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睡得越好越长寿?喜临门提出“人一生应睡好8种觉”

睡得越好越长寿?喜临门提出“人一生应睡好8种觉”
2022年09月09日 16:00

  又是一年中秋至,吟诗赏月自古代流传至今,成为了传统的中秋习俗之一。“明月千里寄相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中秋月最明,凉风届候夜弥清”……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纷纷以笔为媒,以月传情,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词歌赋传诵至今。月与夜密不可分,在吟诵月亮之余,诗人们对夜晚也有着同样的热爱。其中,一些关于睡眠的诗词和轶事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苏轼:吃好喝好安心睡觉

  苏轼的一生波澜起伏,成就斐然。他不仅在诗词、书画方面造诣颇高,还精通烹饪、音律、制香、酿酒等。“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写出了宋代文学家苏轼“吃好喝好安心睡觉”的人生态度。其中,在睡觉方式上,苏轼还有自己的睡眠“三昧”之则。

  何为睡眠“三昧”?归纳起来共有四条:一是姿势适宜,使“四肢无一不稳定处”;二是睡前要自我按摩;三是睡前调气定心,放松身体,去除杂念,达到“四肢百骸,无不和通”;四是不睡懒觉,晨起手指梳发,热手熨面,提神醒脑美容。或因如此,苏轼晚年仍精力旺盛,创作不衰。

  (苏轼)
  (苏轼)

  在喜欢睡觉的宋代诗人当中,陆游不能没有姓名。“苦爱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科举失利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的陆游借睡觉忘却烦恼,疗愈自己。在睡觉方面,陆游还希望能“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在网传人均寿命仅三四十岁的古代,陆游以“美睡宜人胜按摩”的养生之道活到了八十六岁高龄。

  在宋朝的历史名人当中,陈抟老祖不仅是道家学者、养生家,更是被誉为“睡仙”,一觉能睡百天有余,活到118岁才去世,并以爱睡留名青史。在探究其长寿的秘诀时,他的《喜睡歌》中“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似乎给出了答案。

  古今中外研究:“能眠者可长寿”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的质量与生命的长度息息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在中国,中医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李渔在《笠翁文集》中有记载:“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养气、健脾益胃、壮骨强筋。”

  在睡眠与寿命之间的关系上,国外的科学家们也有了研究成果。生物学家、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睡眠研究员阿尔布雷希特·福斯特,在接受德国《时代》周报网站专访时透露,研究显示睡眠充足的人平均预期寿命更长。

  告别日落而息,科技提升现代人的睡眠

  不同于古代文人学者吟诗作赋的闲情雅致,或是普通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中被各种压力充斥,睡眠问题不只是健康问题,而是成为了社会问题。在中国,存在睡眠障碍的人已超3亿。在喜临门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中显示,全国人民睡眠超过8小时比例不足8%,10年间国人睡眠减少了近1.5小时。

  硬币总有两面。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诸多益于人类睡眠的好处。比如,睡眠领域的企业借助科技的力量,使得床垫面料越来越健康、舒适,床垫功能越来越智能、先进。以喜临门的Smart智能床垫为例,通过大数据算法、睡姿智能识别感应,自动调节弹簧软硬度,改变支撑发力点,来适应不同体型、不同睡姿的人群,实现了“床适应人”的智能睡眠。

  尽管在科技助力下,睡眠技术日新月异,但人类对健康睡眠的向往却亘古不变。为了解决国人睡眠问题,提升全民睡眠质量,喜临门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对比分析了国人睡眠数据和睡眠变化,研究典型人群的睡眠需求,从人的骨骼发育、人生的不同阶段着手,梳理床垫匹配度,提出——8张床垫更换标准。

  8张床垫对应人生8个不同阶段。喜临门认为,不同人生阶段睡的“觉”也各不相同,因此,喜临门提出“人一生要睡好8种觉”,并倡议消费者11点睡觉、睡够8小时,健康长寿118岁。

  据了解,这8种觉囊括从新生到暮年的8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人的身体发育需求、身体特征,结合所处年龄阶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选择不同的床垫,进而满足人在每个阶段好好睡觉的需求。

  一轮明月照古今,一夜安睡到天明,拥有科学健康的睡眠是古今人共通的愿望。“人一生要睡好8种觉”理念的核心是,重视睡眠,好好睡觉,争取追赶乃至超越“睡仙”陈抟老祖的步伐。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苏轼陆游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