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念(董晓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CHO班30期学员)

一念(董晓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CHO班30期学员)
2022年08月17日 15:07

  特别偶然的机会,被一位朋友的一念想到了我,我的一念又让我上了一堂课,这个课,让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一念,也可以称作为“一刹那”。

  一念,0.018秒。

  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照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即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一念”,或24万个“瞬间”,或12千个“弹指”,或30个“须臾”。再细算,一昼夜有86400秒,那么一“须臾”等于2880秒(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念”却只有0.018秒。

  一念=0.018秒

  我们不谈,一念为什么是0.018秒,也不谈这样计算是否科学和合理。

  为什么?

  因为,科学最终会被证伪。能够被证伪的才是科学,不能被证伪的都是伪科学。

  所以,科学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尺度里,有效且有用。

  换了时间和空间,科学终将被证伪。

  又因为,存在即合理。

  我们也不用纠结这个0.018秒是否合理。存在即合理。

  更有观点认为:时间,都不存在。时间,只是运动。

  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时间是靠什么来界定的呢?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近似于365天;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近似于24小时。可见,时间就是运动。当地球不再公转和自转的时候,时间就不存在了。因为,公转和自转的运动停止了,时间也就停止了。

  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时间不存在,运动存在。

  熵增,是从BigBang之后,唯一且长久存在的运动,直到,宇宙归于寂灭。

  其实,或许我们只需要领会一件事情:

  一念,很快。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又再来了。

  那么,一念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去年年底,若干人的一念,影响了我的一念。于是,我一念之下,决定去人民大学商学院EE中心学习CHO课程。而在过去的三天课程里,杨杜老师讲述的《管理实践演习》课,给了我很多个宝贵的一念,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一念,沉吟至今。

  人力资源就是人力投资。

  HR做的事情不是管理,不是培训,而是找到对的人,去投资他。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四件事。最重要的是第一件事,选;然后是第二件事,用;然后是第四件事,留;最后才是第三件事,育。

  企业不是教育和培训机构,企业不是学校,企业的责任是创造税收,税收就是最大的公益。因为税收给政府可以做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再分配,惠及大众的利益。所以,贡献税收,应该成为企业显性的最大追求。

  而税收的来源是利润,赚钱应该成为企业的最大显性目标。赚钱了,盈利了,才能提供税收,有了税收,政府才能实现公益。

  如果不能赚钱,就不能生存。不能生存,就无法实现企业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解决就业。母体都不存在了,还能解决就业吗?而人力资源如果不能深度思考,格物致知,彻底认清这个底层逻辑,不能做好选人,用人和留人,那人力资源就是没有价值的。

  杨杜说:

  人力资源,不是管人的。人力资源,是管事的。

  这个事就是:人力投资和解决就业。

  我深以为然。

  问题来了,人力资源会不会开除企业中不适合的人呢?如果会,那会不会耽误企业实现扩大就业的目标呢?

  让不适合的人留在企业中,不仅不会扩大就业,还会耽误更多适合的人就业,甚至会断送一个企业的前途,让更多正在岗位工作的适合的人,失业。

  而被开除的人,之所以被开除,主要是基于两个点:第一,没有意愿。第二,没有能力。

  没有能力,虽然可以培养,但是,企业不是学校,不应该没有止境的去培养人。因为,这位在A企业不适合的人,可能在B企业是适合的。人才只有在无形的手的高效分配下,找到适合人才的位置,才会使社会价值创造更高效。而不是让不适合的人,在不适合的位置上,磨洋工。

  没有意愿,就更要开除,因为没有意愿,代表他不喜欢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人生短短几个秋,不要让他不愉快的工作了,好吗!让他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任意发挥能量和肆意挥洒创意,难道不香吗!

  人力资源,不是管人的。

  年轻人难管,不管就行了呀……

  老年人不好管,杯酒释兵权或者激流勇退就行了啊……

  中年人最好管,BUT刚好,他们是最不用管的人。

  如果天天管有意愿、有能力的人,那就是管理的无能和弱智。

  TD不是管人的,TD要发现人、用好人、留住人。

  OD也不是管人的,OD要建设组织系统,用组织制度和规则,去点燃人的热情,并且约束人的行为。

  靠“机制管人”,而不是靠“人管人”。

  上课是为了学知识的吗?

  知识从来不需要老师教,知识是靠自己学的。

  被教而学到的知识,就好像填充到北京烤鸭嘴里的食物一样,很快就会被鸭子排空。

  “悟”出来的知识才有意义。

  佛教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

  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而戒定慧是如何实现的呢?

  靠:“悟”。

  王阳明在竹子前格物致知……

  乔达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开悟……

  牛顿在苹果树下找到了力量的源泉……

  朋友,我们准备在哪里开悟呢?

  开悟后,我们就会拥有更高,更广,更深的格局。

  长、宽、高,三体界定了一个三维立体。

  三维立体,在运动中获得了四维的想象空间。

  格局,布局,结局。

  有了格局,我们就可以布局;

  有了布局,我们便可以期待结局。

  结局不好,是我的格局不够。

  结局很好,是因为我的命好。

  人的本质是化学,

  化学的本质是物理,

  物理的本质是数学。

  所以,人的本质是数学。

  数学不好,我们啥都想不明白。

  数学好,我们就会知道,世间的一切皆为概率。

  成功,更是概率的结果。

  而概率,就是“命”。

  因为,它(命),不确定。

  观点、立场、利益、生存、天命。

  观点没有对错,观点只取决于立场。

  立场没有对错,立场只取决于利益。

  利益没有对错,利益只取决于生存。

  生存没有对错,生存是我们的天命。

  生命不在于运动,生命在于繁衍。

  物种不能延续,一切都是扯淡。

  所以,

  人,才是一切的本源和目的。

  人,不是手段。

  人,是目的本身。

  企业不是人,

  所以,企业不是人本身。

  企业是要完成结果的一部机器。

  机器不是人。

  切勿,把机器和以人为本混淆。

  因为,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海子说: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桑说: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我的身体早已落叶纷飞,

  不如让每天发生些小事情。

  懂叔说:

  以前,我们很聪明,

  所以,我们想改变世界;

  现在,我们内心充满智慧,

  所以,我们想改变自己。

  于是

  我们走进人民大学商学院学习

  听唐鑛老师讲课

  我们仿佛看到了“故事大王”庄周在《逍遥游》

  听杨杜老师讲课

  我仿佛穿越了2500多年

  变成了尹喜

  记录下李耳的思想准备整理成册

  柏拉图说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我说

  吾爱吾师的思想

  吾更爱传播吾师的思想

  一念成佛。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