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名工人在作业时不慎触电倒下,失去反应、没有呼吸。四位医学生见状立即启动急救措施,在完成拨打120急救电话动作后,他们一边为工人进行心肺复苏,一边取来放置在医学院大楼外的自动体外除颤器为工人除颤,成功将工人从死亡线上拉回。
7月20日晚,南山区某篮球馆内,一名37岁男子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帮助下,脱离危险、恢复意识。
……
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简称AED,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傻瓜式”医疗设备。
据了解,深圳市2017年开始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在全市公共场所配置AED,并将该项目纳入深圳市政府民生重点工程,从立法和政策等层面给予全方位保障。截至今年7月底,该市公共场所安装的一万多台AED,已成功救治54人。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疗卫生与急救系统纷纷组织人员到深圳市急救中心参观交流,学习深圳市的成功做法。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在疫情反复的情形下,深圳市急救中心接待全国考察团达20余批次。
如今,黑龙江、海南、安徽、北京、上海等地都在加大AED的配置力度,“深圳模式”正在走向全国。
AED覆盖密度:城市文明的新标尺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表现为突然晕厥,失去反应,呼吸、脉搏停止,绝大多数因心室纤维性颤动引发,若几分钟内得不到救治而死亡,通常称为心源性猝死。
心脏骤停类型包括室颤、无脉电活动和心室停顿,其中室颤最为常见,这就需要对患者及时进行除颤治疗。
医学研究表明,除颤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进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4分钟内完成有效除颤,抢救成功率可达60%;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 30%;9到11分钟后约10%,而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且超过 5 分钟再进行除颤,将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死于心脏骤停人数为54.4万,居世界之首,即每分钟约有 1 人发病。遗憾的是,由于急救技能及AED普及度低,我国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不到1%,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抢救成功率可达到40%~50%。
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平均每10万人拥有AED 317台、日本平均每10万人拥有AED 555台,而我国大陆地区这一数字仅为每10万人0.2台。
“在所有公共服务中,没有哪一项能比挽救生命更重要。”有评论认为,公共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公共场所有没有AED、有多少AED,正成为检验一座城市文明水平和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的新标尺。
走在前列的“深圳模式”
在国内,深圳是推动AED普及的排头兵。
2017年,深圳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彼时,深圳市急救中心作为牵头方申报了500台AED,后被列为当年的民生项目,重点建设。
本以为会快速推进的项目,没想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回忆,“因为项目太新了,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连很多专业的医务人员都觉得医生不在现场不能使用AED。”
为了推动这项民生工程,深圳市急救中心发公函,然后一家一家去安装,“搞得像传销一样”。
2018年4月,南山区桃园地铁站一名旅客心跳骤停,地铁的员工利用AED成功实施抢救,旅客脱离了危险。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实施了两三次成功的抢救。
深圳市医疗系统首先“炸了锅”,大家开始认识到AED的价值,多家媒体前去采访,并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报道,随后AED在全社会的接受度不断提升。
2018年下半年,《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颁布并实施,该条例要求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机场、地铁、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口岸等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医疗设备和器材的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在人员密集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材。
到2018年底,深圳“公众电除颤计划”进入第二期,阻力明显减小,AED的“铺设”变得顺利起来。周强表示,“现在机制不一样了,想安装AED必须单位出函,主动要求安装,并承诺支持和配合。”
今年,深圳市计划在重点场所增配3000台AED,但截至3月深圳市急救中心就收到了四五千台的安装申请,各单位的积极性与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深圳AED模式的三个特点
那么,深圳AED推广早期,公众的顾虑是什么呢?
“担心设备丢失”和“大部分人不会使用”是主要难点。AED产品本身的创新则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长期以来,AED市场主要由飞利浦等国际巨头“把持”,由于技术相对成熟,市场竞争也不激烈,巨头们没有动力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直到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介入。
2009年,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迈瑞医疗推出中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相波除颤产品,并在2013年再度发布了中国第一款双相波AED产品,显著降低了AED的普及门槛。
迈瑞医疗AED市场经理杨川介绍,为了适应国内市场,迈瑞医疗在AED产品上做了较大的创新动作,“一是率先在AED产品上安装彩色大屏,开机后以动画和语音的形式提示操作步骤;二是率先开发物联网功能,即时监测AED的电池电量、电极片使用情况,管理成本大幅降低。”
此外,迈瑞AED在开机时就实现“零秒充电”,不会出现施救时电力不足的问题;在施救放电时以毫秒计算,施救过程更加精准,相关施救数据也会储存在机器中用作后续二次分析。
一系列创新之下,产品可靠性、易用性显著提升。公众担心的“设备丢失”“不会使用”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深圳AED模式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AED机箱不上锁,只有一个警示条,公众需要时直接拉开警示条即可使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急救设备。
第二,AED产品的选择标准严苛。深圳要求AED必须带有定位功能、能够自主检测,同时简单易用。
第三,深圳全市所有AED均可在管理平台上实时显示状态,包括设备的总数、故障情况、使用情况等均有细致的统计。
目前,深圳市以1.4万台的配置水平,成为了中国大陆AED普及率最高的城市。
“深圳模式”走向全国
其实,人们对AED的推广还有另一个更大的担忧:救助过程中产生纠纷怎么办?
近年来,AED的推广在法律法规层面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大。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提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场所急救服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
随着顶层设计的完善,各系统、各地区配置AED等急救设备的步伐加快,“深圳模式”开始走向全国。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提出,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提出,北京在2023年底前实现重点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北京市将初步形成覆盖全市重点公共场所的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使用、管理体系,全市配置总量不低于5000 台,达到常住人口每10万人不少于20台。
根据公开报道,当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合肥、武汉、成都等全国主要城市均已配置AED,并计划进一步提升覆盖密度。
“通过安装AED,我们填补了急救的空窗期,使急救体系更加完善。”周强认为,AED普及最大的意义是使中国的急救体系从医疗卫生系统的“一家之事”发展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模式。
而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AED的覆盖数量和密度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毕竟,每台急救设备最终面对的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