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8月以来高温热浪天气依旧盛行,多地气象台纷纷发布持续高温预警信号。超长的高温烘烤模式也引发了诸多关于天气预报气温和体感“温差”的讨论:为什么天气预报说39℃我却感觉有40多度?怎么感觉室外比天气预报显示的气温更高?为此,记者联系到了国内气象软件墨迹天气的相关负责人,为大家答疑解惑。
天气预报预报的到底是什么温度?
墨迹天气相关人员表示,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气温有统一的可比较性,在气温观测时会尽量排除风速、降水等各种影响因素。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统一规定,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测量时,为了防止太阳辐射对观测值的影响,测温仪器必须放在百叶箱内,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挡风或遮挡阳光,并且还要满足测量元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这样可以避免人类活动的影响,测得自然状态下不受干扰的大气温度。
但标准气象观测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广大用户实际在户外测得的温度可能出现较大差别,这主要是由于测量环境不同导致,在非标准测量环境下测得的气温数据受到干扰因素较多,数值差异也就较大。例如在同一地点,柏油马路上1.5米测量的温度与观测站百叶箱内测量的温度不同,柏油马路上测得的温度往往要高于百叶箱内的温度。
体感温度与大气温度究竟有何差别?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是综合了空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日照辐射等因素影响后,人体实际上感受到的温度。那么体感温度为何与气温有差异呢?墨迹天气相关人员给出了专业解答:
实际体感温度除了与大气温度有关,还受太阳辐射、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人体对相同气温感受是不同的。以湿度为例,同样是32度,当空气相对湿度为20%时人体感受到的是晴晒的热,偶尔吹来一阵小风也许会觉得舒服很多;而当湿度达到80%,人体感受可能就是闷热难耐。其次,体感温度与个人状态、穿着、心情等也有关。正如常言所说“心静自然凉”,心情平静时,体感温度一般也会更低。
因此,用户在查看天气预报时除了关注大气温度外,还应该关注“体感温度”相关数据。以墨迹天气为例,墨迹天气APP首页会实时显示大气温度、风速风向、空气湿度、空气质量等精准天气信息,还有会告知用户当地的实时「体感温度」,来帮助用户更好地决策和安排日常生活、出行计划。
未来一段时间,多地仍将处于高温模式,在此提醒大家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出行,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大量出汗时及时补充淡盐水,谨防中暑。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