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业的文化东路“丽山·美育谷”以及随之开幕的“观艺·观城”中青注意的是,和这个展览相关的很多话题,像文化东路、山东美术、美育谷及其美术馆、以及参展的一系列熟悉的艺术家连同他们的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意义极为丰富蕴藉的文化语境。这个语境共同指向了让我们内心为之浮想联翩的一个概念——“文东文脉”。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有必要借助对这个概念的冥想,来回顾一下和山东很多油画家相关的一些共同的记忆和感怀。
本文试图通过油画来梳理这条文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配合美育谷即将举办的油画名家邀请展,另一个原因则是本人油画出身,画过油画,研究油画,因而尤其能够感受并理解油画和文化东路之间的历史脉络。当然了,在文化东路这条包含历史记忆的道路中,应该说国油版雕甚至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均有其根脉,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文艺传统。确实有必要对这个传统进行细致分析,但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目前只能择其一点。选择油画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原因:相比其它画种,油画恐怕是中国当代文化历程最直接的见证者、参与者、描绘者。油画善于描绘眼前变化的生活和自然,也更加直接地表达对生活现实的体验。不难发现,正是奠基于文东文脉的油画生成和变化,成了我们理解这条道路所关联的历史和生活的极好载体。
1. 文东文脉
济南文化东路是一条看上去并没有多少特殊之处的城市马路。东西也就三四公里,既不在大明湖和古城中心,也不在奥体新都市圈范围之内。这些年来,尽管这条马路的两边也陆陆续续建起了一些新楼盘,但随着城市的扩展和新经济、文化圈的形成,文化东路周边的很多校舍、民居已经显得日益破旧、衰败了。可是,对于所有那些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和济南文化东路有关的艺术学子和艺术名家来说,这些变化并不重要。所有变化都不能改变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这条道路的深切记忆和情感。我相信,大家也都会相信,在绵延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文化东路已经生成了一条对大多数从事艺术工作的老中青几代山东人来说感同身受、难以割舍、且对于理解山东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文脉。我们姑且称之为“文东文脉”。
文脉就是文艺、文化、文明的脉络。脉络是历史中的人、事、物之间纵横交错的对话和联系,它的基础就是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感知,共同的情愫。文化东路是艺术之路,艺术是动情的。在那个人情素朴、阡陌交通的时代,山师的文学,山艺的剧演,两校交互的音乐和美术,以及南北不远的山工艺和山建工的设计,似乎都在一个网络中气息相通。一个小小的海报能引来观展的人流,一个课程的演出能吸引各专业学生的群聚,莘莘学子像山洪般向校园和社区的工作室流淌,毫无名人范儿的大腕和初涉艺术的毛孩子在形形色色的场合切磋画艺,谈经论道。可以想见,历经半个多世纪,好几代艺术家,无数的艺术学子,通过艺术教育的网络蔓延编织,必然形成一种千丝万缕、血脉相通的艺术文脉。
这条文脉和济南府“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古老文脉大有不同。它是一条伴随着新中国造型艺术成长起来的当代的艺术文脉。虽然短,但极真切而强烈。每个经历了世纪之交文化东路变迁的学艺者,恐怕都不会忘记当年自己到这条马路上追求艺术梦想的青春往事。就像我记忆中的,1990年的那个夏天,还是高中生的自己,每天凌晨顶着单车从洪家楼的姥姥家往南一路上坡,到山艺南院平房学画,每天夜晚又满载一天的焦灼和欣奋叮铃铃一路北下。又记得2004年的那个秋天,已工作多年的我再回山艺校园,结交朋侪,拜谒师长,重拾不灭的激情和梦想。每个人经历虽然不同,但足迹恰好这里交错。在山东成长起来的艺术工作者,似乎每个人的成长脉络都不可避免地相互交织,或多或少的和文化东路串联,共同汇聚而成一条几代人前后相连的审美之河。回味它,弄清它,也许是山东几代艺术从业者和艺术家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冲动。
2. 艺苑奇缘
文化东路上有一条极为著名的与之交叉的南北小巷——山师东路。这条街道是山艺和山师的分界线,也可以说是联结线。山东的中青年艺术家对这条道路的繁华故景一定难以忘怀。那里不只是一条小吃街,还是文化之街,艺术之街,青春之街,梦想之街。美术品店,画廊,书房,发屋,快餐,网吧……人头攒动,川流不息。来自天南地北的学艺者在这里汇集,来自山艺、山师大、山工艺、山建工……的大学生从这里穿行。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的十多年,它的热闹就一直如故。从这里走出来的艺术学子,恐怕都有一种找寻和重温往日山师东路情景的念想。
山师东路不是因“师范”而是因“艺术”闻名。当我们试图寻找文东文脉的艺术之源,山师东路就给了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参照。我们发现,山东艺术教育的最初发源,可以追溯到1950年10月山东师范学院设立的艺体系,那个时候山师还在南关营盘街。到了第二年,山师才来到千佛山下的新校址安营扎寨。艺术系在1952年分立,但当时还暂驻十二马路道德街,直到1953才迁到千佛山校区。由此山师美术教育开始正式发展,成为山东本土美术家培养的摇篮。不过,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应该算是山东艺专的成立。据校史记载,1958年8月16日,经中共山东省常委会议决定,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与山东省文化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东艺术专科学校。新学校以文化东路57号山东省文化干部学校为本部(北院),山东师范学院东院为南院,共有土地260亩。这就是后来山艺文东校区的雏形,我们所熟悉的文化东路、山艺南院和北院、以及山艺和山师一衣带水的山师东路也由此出现。
山东艺术学院校门:首任院长冯毅之在校门前留影
有意思的是,山艺和山师的关系在时代大潮中继续变迁。1962年山东艺专停止招生,1963年撤销,1964年调整为中专山东艺术学校;同时呢,音乐和美术两个专业回归山师,山师重建艺术系,但依旧在艺专校区办学。所谓“借窝生蛋”,艺术学校行使了代理培养山师艺术生的任务。山艺和山师结为一体,但在1966年招收两届学生后又停止了招生。1971年,山东艺术学校和戏曲学校组成“五七”艺术学校,陆续培养了五届学生,并于1976年恢复了山东艺术学校名称,这段经历倒使得“艺校”的独立性大大提升。而此时的山师则不断经历迁校和院系调整,与山艺的关系渐行渐远。直到1976年重建艺术系,但此时的山师艺术系和山东艺术学校已经大相径庭了。在此基础上,又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山艺的专业美术教育和山师的师范美术教育并驾齐驱,成为文化东路美术教育的两架马车。
从上述叙述也许不难理解:今日的“美育谷”既是山艺南院,也是山师东院;既是艺术家的摇篮,也是艺术教育的摇篮。当我们在面貌一新的山师东路漫步,或者在美育谷美术馆徜徉观展,蓦然意识到美育谷的创建竟然冥冥中复归了文化东路的艺脉之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缘。
3. 画坛正脉
与国画教育扎根于民族书画传统有所不同,文东油画教育遵循着扎实的写实造型传统、严谨的写生训练系统以及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显然,无论民族传统书画还是现代写实造型,都是中国现代画坛的正脉,我们这里单讲一讲油画之脉。
早在山师艺术系和山东艺专初创之际,西画方向就聚集了一批德才兼备的艺术名家。1950年山师艺体系初创,李超士先生率先加盟,翌年戴秉心先生、宗惟成先生陆续加入,水彩名家吕品先生1956年调入山师。1958年山东艺专建校,山师艺术系教师群体转入,原在文化干校工作的赵玉琢先生留任山艺,山师毕业的杨松林先生也留校任教,鲁迅美院毕业的李振才先生1960年调入充实基础素描教学力量,等等,他们共同组成了山艺第一批坚强有力的西画教学群体,很快就培养了像路璋先生、孟宪云先生、曲志刚先生、王立志先生、赵振堂先生等年富力强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70年代:央美油画毕业的曹昌武先生于1974年从艺术研究院调入山艺,浙江美院毕业的张洪祥先生1976年加盟山艺,同年陈皋先生从山东美术工作室调入山艺,在色彩领域孜孜以求的李广元先生也从戏校并入山艺……二十多年的积累形成一支强有力的艺术家群体。随着1978年山东艺术学院成立,十年沉寂的山艺重新焕发了生机。从上述断断续续且不全面的描述至少可以看出,以山艺为代表的山东西画教育群体来源十分广泛,既有中国20世纪早期西方留学的拓路者,也有中国本土一流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还有山东本土培育的优秀毕业生。这就好像众山之巅的涓涓细流,曲折盘桓汇入一条宽阔的大河,为着共同的理想和方向奔涌前行。
作为七零后,我还很难想象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筚路蓝缕的艺术家是怎样学习和工作的,甚至我也很难想象他们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究竟如何。不过,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读出艺术前辈们对这块土地的真情和热爱,就像李超士先生笔下描绘的校园房舍前的绿地和阳光,或者像路璋先生凝视中的南部山区田野的凝重和深沉。杨松林先生曾谈及自己留校任教时的1958年到1962年期间,和李超士、戴秉心等先生一起从事教学研究的经历:“两位老师有留欧经历,当时我们学习苏联,我作为学生就把两种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素描教学的原则,我把它们归纳为整体性、程序性、塑造性和表现性。”他还谈到开展教研室活动的经历:“我们教研室主任是宗惟成先生,他是南京中央大学毕业,教学很认真,教研活动开展的很好。记得我们曾经在班里开过一次素描研讨会,谈的非常丰富。那个阶段学风正,严格教学,把学生真正引导到艺术道路中来。”
李超士《窗前小景》1955年,色粉
4. 百川入海
任何事物从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总是需要一种契机。如果说山东艺术的文东文脉在七十年代之前还是自然积累的、多点漫生的、靠自然机缘逐渐走向整合和凝聚的,那么它最终汇聚而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从而促使山东油画走向辉煌,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1979年,新成立的山东艺术学院组建美术系,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新设立的油画教研室在原有人员基础上不断吸纳和扩充力量,形成了由赵玉琢,张洪祥,杨松林、路璋、李振才、曹昌武、曲志刚,陈皋等人为代表的新一代教学集体。其中以油画《斗霸》在1980年全国美展中获得银奖的张洪祥教授,以扎实有力的基本功和油画表现力树立了现实主义油画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斗霸》的主题和画面结构明白无误地指向了曾经在首届全国美展引发关注的山东籍画家王式廓,他的素描杰作《血衣》可以说是《斗霸》的榜样和原型。《斗霸》不只是对前辈杰作的致敬,还表现出张教授对革命艺术文脉的追寻。他对艺术的看法十分朴素:“我最大的感受有二,一是要坚守自己已选就的好的东西,一定要珍惜;二是不断吸取时代的新元素。”不言而喻,他所选定并坚守的好的东西,就是从延安时代延续下来的革命美术传统的原则和方向。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以山艺为代表的文东油画发展开始出现多样化追求。开放的思想,自由的探索,促成油画教育和创作的丰富面貌。在欣欣向荣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们的创作、研究、教学热情爆发出来。教学中坚定不移地强化基本功训练,同时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取得令人瞩目的教学效果,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青年艺术家。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山东美术组织工作也积极开展起来。1980年7月,杨松林、秦大虎、张洪祥、姜宝星、张一民等画家发起组织了山东油画和壁画研究会,提出“反映现实生活、抱成一团、扎根山东、反映时代”的诉求。不久,中国美协山东分会举行创作会议,提出了表现山东风土人情的想法,得到了油画家的热烈响应和领导支持。从此,在美协山东分会指导下,全省四十多位油画家不约而同地投身沂蒙山区、胶东半岛、鲁北平原等地,开始了以“风土人情”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1981年11月,《风土人情油画展》在济南开展;1982年9月赴中国美术馆展览。展览引发了各界强烈反响,形成了具有艺术史意义的山东地域油画现象。通过这次展览,王力克、毛岱宗、闫平、王克举、王衍成、徐彦洲、杨庆义、宋齐鸣、王玉萍等新一代艺术家脱颖而出,地域油画群体也逐渐形成。《风土人情油画展》的意义是深远的。从山东油画发展脉络看,它的成功为山东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向:走进自然乡村,表现乡土亲情,用一种质朴、通俗、率直的语言表述真切动人的情感。实际上,在今天的《观艺·观城》画展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艺术家们对齐鲁自然和乡土风情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山东油画基因的自然流露。
5. 走向成熟
八十年代初群体性创作的成功,极大激发了山东油画家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从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开始,越来越多的山东油画家登上全国美展的舞台,为中国油画做出了独特贡献。关于这些成就,我们可以举一些代表性的例子。比如在第七届全国美展(1989)中,王力克《雀巢》获得银奖;他的《雪国》、路璋《发亮的眼睛》以及刘德润和李燕《沂蒙娃》荣获铜奖;第八届全国美展(1994)中,顾黎明《四季平安》、毛岱宗《山村雪霁》以及刘德润和李燕《万岳之尊》获奖;另有袁敏、吕建军、王力克、张洪忠、徐青峰等评为优秀作品;在第九届全国美展(1999)中,王玉萍《远海》和管朴学《神秘园》荣获铜奖,王力克、闫平、王克举的作品分获优秀奖;在第十届全国美展(2004)中,闫平《青庄稼》荣获银奖,李前《渤海湾》获得铜奖,冯劲草和徐青峰分获优秀奖,等等。显然,山东油画家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不仅在山东入选全国美展的各类画种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全国油画群体中也显示出不可小觑的能量。
随着山东油画创作走向成熟,新一代山东油画艺术家也逐渐走向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开设美术学专业,油画方向也成为山东各类院校美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分解为美术系和音乐系,2003年提升为美术学院,该学院突出美术师范特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山艺美术教育逐渐形成各有各色、相映生辉的教学态势。1976年开始建系的曲阜师范大学美术艺术系,于1994年成立美术系,2002年改建为美术学院并搬迁至日照,也成为山东师范类美术教育的重要基地。相类似的,聊城大学、青岛大学、鲁东大学、泰山学院、山东大学及其威海校区……都经历了这样一种拓疆扩土的美术专业建设过程,也逐步地吸收毕业于全国各美术院校的青年油画家从教,形成了繁星闪烁的油画创作局面。
不过,尽管经历了多元发展,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位于济南文化东路的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依然在山东油画教育和创作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如同有一种磁铁班的吸引力,这里是优秀艺术家的家园和栖息地,也是来自全省各地满怀着艺术梦想的莘莘学子的追梦之地。估计大家都不会忘记,新世纪之初的那几年,山东的美术高考生数量连年飙升,尤其是2005年以56%的增幅达到了14万多人,震惊全国。我们经历过那个年代。当时正在读研的我们,目睹文化东路穿梭的艺考大军,也曾侧身美术培训班里教授画技,挥汗如雨。尽管这只是社会转型期的非正常状态,但也不可否认,连年的美术教育扩张确实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认知。画画成为一种常识。美术变成一种必要的素质。在这种全民性的美术教育热潮中,山东油画家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张,水平不断提升。
6. 时代变迁
社会发展经常会超出个体的预期。进入新世纪,济南迎来新的发展时代,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愿景必然意味着对传统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东路在2006年迎来了一个重要事件: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整体迁往长清新校区。当时正在美院油画系读研的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一次刻骨铭心的迁移。乘坐舒适的大巴车,满载着行李和画具,车子离开闹市,迤逦前行,走向30公里外南部山区西部的新校址。这里山清水秀,令人心旷神怡。住在宽敞明亮的宿舍里,再也不必担心楼道的拥挤和嘈杂。不过,对文东生活的记忆并没有随着新生活的展开而烟消云散。一年年过去,文东越来越成为记忆中的一种情结,扮演着任何其它优越的生活难以替代的角色。
是的,再也不能像那个时候一样,晚饭后遛弯的时候,可以顺便到西边山师校园里走一走,在校门内高大的毛主席雕像下逡巡,可以顺便瞅一眼宣传栏里的学术讲座预告。正是靠着这不经意的散步,我才有机会到山师文学院倾听来自北大和山大的教授主持的博士答辩会,也有机会到山师艺术学院的音乐厅观摩免费的演出。山艺东侧的羊头峪,也是我和朋友偶尔光顾的地方。那里的露天烧烤,虽然热气熏人,但那种大排档吃肉喝酒的痛快,也是我们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当然了,这些生活的乐趣无法代替我们对文化东路所蕴含的艺术文脉的迷恋和想象。这才是最重要的。你不希望随时在校园里遇到自己仰慕的教授?或者路遇外系的好友闺蜜?你不想能在最快的时间和你相约的朋友相会?或者在学习疲劳之际到山师东路寻找心仪的小吃?这些文东该有的故事,在长清校区都很少会发生了。
正是因为如此,每当到市里办事或开会,把车子停下,我总是喜欢在熟悉的校园或街道边走边看,仿佛每一个墙缝里或者地板上都写有情绪和气息。但是,我觉得,这种陌生感很可能不只是属于我们这些在城市外的生活者,甚至连那些依然居住在这里的人也能够感同身受。只是因为物是人非,只是因为艺术无痕。文化东路已经和和平路、解放路、甚至窑头路没有什么两样。从这里穿行的车辆和行人,再也没有审美的理由,而只是因为需要在这里穿行。我们期待某种变化,想象某种审美的回归。直到有一天,丽山·美育谷出现在众人眼前。
7. 文脉追寻
自从那年搬迁新校,回文东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加之后来赴京读书,文东逐渐沉为心底的记忆。不知什么时候起,听说曾经就读的山艺南院教学楼和院落拆除了,重建了。对这一切没有概念,而心底的南院依旧。直到有一天返济探望师长,来到山师东路和文化东路的交叉口,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马路南边一片高耸入云的楼群拔地而起,与马路对面的老校区形成戏剧性的强烈对比。心情在大厦暗影的压迫下惴惴不安。更不解的是,毗邻马路的裙楼竟然是一片七零八落的商铺,杂物堆积,人影萧条。走进商场门口,只见四处破败不堪,空空荡荡,加之昏暗幽深,污气扑鼻,再也不敢前行,便匆匆转身离去。让我梦牵魂绕的南院在哪里?那充满青春和浪漫气息的艺术文东,该何处寻?
直到2020年,也就是我重返山艺工作的那一年,情况有了一个重大转机。我这才了解,万豪临街综合楼是一处极为波折且备受人们诟病的商业项目,自开发以来便问题不断,最终造成舆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政府下决心为民解困,回购地产,重新开发,鼎立打造满足人民需求的现代化公共商区。很快,万豪临街综合楼的改造和重建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这座坐落在山师东院和山艺南院教学楼旧址上的、牵连了无数人文艺神经的楼盘,将迎来一场什么方向的改造?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不厌其烦的考察、调研和论证,对这一方水土满怀深情的历下控股人走访民情,研究历史,对话学者,座谈艺术家,逐渐体察和领悟当地的艺术传统,最终做出立足文化东路艺术文脉,建设代表泉城艺术高地的地标性文化艺术综合体——“丽山·美育谷”的决策。2021年11月17日,济南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议活动举行,市领导亲临文化东路考察丽山·美育谷项目进展情况,肯定了“着力创建艺术展览展示、艺术创作创新、艺术品收藏及交易、美育推广四大平台,打造省城文化名片、艺术家会客厅”的总体规划,对建设工作提出部署和要求。现在,历经两年的艰苦筹备,丽山·美育谷艺术文化综合体破旧立新,从无到有,即将以全新的面貌浮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
从我自己的感受出发,丽山·美育谷显然不只是一座建筑。它就好像是一种精神的隐喻或者象征,把我们内心深处对文化东路的文脉记忆淋漓尽致地凝聚起来了。我相信,它的设计者和工程推动者,一定深谙文东文脉之真谛,并懂得把那种陈旧的历史印记进行现代性转换的奥秘。你看,当代你置身于其中,你可以尽享当年在山师东路所能得到的所有视听快感:这里有动听的音乐,美术的盛宴,可以茶座品茗,酒吧对谈,人多的话可以到艺术家会客厅沙龙,腹中空空可以到海鲜坊或麦当劳大快朵颐。这里既是教育之所,也是创作中心,还是展览和演出的天堂。这不就是当年我们所经历的文化东路的审美生活所蕴含的所有意象吗?
愿曾经在美妙的梦境中过生活的我和你,能够在这新时代的现代化场馆中找寻、重续、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审美之境。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