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科学家精神世代传承”主题绘本十月分享会圆满结束

“科学家精神世代传承”主题绘本十月分享会圆满结束
2022年09月27日 09:59

  ​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第三辑)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第三辑)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第三辑)

  9月21日,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科学家精神世代传承”主题绘本十月分享会暨“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第三辑新书发布会在十月文学院举办。任福君、杨志宏、王建蒙、高文静、王青春、梁惠然、王慧斌、高晓玲、于继东等专家、作者,彭华、毛豆妈、张蕊等新媒体阅读推广人及青少年读者代表齐聚一堂,分享丛书筹备创作心得、探讨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总编辑李清霞及京版若晴公司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资深阅读推广人常常主持。

  (活动现场图)
  (活动现场图)

  丛书主编、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科普研究所原所长任福君受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善超委托为活动致辞。他介绍,自2017年以来,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院”)依托“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与北京出版集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推出“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三辑共24册。希望本套丛书能够引领更多的青少年、社会公众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希望创新院与北京出版集团在“采集工程”开发利用、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不断推出更多优质精神文化产品。

  (任福君为活动致辞)
  (任福君为活动致辞)

  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总编辑李清霞在致辞中谈道,在中国科协与北京出版集团的共同努力下,丛书“双效”俱佳,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22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数十种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规划和荣誉表彰,彰显了这套丛书的出版和传播价值。她表示,科普图书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传承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梦想的重要载体,北京出版集团将持续做好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工作,推出更多更好的科普精品。

  (李清霞为活动致辞)
  (李清霞为活动致辞)

  一、对谈环节

  与会嘉宾围绕丛书筹备创作的心得感悟、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弘扬、青少年阅读推广等话题展开对谈。

  (对谈现场)
  (对谈现场)

  谈创作:25万字凝练为2500字,凝聚的也是中国科学家精神

  任福君回顾了丛书自第一辑起不断打磨、传承出新的创作历程,着重介绍了丛书的三个创新点:一是创新采用以科学家为主人公的科普绘本创作形式,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二是在展现传主生平、成就的基础上,以科学家精神为创作核心,提炼惯穿全书的精神内涵,填补了当时市场的空白;三是将“采集工程”的权威学术成果创新转化,同时在新媒体传播、数字产品开发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杨志宏对谈)
  (杨志宏对谈)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所长、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杨志宏也谈道,近年来中国科协一直在探索如何让“采集工程”的学术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这套绘本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科协未来还将与北京出版集团及各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推出面向各年龄层读者,包含图书、音视频、融媒体等不同形式的优质内容。

  (王建蒙对谈)
  (王建蒙对谈)

  《孙家栋的故事》文字作者、航天系统工程高级工程师、军旅作家王建蒙从创作过程出发,分享了自己与孙家栋院士交往的点滴。“把25万字凝练成写给青少年的2500字,怎么写?”为了创作好这本“小书”,编创团队反复调研、打磨,93岁高龄的孙院士也多次亲自把关,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力求做到准确、好读。王建蒙表示,与孙家栋院士交往40多年,深受他精益求精、孜孜以求、平易近人的品格感染、鼓舞,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把他的故事和精神传递给更多读者。

  谈策划:强大的创作团队+全面的编创构思,努力为青少年读者打造精品图书

  (张浩对谈)

  (王冠中对谈)
  (王冠中对谈)

  京版若晴总编辑张浩、科普编辑部主任王冠中分享了丛书策划、编创中的点滴。谈到选择作者的标准,张浩说,一方面绘本作者要熟悉少儿作品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扎实的科学素养、对传主熟悉。在绘本插图的创作上,既要关注画面整体的审美意境,也要注重细节上的真实可信。比如在《钟南山的故事》一书的插图中,老物件、繁体字等具有年代感细节,让小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代入感、沉浸感。每本绘本书后的“科学家小传”“年谱”“词汇园地”,及书后的科学家博物馆二维码等,都展现出丛书编创团队的巧思和用心。

  谈阅读:让好书拉近科学家和小读者之间的距离

  (彭华对谈)
  (彭华对谈)

  悠贝全国增长事业部运营总监彭华站在阅读推广人、读者代表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丛书的文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这套丛书真的是把科学家和小读者之间的距离拉得非常的近。孩子们通过一个绘本,通过家长、通过自己的阅读,还有后面音频故事的讲读,能够很亲切地感受到这些优秀的科学家就在我的身边。”她还建议,家长们能够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这套绘本,引导孩子建立科学观、世界观,进而了解更多老科学家们的光辉事迹和优秀品格,把科学家们积极奋进、爱国报国的精神传递给孩子。

  (常常主持)
  (常常主持)

  二、互动环节

  对谈环节结束后,在互动环节中,现场播放了“给科学家的一封信”小读者读信视频,孩子们在信中表达了对科学家的崇敬、对未来的憧憬、对未来成为祖国栋梁之才的渴望。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张亦禾,和一位幸运小学生粉丝小毛豆,作为学生代表上台领奖,并发表了感言。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京版若晴董事长袁海为他们颁奖,小学生代表表示科学家是自己的榜样,希望能够成为像科学家一样的人。

  (袁海为小学生代表颁奖)
  (袁海为小学生代表颁奖)

  颁奖环节结束后,嘉宾与观众合影留念。

  (嘉宾合影留念)
  (嘉宾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是“北京十月文学月”重要活动之一,此次主题活动,旨在与参会的嘉宾共同分享科学家人物传记绘本的编创历程,让更多读者了解本套丛书,传递积极的价值观,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让科学家的故事和精神在更广泛的领域传播和弘扬。

  (钟南山院士寄语)
  (钟南山院士寄语)

  北京十月文学月创办于2016年,是以“十月”文学品牌为核心,以文学界和出版界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市性文学主题活动,现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盛典和展现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成果的金名片。本届十月文学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支持,北京出版集团主承办。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