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八旬老人靠“摸索”度日,白内障术后重新健步行走

八旬老人靠“摸索”度日,白内障术后重新健步行走
2022年08月23日 11:59

  8月19日,家住宁德的张青(化名)老人在东南眼科医院接受视力复查时,准确地指出了视力表上各个视标。很难想象两天前,他还完全看不见路,必须家人搀扶行走。“没想到这么重的白内障,这么快就治好了。”不仅视力变好了,老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他的家人们也都十分欣喜。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中老年人因为对白内障的认知不足,生活在黑暗中。东南眼科医院白内障三科主任洪林勇副主任医师介绍,通过科学治疗,这类老人完全有机会摆脱疾病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视力日渐下降

  八旬老人靠“摸索”度日

  年过八旬,张青老人的身体依然硬朗,日常的生活靠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茶余饭后,他喜欢找邻居聊天,偶尔出门散步,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但这两年因为白内障的缘故,张青老人的视力下降得厉害。一开始,他还只是抱怨眼前模糊,后来渐渐连路也看不清,外出需要人搀扶,在家中则要摸着家具行走。

  张青老人正在进行检查

  视力变差后,张青老人很少走出房门,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卧室。活动少了,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让家人担心。今年端午节,老人在福州工作的两个孙子回到宁德,带了眼药水回家给老人滴,可用了两个月也不见病情好转。家人商量后,还是决定带老人到福州治疗。

  8月16日,老人在孙子的陪同下来到东南眼科医院白内障三科,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双眼都患有白内障,其中右眼仅剩光感,左眼也只有手动视力,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双眼晶体全白

  光线几乎无法进入眼睛

  “白内障已经十分重了,再不手术治疗,就有失明的可能!”接诊医生,东南眼科医院白内障三科主任洪林勇副主任医师在为老人检查后,发现老人的白内障已经到了晚期,通过散瞳后的眼前段照相,可以清楚地看到双眼晶状体几乎完全变白,导致光线难以进入眼内。

  洪林勇主任解释到,眼睛就像是一台相机,而晶状体就像相机的镜头。健康眼睛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光线可以透过它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上。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会逐渐变得混浊,这就是白内障。混浊的晶状体无法透过光线,我们的视力就会越来越差,白内障治疗就是要把混浊的晶状体取出,再植入一枚透明的人工晶状体。

  8月17日至19日,洪林勇主任为张青老人的双眼先后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术后老人的视力恢复到了0.6,走路不再需要人搀扶。“没想到这么重的白内障,这么快就治好了。”看到老人不仅视力变好了,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他的两个孙子十分欣喜。

  白内障影响到生活

  可考虑手术治疗

  在门诊中,洪林勇主任接诊过许多和张青老人情况类似的中老年白内障患者,他们由于对手术治疗存在误区,或认为需要白内障“熟”了再手术,导致病情发展严重,视力低下,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彻底根治白内障的药物,手术才是治疗白内障的确切手段。白内障发展到中后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青光眼、葡萄膜炎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引起失明,还会造成难以忍受的眼痛、眼胀、反复炎症,最终致使眼球萎缩。因此,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不要认为上了年纪视力下降是正常现象,就耽误检查或拖延治疗。”洪林勇主任提醒。

  现代白内障手术对身体负担小,针对特殊需求的患者,还可植入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矫正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让患者术后能拥有较好的远、中、近视力,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术后看得清晰、看得舒适、看得持久,一般手术次日即可正常生活。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