标准,从技术角度来说,希望把技术实力转化为更可量化的安全价值。他说,赛博昆仑和旗下的安全研究团队“昆仑实验室”正致力于把漏洞价值转化为具体实践,目前正在推“量化安全情报”、“实战利用评估与缓解”,以及“量化安全情报门户社区”。赛博昆仑希望与业界公司一道,打造更为普适性的测量标准,以综合评估漏洞的利用难度、攻击危害,提升整体网络安全的效果。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