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在法治建设的改革创新路上走在前列 成都市成华区奋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在法治建设的改革创新路上走在前列 成都市成华区奋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2022年08月30日 09:56

  这里地处四川省“主干”核心区,这里是成渝相向发展的“桥头堡”——成都东站、北站“双枢纽”所在地成华区,一座由传统老工业区向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区蝶变的活力之城。

  这是一份熠熠闪光的成绩单,更是新时代赶考路上不负人民的初心答卷——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3.3亿元、总量在四川及成都排名由第7位上升至第6位,同比增长9.9%、增速持续领跑成都市五城区;全区重点经济及生态指标考评位居成都市各区(市)县第一;全国百强区排名由第95位提升至第 91 位、获得四川省政府表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成华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形成的强大动力源!

  党的十九大以来,成华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加强法治建设的系列部署,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率先突破,以四川省全面依法治区示范试点为总牵引、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主抓手,在机制体制改革的创新道路上走在前列,充分激活法治政府建设内生动力,奋力朝着“建设全国一流法治城市标杆区”目标笃定前行。

  聚法治之力 树立全国一流目标

  今年3月以来,成都市成华区抢抓跻身全国法治政府综合示范创建侯选区契机,举全区之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示范创建迎检工作推进会,区委主要负责人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全面发动、尽锐出战,积极统筹打好示范创建“整体战”“持久战”“攻坚战”“突破战”“主动战”,积极为成都建设全国一流法治城市贡献更多力量。

  “党的十九大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之中。新一轮机构改革以来,成华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依法治国战略,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成华,法治政府建设得到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该区成立以区委书记任主任的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以区长任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以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创建高位协调机构,在全省创新构建依法治区办、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办实体化运行体制机制,将一体推进法治城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纳入全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体系,明确“建设全国一流法治城市标杆区”的法治建设目标。

  成华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迎检工作推进会现场。成华区司法局供图  成华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迎检工作推进会现场。成华区司法局供图

  据了解,成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历次会议都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重点任务;区政府每年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强化推动落实;研究起草了《成华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明确法治政府建设“行军图”和“任务书”;严格落实年度报告制度,区政府每年按期向成都市政府和成华区委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区政府及各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报告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公开。

  同时,成华区全面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创新构建区—街道(部门)—社区“三级书记抓法治”工作制度,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专项汇报,区委书记、区长就法治政府建设多次作出批示;全面推行领导干部法治档案制度,明确将推进法治建设情况作为“一把手”述职报告的独立组成部分,“关键少数”学法考法用法述法制度落地生根,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显著提升。

  成华区委区政府还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一对一”目标考核体系,作为政治巡察重要内容,制定法治政府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完成时限“三张清单”,充分发挥考核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导向作用;实施《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督察工作办法》,定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检查和专项督查。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借法治之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成华区把抓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不断向纵深推进,持续聚焦企业需求,加快推进企业服务全程网办、工程项目极简快办,以“绣花功夫”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高质量推动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

  “这也太便捷了,自助上传资料后,我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在成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创业者刘先生前来办理企业注册,通过操作智能审批终端机,当日就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几公里之外的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同样享受快捷政务服务的,还有企业代表周先生,足不出园区,他就办好了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评审手续,周先生感慨地说:“这样高效周到的政务环境,让企业扎根成华发展更安心也更有信心。”

  产业不断建圈强链、高质量推进,成华区始终坚持以法治化思维和方式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始终坚持以法治引领改革、以改革促进法治,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成华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导引台。成华区司法局供图  成华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导引台。成华区司法局供图

  “我们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无法律依据证明事项、无法定依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及收费,10大类5123项权责清单均向社会公开。”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全面普及了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总体压缩提速30%,“最多跑一次”事项达100%;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探索,集中审批度达95.3%,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进入“4小时+零成本”时代,市场主体数量五年翻两番;在全国先行先试探索工程建设项目“串联变并联”,推行“承诺制信任审批”管理模式,实现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定期向社会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全区13家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与行政机关脱钩。

  此外,成华区聚焦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公布了“一照通办”“最多跑一次”“容缺受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实行一次性告知,一卡读懂办事流程、一次备齐相关资料,简易事项全区范围内办理时间不超过1小时,复杂事项“最多跑一次”;打造了“一件事一次办”业务专栏,推行“我要开餐馆”“我要开书店”等“一件事”集成服务;创新推行了“上门办、延时办、代帮办、自助办、异地办”人性化服务方式,探索“市民驿站就近办”“老年群体贴心办”等便民服务路径,“好差评”满意度达100%;并顺应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推进同一事项川渝“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审批结果互认”。

  不仅如此,成华区还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企业开办、税务、证照证明等依申请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事项达99%,马上办事项占比达78.4%;聚焦信用驱动,在全省创新打造智慧政务“优信办”,获评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数字化实践典型案例。

  扫码就可登陆成华区智慧政务平台“优信办”办理业务。成华区司法局供图  扫码就可登陆成华区智慧政务平台“优信办”办理业务。成华区司法局供图

  用法治之力 构建一流治理格局

  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成华区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难题,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靠法治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以前居民间有了矛盾吵闹是常事,如今邻里间矛盾少了很多,即使有什么事在社区的法律之家就可以得到调解,我们工作也轻松了很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服务提质上。”采访中,成华一名社区两委干部如是说。

  据了解,成华区认真践行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创新设立区级“信访超市”,形成“一扇门进出、一揽子调处、一体化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华模式”。目前,全区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94个,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携手省委党校组建全省首个人民调解专家顾问团,在全国首创“四诊四调”分层过滤解纷机制。

  成华区“四诊四调”分层过滤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示意图。成华区司法局供图  成华区“四诊四调”分层过滤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示意图。成华区司法局供图

  同时,成华区高度重视普法工作,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动态更新“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落实200余部法律法规牵头普法部门,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000余场,惠及群众25万余人;并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集成打造“金色中环民法典广场”“云学法·云普法平台”等立体化法治宣教阵地,推出全民普法“六个一”体验方式,广泛开展“十百千万”法治榜样选树,不断提升全民普法的广度深度效度,推动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局面。

  成华区智慧普法“六个一”宣传海报  成华区智慧普法“六个一”宣传海报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的重要责任,成华区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靠法治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其中,在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制度方面,该区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主任”的区应急管理委员会,不断动态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创新打造“成华区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分中心”,对全区的重大风险源、人员密集场所等进行综合监管,开展7×24小时不间断值守服务;率先在成都市启动“生命通道·智慧畅通”工程,为解决生命通道侵占问题提供成华模式;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对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按照国家规定向社会公布;区级相关部门和街道成立应急救援队伍(专兼职)共计112个,开展消防、防汛、救护等各类应急演练379次,演练人数达15万余人次。

  民之所向,政之所行。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这是推进法治体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力量源泉。

  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成都见行动,成华在落实!成华区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中,始终牢记中央、省委和市委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探索法治政府建设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以走在前列的奋斗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两项工作双双在四川省领先领跑,率先探索出“三级书记抓法治”“依法行政法治账图”等20余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相继获评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单位、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区等重大荣誉……

  成华,正在奋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努力交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成都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