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世界珐琅《世纪荣光》日晷永久馆藏中华世纪坛 暨钟连盛大师收徒仪式

世界珐琅《世纪荣光》日晷永久馆藏中华世纪坛 暨钟连盛大师收徒仪式
2022年07月18日 10:43

  7月16日上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外珐琅美术馆联合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协办的“世界珐琅《世纪荣光》日晷永久馆藏中华世纪坛暨钟连盛大师收徒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隆重举行。

  工艺美术界领导、专家、工美大师、各界嘉宾等近百人出席  工艺美术界领导、专家、工美大师、各界嘉宾等近百人出席

  以珐琅艺术致敬世界文明,祈愿伟大祖国的荣光时刻。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国礼第一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花丝镶嵌国礼第一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春明,凝聚40年匠心巨作——史上首款景泰蓝日晷《世纪荣光》在本次活动现场正式发布,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常沙娜,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原副理事长唐克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李节,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共同为作品揭幕。

  五位重磅嘉宾共同为作品揭幕  五位重磅嘉宾共同为作品揭幕

  世界珐琅《世纪荣光》以故宫太和殿日晷为原型创新设计,晷盘正面以景泰蓝工艺打造,圆心以形如太极的水云纹为结构,内饰长城与宝船图案,代表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丝绸之路,主画面为六个如意开光,如花绽放,分别装饰为世界七大文明古国,即:中华文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希腊、古玛雅史迹地标和国花,同时涵盖3300年世界珐琅艺术东渐发展的沿途各地,其间装饰十二时辰与二十四节气。中心晷针錾刻图案源自天安门华表,顶部镶嵌人造红宝石,另一端镶嵌黄水晶。晷盘边沿以花丝工艺精制十二生肖与缠枝莲纹,生肖形象生动,纹饰华美,工艺极为繁复。日晷主体以汉白玉精心雕刻,晷托雕刻如意祥云纹,形如元宝,中间精雕九龙御道源自故宫太和殿皇家丹陛,御道两侧辅以敦煌宝相团花与祥云边饰。五层木座高台,与九龙御道相呼应,象征“九五之尊”,是对万物交感宇宙时空观的诠释,蕴含着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张红致开幕辞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张红致开幕辞

  活动现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张红致开幕辞,她表示,非常高兴能和各位领导、专家、大师以及媒体朋友们相聚一堂,共同见证世界珐琅《世纪荣光》日晷的馆藏仪式以及钟连盛大师的收徒仪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未来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将更加频繁,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匠心作品”出现,能够走出国门、去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大国风采,在全世界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发言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发言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说,珐琅艺术源自于西方兴盛于中国,中国大师对珐琅艺术和景泰蓝的追求,百代不懈的努力,使它增添了新的光环。今天有两喜,一喜是大师新作问世,二是大师又收新徒,在当前浮躁的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能找到一个好的徒弟有更多的传承人,传承我们这种中华文化的精髓,还有中华工艺的博大精深,是非常难得的。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常沙娜先生点评《世纪荣光》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常沙娜先生点评《世纪荣光》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常沙娜先生,在活动现场看到世界珐琅《世纪荣光》日晷,说到:今天来到这里我特别的激动,作品很丰富,把景泰蓝作为世界的珐琅,世纪的荣光,提出这个口号,非常的重要。

  资深工艺美术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原副理事长唐克美点评  资深工艺美术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原副理事长唐克美点评

  资深工艺美术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原副理事长唐克美发表感言,日晷发源于几千年的我们的远古,现在我们用手表钟表代替计时,于是它成为一件文物了,今天在太和殿展示的是一件计时的作品,也是一件文物。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点评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点评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点评新作,首先看到这个作品,我觉得满满的皇家气派,首先它使用的皇家最惊艳的景泰蓝艺术,同时又用了皇家技艺,花丝镶嵌,让我感到特别震撼,突破了以往我对景泰蓝使用范围的认知。今天这件作品是皇宫使用最多的技艺和材料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我的确感觉到它是一件非常典型的非常具有创新的这样一件佳作,感觉非常的震撼。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主任李节点评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主任李节点评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主任李节说到,首先钟连盛大师和赵春明大师创作的这个造型依托于历史,是景泰蓝和花丝镶嵌的完美结合;第二用中国传统工艺纯手工,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中国的皇家文化和历史;第三我讲今天的一个感受,它是一个镇宅之物,震撼之宝,幸福之门,为我们提供一个国宝级的珍藏。

  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点评  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点评

  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点评新作,在工艺方面这件作品是很绝妙的,几位专家已经讲了,我讲作品包含文化信息的丰富性非常的有特点,它把古人类,世界人类的七大古文明整个集中的展示在晷上,七大古文明特别用符号精心的设计组合在一起,非常精美的展现出来,这是难得的匠心。

  两位创作大师钟连盛和赵春明共谈创作感言  两位创作大师钟连盛和赵春明共谈创作感言

  作为世界珐琅《世纪荣光》日晷的主创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介绍了作品创作初衷,该件作品景泰蓝部分的创意设计,融合了世界七大文明古国的元素,这在我以往的作品中比较少见。这件作品将不同工艺门类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全新的创意和尝试,将助力中华传统手工艺术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这件作品也是我在花甲之年,对几十年从艺生涯的一次总结,谨以此作献给伟大的时代,伟大的祖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春明说:这次联袂让我在以往基础上有更多创新。比如在对晷盘边沿的装饰,以及晷针的设计创意,除了要精心构思和布局,还要与钟大师所做的景泰蓝晷面不冲突、相呼应,这是对我技艺的考验和突破,让我从中受益匪浅。我认为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跨界,更带给我们一个新的启示:不同工艺门类间的碰撞和交融,往往能擦出很多的火花,创新才是传承最大的动力!

  世界珐琅《世纪荣光》日晷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藏仪式  世界珐琅《世纪荣光》日晷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藏仪式

  在馆藏仪式现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春明共同将《世纪荣光》日晷正式赠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接赠,并颁发馆藏证书。冀鹏程馆长概述此次入藏《世纪荣光》日晷的初衷和意义,他说,中华世纪坛是一座日晷型的纪念性建筑,而《世纪荣光》这件作品是首款以日晷为型打造的景泰蓝艺术品,世界珐琅《世纪荣光》入藏中华世纪坛也是世纪坛的荣光,对于中华世纪坛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传播世界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普及艺术教育、服务大众需求始终是我们的宗旨,入藏该件作品,不仅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增进和推动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

  《九州鼎盛尊》新作预告  《九州鼎盛尊》新作预告

  众所周知,北京市珐琅厂是目前全国景泰蓝行业中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可以说,北京市珐琅厂代表了当代中国景泰蓝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国景泰蓝艺术发展的风向标。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谢燕华在活动中为我们介绍珐琅厂接下来将要推出的重磅项目《九州鼎盛尊》,他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我们景泰蓝有600多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北京亮丽的名片,今年是北京珐琅厂成立66年,也是国家博物馆成立110周年,我们也想借此推出一个具有国家博物馆文物收藏为原形的作品《九州鼎盛尊》,希望大家能喜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收徒仪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收徒仪式

  数百年来,传统的景泰蓝工艺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发展。今天,在钟连盛大师迎来自己花甲之年的重要节点之际,他将正式收徒传艺,把毕生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授下去,让皇家景泰蓝技艺薪火永传。

  爱徒朱景优和董艳娜向钟连盛大师宣读拜师帖  爱徒朱景优和董艳娜向钟连盛大师宣读拜师帖

  神圣而庄严的收徒仪式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钟连盛大师端坐在太师椅上,见证嘉宾代表常沙娜院长,唐克美理事长,陈丽华院长,陈平院长,原总参某部部长、戴清民少将、谢燕华董事长分别坐在两边,两位徒弟分别是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和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艳娜,他们共同向师父献上鲜花,以表心意;然后是两位徒弟诵读拜师帖,以表诚意;并共同向钟连盛大师和各位见证嘉宾斟茶,行拜师礼,以表敬意;拜师礼毕,钟连盛大师已经感受到来自两位徒弟的诚意、敬意和心意。随后钟连盛大师也宣读了回徒贴,并向两位徒弟赠送具有传承纪念意义的钱美华大师作品集和钟大师自己本人的作品集,以此希望将这份工匠精神和景泰蓝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至此,景泰蓝行业又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朱景优和董艳娜也将肩负更多的传承使命,让古老的景泰蓝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诚挚感谢莅临此次活动的尊贵嘉宾: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 常沙娜

  资深工艺美术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原副理事长 唐克美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 陈丽华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红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 陈平

  原总参某部部长,少将 戴清民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 郭世泽

  民盟原北京市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朱尔澄

  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 宋慰祖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主任 李节

  国家艺术基金活动处 姚志华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对外联络处处长 张玉亭

  首都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 崔学谙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 冀鹏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泥人张”第四代传人 张錩

  中国晚报协会秘书长 梁秀伟

  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白描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苑洪琪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曹静楼

  国家非遗专家 孙建君

  著名玉器鉴定专家 刘书占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 李晶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史燕明

  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宋印伟

  北京工美集团白孔雀艺术中心经理助理 冯延明

  北京工美技术中心总经理 冯超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泰蓝 米振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泰蓝 霍铁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泰蓝 刘永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雕漆 殷秀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泰蓝 钟连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花丝镶嵌 赵春明

  北京工艺美术大师 景泰蓝 李静

  北京工艺美术大师 景泰蓝 丁明鸿

  北京工艺美术大师 景泰蓝 珐琅张传承人 张旭 张颖 刘敬华

  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景泰蓝 金鑫

  北京景泰蓝老艺人 崔新民

  刘永森大师传承人 刘磊

  北京国艺源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苗永生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谢燕华

  中国工艺集团工艺事业部总经理 刘腾

  和众集团酷车小镇常务副总经理 张玉兰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董艳娜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鹏倩

  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 朱景优

  赞助商中艺堂艺术中心董事长、匠心博物馆馆长 鲍俊松

  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