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这个词,跟深圳既“有关”,又“无关”。说“丰收”跟深圳“无关”,因为深圳是中国唯一一座城镇化率100%的城市,没有农村,没有农民,也几乎没有农业与农田。所以,在深圳感受不到“丰收”的喜悦。
但为什么又说它跟深圳“有关”呢,一方面是因为深圳人曾有“秋收”情结。早年间,移民之城深圳聚集了五湖四海的务工人员,当时每到秋分前后,他们之中就有人请假或辞职回家,与父母一起收割麦穗,手捧硕果,庆祝丰收。只是后来随着科技进步与农民进城等原因,这样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深圳虽无本地农业,但有着许多外向型的涉农产业,以及与三农相关的企业公益。
2019年,华润万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工作与本企业业务发展相结合,推出精准扶贫项目“焕乡计划”。
通过标准化,现代化和品牌化的运作下,来自几千公里外的水果来到了深圳人的餐桌上,家乡的味道触手可及。而且,随着“焕乡计划”的逐步升级,也让家乡亲人过上向往的美好生活。
万家“时光机的秘密”
在深圳,什么最能牵动打工人的思想情绪?或许只是一盘最地道的家乡菜。想要尝到家乡的味道,食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食材更是如此。
只是鉴于运输和销售渠道的限制,很多人总说,在大城市越来越难吃到家乡的味道了,似乎只能留存于记忆里。
来深五年,逛超市成为李明浩日常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公司附近有个万家超市,8点下班后,他总会去逛逛。在明亮灯光的照耀下,蔬果的颜色显得更加清透,一眼望去,才感觉自己真正浸泡在生活里。
当然,来万家,也是寻找属于家乡的味道。李明浩是广西百色人,他的家乡盛产芒果,堪称芒果界的“劳斯莱斯”。他还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爬到树上,拿个篓子就把芒果往里装,那是他童年里最快乐的记忆。来到深圳后,他在很多超市都买过,口感都一般,要么太涩,要么就是放了太久,回到家打开就已经坏了。
直到偶然的一次,他在万家逛了一圈,发现一块牌子上写“广西百色芒果热销中”,挑了几个回家尝尝——味觉的享受出乎他的意料,一口咬下去,“特别香甜,吃完牙尖都是芒果的香味。
从此往后,想家了,他就会去万家,买上几个芒果尝鲜,总让他想起老家院外那片蓬勃生长的树林。
对外乡人来说,新鲜的食材和蔬果,是一台充满魔力的时光机,将记忆拉向更久远的时光。对于商超来说,实现这一点的秘密在于,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想要让消费者获得食材最鲜甜的口感,不在物流上下功夫,恐怕很难实现。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鲜的食材送到消费者手里,这是每个商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这一点,在推出“焕乡计划”时,万家就已经做足了准备。2015年开始,万家开启以“产销对接”为重要手段的扶贫模式,通过产地直采,打通农超环节,为农户解决运输、销售的后顾之忧;同时,在田间地头新鲜采摘的农产品,也能以最快的速度端上消费者的餐桌。这背后是万家建立的全国、省级、市级三位一体的供应链体系,将运输动脉触及到全国的各个角落。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产销对接”也着重于数字化。通过着力打造“萬家”APP,“焕乡计划”链接了包括实体店、社群、社区、团购渠道,实现全天候线上线下的高效服务。
李明浩经常使用“萬家”APP,在他看来,用户体验不比其他其他平台差,“上新和运输的速度都非常快,而且果蔬这块,种类非常丰富,宁夏的枸杞,江西的广昌的白莲,我都买过,口感非常好。”
产销路径的打通,惠及的也不仅仅是消费者。李明浩的表叔在老家卖芒果,放在以前,一颗芒果想要卖出去,像是“西天取经”——先是经过原产地收购商、再来是产地批发市场、 销售地商贩……一旦遇上天灾,或者哪个环节出了错,只能看着金黄的芒果烂在树上。
销路问题解决后,表叔只要按照万家给出的品控标准挑选芒果、运往村头交货,任务就算完成了。在村头,芒果由万家专业物流系统发往区域配送中心,再通过质检以后就可以登上全国各地的超市货架。
在“焕乡计划”的扶持下,运输成本的减少,也带给果农们价格上的优势,“以前就不亏钱就算好,现在赚的钱还能补贴给娃娃们呢。”
表叔告诉李明浩,自己终于感觉到,在土地上种出了希望。
“下了功夫的毛豆,就是好吃”
近期,短视频上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科技与狠活”,引发了剧烈讨论。其实在我们广袤的土地上,还有很多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他们既好吃又安全,却苦于“巷子太深”。
贵州毕节,是陈思然的老家。长年以来,一直都是贫困城市,作为走出山里的孩子,在深圳的她,也总是关注着家乡的经济发展,“毕节这地方特别适合种毛豆和白萝卜,每次回去凉拌都特别好吃。”但无奈的的是,家乡的珍宝放到市场,依然鲜有人问津,长期以来,毕节的农业发展也一直不见起色。
但幸运的是,“焕乡计划”已经悄悄把目光,放在了这片西南一隅。为了解决销售痛点,万家去年在贵州毕节建立了6个扶贫性质的农超对接基地。这些基地的意义在于,按照万家生鲜管理标准进行种植和生产,增强对产品质量的把控。
陈思然记得,表舅在自家田里种菜的时候,偶尔农药打多了,或者是天气稍微干旱,空气里的水分变少,农作物的口感都会大大折扣,“农民就是靠天吃饭,哪个环节出错,都功亏一篑。”
想要真正让农产品实现市场为导向,并不只是建立标准这么简单。陈思然亲戚在田地里面临的不确定性,需要引入专业的技术去排除。在“焕乡计划”的农超基地里,有来自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去改良品种,让作物对当地的气候和虫害有更好的适应性。
表舅告诉陈思然,“焕乡计划”建的农超基地,就离自己不到一公里,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采集样本,拿着本子记录,“大太阳的,也是辛苦,真是为我们办实事。”
作为在全国拥3000多个门店,超7000多万个会员的万家来说,不同的消费者在不同消费场景的商品需求,这是他们的强项,“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口味怎么样,了解之后,你依照市场去建立一套标准和体系,自然就不愁没销路了。”
2009年,万家在沿河村建立了第一个农副产品蔬菜种植基地。从蔬果品种的选择,到种植技术的改良,上市食品安全检测,再到销售服务的配合,万家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化指导。如今,沿河村每年的生鲜农产品采购金额由几百万元上升到每年1000多万元。
去年,陈思然的表舅来了深圳。去万家买菜时,表叔看见了很多人围着一个摊位在挑选,正前方写着“贵州毕节毛豆”,他凑了过去,听见有人说,“毛豆就万家这里的最好,炒什么都香。”
表叔自己也买了一袋,回家炒菜后,说了一句,“下了功夫的毛豆,就是好吃。”
“芒果金黄,日子红火”
事实上,“焕乡计划”点亮的不只是农民的致富之路,更点亮了孩子们心里对知识的渴求。
2020年,万家以美育教育作为“教育振兴”的切入点,联合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启动“美好流动课堂”乡村美育公益项目。如今,“焕乡计划”已为广西百色、贵州毕节、西藏林芝建立了8所乡村学校;超过2500名孩子提供由美术教室、线下支教、线上美术课程及美术线上课程组成的标准化援助。
乡村的孩子,在这些课堂里,真正理解和感受自己的家乡之美,也触及到了更大的世界。
对于青年来说,“焕乡计划”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图景。焕乡计划”就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深度开发、品牌化运营、线上营销 渠道销售等主题,对新型职业职能、创新创业的大学生等进行培育赋能,让他们广阔的农田里,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坚韧的努力和不变的初心,带来是一份份丰硕的成果。2021年“焕乡计划”面向全国832个脱贫县采购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采购13个品类的400多种商品,合计采购17000吨,在万家渠 道销售金额近1.7亿元。
同时,万家立足东西部协作战略,从西部12个省市采购全品类商品,共实现销售额64.5亿元。截至目前,万家更在全国建立起35个助农基地,有效规范农民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那天表叔给李明浩打了电话,告诉他今年果园的种植面积比之前扩大了一倍,销量也比往年更好。
7月份的时候,看着果树上的芒果一颗颗的摘下装进卡车,走出山里,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芒果金黄黄的,日子也红红火火的。”
陈思然的表舅,最近学会了直播,一边跟网友唠嗑一边跟宣传自家的农作物,“特别会说,比我们年轻人说的都好。”
事实上,电商助农也是“焕乡计划”里的重要一部分。网络时代来临,蒙着头在田地里干,已经成为过去式,大数据代替了锄头和渔网,“焕乡计划”通过引入自媒体流量,将农户们并入互联网浪潮。
表舅还记得,他在手机上看着主播卖自家的萝卜,刚讲解完,不到一分钟,就有了几千份订单,像是打开了新世界,“自己说破嘴皮子也卖不了这么多呀。”
卡车上的芒果和手机上的订单,两位农户,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
李明浩觉得,以前总会觉得小时候的苹果才叫甜,吃的米饭才有米饭味,但逛过万家后,他才意识到,如今的农产品,其实比以前更好,“口感层次更丰富,也更健康。”
万家“焕乡计划”推出的四年里,在现代化、标准化和品牌话运作下,不论是百色的芒果,还是毕节的毛豆,跨越了山河胡海,走进深圳人的千家万户。
这座城市没有农田,但每天都在感受丰收的喜悦。而孕育食材的土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它的收成,广阔的田地里,是一片片更好生活的蓝图。
未来的日子里,万家依然继续着自己夯实的脚步,持续撬动内部和外部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不负撒下种子的人,也不负拿起筷子的人。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