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5G 还能怎么发展?看看联发科的创新和布局

5G 还能怎么发展?看看联发科的创新和布局
2022年08月31日 16:53

  继今年3月3GPP R17标准引入全新特性卫星通信后,日前联发科完成了全球首次5G NTN(非地面网络) 卫星手机连线实验室测试。未来,搭载联发科5G NR NTN卫星网络功能移动芯片的手机,可以通过卫星信号使用5G网络,在基站难以覆盖的沙漠、隔壁等极端区域也能实现5G即时通信。联发科此次测试成功意味着5G卫星手机通信从理论走向落地,加速了5G卫星通信网络真正大规模推广的进程。

  近些年5G通信领域飞速发展,其中少不了联发科在技术和产业层面的推动。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布局,联发科的身影为何总能活跃在5G通信领域的第一线?

  以创新技术带来用户体验提升

  在5G基带层面,早在2018年联发科就发布了支持Sub-6GHz频段的M70 5G基带,4.7Gbps的下载速度在当时拿下了全球第一。后来,联发科又率先支持了双卡5G+5G待机、5G双载波聚合等技术。

  去年年初,联发科发布了支持R16标准的新一代M80 5G基带,支持Sub-6GHz 3CC 300MHz三载波聚合和超级上行等关键技术,理论下载速度也进化到了7.67Gbps,针对弱信号环境和高铁等快速移动环境进行了优化。

  此外,M80 5G基带搭载了MediaTek 5G UltraSave 2.0省电技术,延续低功耗的优势。要知道,之前很多用户为了省电会特意把5G网络切换成4G网络,而高能效的M80 5G基带可以极大的缓解用户对5G手机产生的续航焦虑。

  因此,联发科所推出的搭载M80 5G基带的天玑移动芯片,在5G通信方面有着更快的速度、更稳定的连接、更低的功耗,与同类产品相比竞争力十足。这个基带还斩获了GTI Awards2022移动技术创新突破奖和杰出产品奖,成功拿下“双冠王”的M80集成于联发科旗舰移动芯片天玑9000中,为旗舰手机用户提供效果“看得见”的5G体验。

  多元布局助推5G终端进入发展快车道

  除了赋能智能手机行业,联发科今年发布的T830 5G芯片也离不开M80 5G基带。T830 5G芯片面向5G固定无线接入(FWA)以及移动热点(CPE)设备,可以把5G网络转换成Wi-Fi或者有线网络,在MediaTek网络加速引擎(Network Processing Unit)和Wi-Fi 网络加速引擎(Wi-Fi Offload Engine)的助力下,可以提供高达千兆级的吞吐性能。5G FWA和CPE市场是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市场,联发科通过先进技术和产品布局将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在5G PC领域同样可以看到联发科的身影。今年联发科与英特尔、中国移动、惠普携手发布了全国首批获得工信部5G入网许可证的惠普5G版笔记本电脑,搭载英特尔5G 5000解决方案。这离不开联发科联合英特尔打造的T700 5G 调制解调器。这不仅充分展现了联发科的技术实力,更可以看到联发科与PC和通信产业链伙伴的密切合作,而这并非首次。

  持续突破,与产业链共同推动5G技术迭代

  早在2020年,联发科就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携手完成了5G SA(独立组网) 3.5GHz频段200MHz载波聚合( CA)的实网测试,推进了5G独立组网商用的关键技术落地。去年,联发科与瑞士电信、爱立信、OPPO合作完成了5G载波聚合和VoNR语音通话测试,助推了5G SA独立组网的发展进程。同时,联发科与爱立信成功完成基于 5G 毫米波的四载波聚合上行链路测试,实现了 495Mbps 上行峰值速率,打破了迄今为止的业界纪录,对 5G 毫米波的商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智能手机、移动热点设备到5G PC,联发科紧跟最新通信标准迭代推陈出新,依托自身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与产业链伙伴密切合作,在5G领域开展着多元布局。而现在,联发科又率先完成了5G NTN测试,为5G技术创新与商用探索创造了更多可能。

  坚持用技术创新驱动5G关键领域发展,以多款覆盖智能手机、移动热点设备、5G PC领域的核心芯片产品为支撑,携手产业链共同推进5G的纵深布局。联发科正作为新一代5G的领路人,凭借高性能、高能效、高可靠性,迎接5G全面爆发的到来。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