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1日,华夏文化促进会礼博士发展委员会《当代中华礼仪》创编工作组首次研讨会在京召开。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彭林,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副教授任宝菊,礼博士发展委员会会长罗禄君、秘书长宋德全、副秘书长赵家路,礼文化专家罗婷婷、罗澍等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充分讨论了创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礼仪规范之紧迫性和重要性。与会者一致认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中国,必将迎来中华礼仪文化的伟大复兴。因此,礼博士发展委员会的重要紧急工作,就是凝聚一切资源力量,千方百计加快推动《当代中华礼仪》的创编、评审、试点和验收。会议决定,首先组建在学术上极为权威和专业的编委会,诚邀全国范围内多位资深礼学专家、学者参与创编工作,随后成立《当代中华礼仪》编写评审会,诚邀全国范围内多个领域的杰出代表人士参与逐项逐条的独立评审工作。明确《当代中华礼仪》先以文字形式编写并同步配以图片示意,在经过评审合格后,再做成动画、影视等作品,便于学习推广。而当务之急,是要首先拟定编写大纲,然后再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分项展开创编工作。
本次研讨会理论联系实践,思想独特,创新性强,为中国传统礼义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动能和新活力提供了新视角与新见解,对进一步推动儒家“礼和”思想的回归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彭林教授讲述了他专注中华礼文化教学、研究和宣传二十余年的重要心得。他强调,中国很多方面确实还需要国际化,但一定不能为了国际化而丢掉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当前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工作确实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没有做到“以我为主”,反而将很多中国优秀传统给抛弃了。另外,社会大力提倡“法治”的同时,还应该同时大力提倡“德治”。而中华“礼”文化的宣传推广,就是“德治”重要体现。“礼”作为“儒学之根基、六经之阶梯”,有几千年的治国安民历史成就,我们理应重视并将其发扬光大,而不应避而不谈甚至讳莫如深,这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礼博士发展委员会罗禄君会长说:“社会道德的提升和评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具体落实和考核,很需要把“重树中华礼仪新风”作为一项特殊重要的抓手。由于多种综合原因,现代中国礼仪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形成了多门多派、中西混杂、西式强盛、传统式微、谈礼色变等文化现象。只有首先创编一套完备并得到国家层面评审通过的当代中华礼仪规范,才便于执行和广泛推广”。
罗会长还特别呼吁说,许多国人对“与国际接轨”的本质存在严重认识偏误。中国提了几十年的“与国际接轨”概念,其本质和内涵早就发生变化了。如今,“与国际接轨”必然包含“与中国接轨”。为什么呢?中国很多方面就代表了“国际”,甚至就是“国际”。例如,中国GDP世界排名第二,制造业、对外贸易额等诸多领域世界排名第一,中国14亿人口,是美国加上欧盟各国总人口数的1.79倍。“与国际接轨”,当然很大程度上就是包含要“与中国接轨”。特别是,中国具有5000多年没有中断的文化传承,要说在文化方面“与国际接轨”,就应该是让世界“与中国接轨”,而不是让中国去“与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接轨”。因此,西方礼仪文化即使有好的,但也不符合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应该早日在中国境内终结。复兴和缔造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华礼仪文化,这是泱泱中华的文化选择。
在高校负责团委工作的罗澍老师说,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而君子人格体现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是看他的日常礼仪表现。因此,学校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学校确实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权威性的中华礼仪教程。同时,当前社会已经有了复兴传统礼仪的共识,事实上也有大量的文化市场需求,但其规范性、正统性、权威性等方面同样较为欠缺,因而创编《当代中华礼仪》意义重大。
仁宝菊老师说,礼仪教育是一项大工程,也贯穿人的成长过程始终。同时,礼的行为规范背后也是博大精深的文化支撑,只有讲清讲透背后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目的。罗婷婷老师也表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礼仪的汇编和弘扬,是一项民族的大事、国家的大事,参与此项事业的每一位成员,都倍感荣光。
时代呼唤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彭林教授对当前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当中频发的失德失礼问题表示了深切的忧虑和关怀。尽管年过古稀,他说起弘扬礼文化的这项事业仍然充满热情:“现在国家和人民富裕了,但更需强化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觉醒,特别是对中国礼文化的自觉。如果把《当代中华礼仪》这项大工程做成,国家整体气象就又会不一样了”。最后,彭林教授还号召在场工作成员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已年逾古稀,‘一万年太久’。我们既然已认定为此项事业奉献,就要只争朝夕,奋勇向前!”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