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Paulmann与「行走的力量」一起:放轻松 自然知道答案

Paulmann与「行走的力量」一起:放轻松 自然知道答案
2022年09月26日 18:18

  2022年,行走的力量再次出发。Paulmann柏曼灯具陪伴发起人陈坤和朋友们短暂离开城市生活,走入熟悉又陌生的山林中。途经默默生长的植物,在宁静中体会万物有灵,感受温度变幻,感受风声和雨滴。

  《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来经过海德格尔的哲学阐述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呼唤人们"需要找到回家的路"。

  海德格尔"诗意栖居"中的"诗意",并不仅仅指"诗"或者"诗歌",而是"一切艺术"。"诗意栖居"不仅是海德格尔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方,也是他自身多年恪守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常年居于乡下,并认为在乡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融的。他主张人们回到自然的背后,是呼吁人们关切本质的自然,更表达了自然是人的精神故乡的观点。

  德国Paulmann创始人Ruediger Paulmann在德国飞速发展的工业化以及文化背景下长大,他认为社会环境中应该充满关怀、人与人之间应该拥有温度,生活中应该随处可见艺术。他深信,人们十分依赖自己的眼睛,而眼睛依赖于光。光不仅指引人们穿越黑暗,也带来内心的安全与愉悦感。一个偶然的构思,他开始在呆板的工业化形态的 钨丝灯泡上进行"艺术创作",Crocodise装饰灯泡由此诞生,也开创了Paulmann在欧 洲的风靡之路。

  「1968年Paulmann Crocodise装饰灯泡」

  今年是行走的力量公益行走的第12年,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一书中,陈坤这样写道:"我多么期待行走的力量是一场开始宁静的革命,一项可以重新导入内心世界的修行,一次开始抚摸自己灵魂的发现之旅。"

  2022年的行走主题"放轻松,自然知道答案",延续了2021 年"放轻松,去行走"的氛围,旨在鼓励更多人在无法改变外界环境的时候,在过多关注外部信息感到压抑、不安的时候,能够走出既定的生活环境,向外去看到存在了数亿年的自然,向内去倾听自己的呼吸和声音,在行走的脚步中放空思绪,感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放轻松。

  自然已经存在了 46 亿年,当我们将自己看作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会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行走的力量」

  德国有一个风俗词语:"林中孤寂"(waldeinsamkeit)。意思是"森林中独处",它的含义是:在自然中独处让人豁然开朗。无论是黑森林,还是哈茨山脉、国王湖附近的森林。德国人钟爱在森林里寻求平静、以及隐士般的独处。Ruediger Paulmann在1968年创立的Paulmann,随处可见这股德系风俗基因。

  无论是灵感取自被阿尔斯山脉包围的经典之作"国王湖"、还是来自设计师某次在森林洞穴中躲雨的灵感之作"光穹"、抑或是大师级的星河系列。时至今日,Paulmann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灵感上传承着这股自然基因,用艺术转译自然之美,传递诗意栖居的生活感。

  放轻松,去自然里。照见自我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找到内心深处的"回家之路"。是德国Paulmann此次陪伴行走的力量要传递的力量。

  行走的力量提到,在经历了变故、暂停、休整后,我们重新审视,对自己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珍贵的;追溯到原点,哪里才是想要到达的地方。在不能预知和暂停的旅程中,坚持走自己的路并不容易,我们无法确定下一步会走向何处,却深知,在每一个下一步之前,指引前进方向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山林里的一棵树,它会在意我们关注的问题吗,它是否会不安于和其他同伴不同的生长速度?

  陪伴行走的力量走向山野、陪伴陈坤与朋友们走向自然,对Paulmann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每个人一样,在这陌生的新体验中,在一呼一吸、听见风雨、朝露晚霞中,在跟随自然的一切律动中,也会带来更多的冥想与思考。那些已知的、未知的,那些深信不疑的、以及不确定的,那些渴望的、探索的,或许在自然深处,自有光照见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自然知道答案。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