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女生额头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女生额头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2022年08月18日 17:13

  对很多女生来说,所谓的“劲敌”是画好美美的妆但需要面对门外40度高温的考验,是减肥期间路过的每一家火锅、烧烤、奶茶店,更是反反复复总是无法消除的额头冒痘。几乎每个女生的护肤品里都有一款祛痘产品,甚至有人像“神农尝百草”一样试过多种祛痘产品,可是这痘痘就仿佛在额头上安了家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痘痘为什么如此“钟爱”我的额头?

  痘痘主要是由于皮脂腺管和毛孔堵塞导致皮脂向外分泌不通畅所导致,痘痘的形成与内外部多种因素有关。

  ● 不良饮食、生活习惯 :很多人的口味比较重,喜欢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会增加人体的油脂分泌量,容易导致痘痘的产生。体内营养素缺乏,如缺锌,也与痘痘的产生有关。此外,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都可能会刺激皮脂分泌,导致痘痘形成。

  ● 个人卫生: 枕头、床单上容易存积死细胞、螨虫、灰尘、头皮等脏污,而睡眠时面部皮肤会长时间与之接触,容易造成面部细菌感染,导致痘痘产生。

  ●皮肤水油不平衡,油脂分泌过多: 有些人是油性皮肤,皮肤出油量较大,而且很多女生会留刘海,易加重额头出油,再加上灰尘、污垢的刺激,容易导致面部毛孔堵塞,并导致痘痘的形成。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长痘痘的人群常存在皮脂含量增高、劲表皮水分丢失增多、皮肤含水量降低的问题。

  ● 内分泌失调: 痘痘的产生与雄激素分泌增多有关。人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可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产生增多,同时还会使毛囊导管角化过度,造成毛孔堵塞,引起皮脂排泄不通畅而淤积,继而导致痘痘的形成。

  ● 压力过大 :研究发现长期精神紧张可刺激垂体-肾上腺轴,引起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会促使痘痘产生或使痘痘持续存在。因此,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烦躁的情绪都会加重痘痘。

  那么,额头冒痘究竟该怎么办呢?

  要缓解痘痘问题,还需“内外兼修”。

  ● 外部护理做减法,避免过度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毛孔堵塞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部分人会秉承着“多多益善”的信念,洗面奶要挑清洁力最强的,各类去角质产品也要最猛的。但实际上过度清洁反而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平衡,损伤角质层,破坏皮肤屏障,不利于皮肤健康。对于长痘痘的人,理想的清洁品宜温和,pH值应为中性或偏酸性,最好是接近角质层生理pH值5.5,清洁后皮肤不干燥紧绷不油腻。此外,对于痘痘人群来说润肤剂的使用也是必要的,可选择具有控油保湿作用、无致痘成分、温和的护肤品,另外应注意避免选用较为厚重、油腻的护肤品,以免加重皮肤负担。

  ● 内部调养做加法,调节健康状态:

  ○ 改善生活习惯: 容易长痘痘的人应多加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及饮酒,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确保每日饮水量充足。作息方面,应保障睡眠充足,有利于皮肤的正常代谢。

  ○ 调节心理状态: 对长痘这件事情需要有正确的认知,痘痘的痊愈需要一定时间,多数情况下痘痘并不能在短时间治愈,因此无需产生过度的担忧。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减少情绪波动或心理压力有助于减少痘痘的产生。

  ○ 注意营养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一些营养素有利于对皮肤的健康。比如维生素A有助维持皮肤黏膜层的完整性,充足的维生素A摄入有助避免皮肤过度角化;维生素B有助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减少皮肤炎症反应发生风险,并有助于调节负面情绪;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其对细胞的损害。此外,维生素C还有助于防止和延缓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氧化,并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D参与调节皮肤的细胞增殖、分化和屏障维护等多种生理过程;充足的摄入有助避免增加痘痘形成风险。

  合理膳食是保障营养摄入充足的最佳途径,也是人体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关键。比如就上面提到的有利于皮肤健康的营养素而言,动物内脏、胡萝卜、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A;牛奶、肉类、香蕉等富含维生素B族;辣椒、苦瓜、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海鱼、动物肝脏、蛋黄中相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贝壳类海产品、红肉类等含有较多的锌。

  但对一些生活节奏较快的人来说,保障每日每餐都能够营养摄入均衡可能并不容易。这时,也可以考虑选择科学配比的营养补充剂帮助营养补充。

  21金维他诞生于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民生药企,近40年来专耕打造真正适合中国人的高品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营养补充剂。21金维他依托《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根据中国膳食习惯、生理特点和营养摄入现状等,精选包括维生素A、B族、C、D、E及锌在内的20种中国人日常可能易缺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每日营养所需,还特别添加1种赖氨酸,促进营养高效吸收。21种营养素,协同补充助力女生重新找回美丽、自信、健康状态。

  最后想要对每个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痘痘困扰的女生说,其实面对痘痘,并不需要过分焦虑和沮丧。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搭配运动和积极的心态,痘痘也并非难以击败的“劲敌”。

  参考文献:

  1. 李霞. 痤疮诱发原因及症状表现有哪些?[J]. 人人健康, 2019(15):2.

  2. 黄飞燕. 从痤疮的病因探讨临床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8):120-121.

  3. 卢艳红. 痤疮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9):147-148.

  4. 吕明. 带你了解痤疮的病因,症状及选择用药[J]. 科学养生, 2020(5).

  5. 杨力, 林新瑜. 痤疮与皮肤屏障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

  6. 宋凡君, 张邵婕, 肖斌,等. 痤疮与皮肤屏障[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 11(2):4.

  7. 陶诗沁, 金城. 痤疮与皮肤屏障[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

  8. 王燕, 段静娴, 马琼,等. 痤疮患者日常皮肤护理情况调查[J]. 大理学院学报, 2010, 09(012):71-73.

  9. 梁晓红, 陈玉杰. 痤疮患者健康教育[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027(013):426.

  10. 王洪芬, 李琳, 常占平. 生活方式干预对痤疮治疗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018):208.

  11. 陈敏芳. 浅淡心理因素与痤疮的关系[J].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0, 04:30-30.

  12. 杨月欣, 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3. Umar M, Sastry KS, Al Ali F, et al. Vitamin D and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s[J].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8;31(2):74-86.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痘痘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