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传神语联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专注语言服务领域“硬科技”

传神语联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专注语言服务领域“硬科技”
2022年08月02日 16:04

  7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关于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对在实施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及个人给予表彰。传神语联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传神语联获奖发明专利名称为“多策略译员稿件自动匹配的方法”, 该专利的提出颠覆了语言服务领域传统翻译模式,可针对不同翻译项目高效率地匹配最适合完成该翻译任务的人工译员或机器翻译引擎,并结合整体负载情况,实现全局最优的翻译产能组织和调度。

  承载该项专利技术的“语联网”平台整体设计成果经权威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语言服务产能智能组织调度技术”“人机共译 (孪生译员)技术”和“垂直领域机器翻译引擎技术”三个技术方面都处于国际第一梯队。

  中国专利奖是中国专利领域最高奖项,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局联合授予,为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认可,代表着中国自主创新的最高水准。中国专利奖的门槛有多高?两个数字可以说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仅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合计授权就有460.2万件,而中国专利奖项目总数仅为958件,获奖率不到四千分之一。

  走“硬”,闯“难”关 做语言科技领域的“愚公”

  科技研发本就是个“愚公移山”的活儿,在语言服务产业尤其如此。

  翻译作为沟通世界的纽带与基础要素,早在东汉就有记载。而在形成规模和组织后行业一直未曾出现重大突破,法国科学家早在1933年就开始畅想机器翻译,2015年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由畅想变为初步应用。而同样被认为人类难题的登月计划,1961年提出,仅11年就得以实现,可见语言服务业科技突破的难度远高于人类很多难题。

  正是由于语言科技的研发与认知门槛较高,这并不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领域,长期以来语言服务行业的数智化升级可谓是箪食瓢饮。深耕行业近二十载,传神语联始终秉承“做愚公 走硬道”的精神,以科技攻坚的执着,在语言科技领域,趟一条漫长且孤独的路。

  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传神语联沉淀出了一批科技成果,已累计申请专利 282 项(在审及已授权数量),已获授权 144 项,其中发明专利 109 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21 项。

  作为语言服务产业的先行者,传神语联先后荣获工信部部省共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工信部科技司“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入围揭榜单位等几十项殊荣,累计8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传神语联此次获得中国专利奖,离不开这么多年积累的科技创新优势,这些成果不仅为语言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加码助力,也为更多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做出了表率。

  探索“硬科技长期价值重塑语言服务全流程

  当下,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高地,总要有人像传神语联这样愿意埋头做硬科技创新的开拓者。

  语言硬科技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传神语联要解决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的某个技术或者某几个技术问题,还要克服人工智能在语言服务场景全链条重塑过程中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问题,并结合语言服务产业发展特点,形成真正的价值替代,带给产业生态新的发展空间。

  十年磨一剑,传神语联在人工智能语言服务领域的整体底层技术和局部关键技术传神语联都有创新与突破,成功搭建语联网平台。将人工智能作为底层支撑系统,语联网实现了对算法、算力、数据、应用反馈和持续迭代优化的技术产研闭环,形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的人机协作体系。通过把人工智能与语言服务相结合,语联网平台将传统模式下需要2-3天才能完成的英文稿件压缩到了90分钟之内交付,翻译速度提升了30倍以上。

  以语联网为核心,传神语联打造了一个协同的、共享的、链接的语言服务生态,在这一生态下,翻译公司可以简化传统翻译模式,解放更多生产力,突破产能限制,提升交付速度。译员可以从基础翻译这一角色中跳脱出来,向语言工程师这一角色迈进,创造更大价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正是一代代中国企业的坚守开拓,催生了过去四十多年气势磅礴的景象。此次获得中国专利奖,对传神语联来说是认可更是鼓励。未来,传神语联将在语言科技领域继续秉承“做愚公 走硬道”的精神,不断挖掘语言硬科技长期价值,助力语言服务行业规模化、数智化发展。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专利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