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以智能化技术引领智慧水利建设与发展

以智能化技术引领智慧水利建设与发展
2022年10月24日 16:36

  如今,智慧水利是在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智慧型社会建设中产生的相关先进理念和高新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创新应用,是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等智慧技术的综合应用。与传统水利相比,智慧水利可以促进水利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智能化,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现水利工程智能化将是该领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我国知名顶尖的水利工程师龙应斌通过其研发的创新技术成果,展现了智能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中的巨大的应用价值。

  当前我国智慧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划分出了两大管理方向,分别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管理。对此,龙应斌详细地分析出该两大管理方向在智慧水利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我们需要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与维护,优化管理方式,节约人工成本;而水作为日常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部分,水环境质量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人类生存的整个环境。因此智慧水利工程需要严谨的水文环境监测体系,去提高水环境的保护质量。”作为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处的主要负责人,龙应斌期望东江水源的水利工程可以尽早实现流域管理智慧化模式,大幅度提高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水平。

  在不断寻找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中,龙应斌挖掘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管理中巨大的应用价值。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的应用中体现了较强的数据分析优势,模拟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并且,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析和获取高精准度的水位和流速水文参数,对河道水位、闸门启闭和水面漂浮物等展开自动监测,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最终,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深刻理解,凭借在水利工程多年的从业经验,龙应斌自主创新研发了“智能化水质安全监测及自主处理系统”,率先在水质安全监测项目上成功实现智能化,为水利智慧化建设的开展开创性地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智能化水质安全监测及自主处理系统”依照水质安全标准,建立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和多系统集成体系。全流程管理体系通过自动化分析仪器与流水线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样品从任务分派、采样、运输到前处理、分析、数据报送等步骤的全自动运行,推动水质监测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而多系统集成体系是参照水质分析标准方法进行设计,由全自动分液工作站、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全自动水质分析流水线、智能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建设水质多参数全自动和无人值守的自主处理分析系统,达到了分析高效、数据准确和安全稳定等运行效果。

  与此同时,该系统还设有水质在线监测体系,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之智能化技术,实现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相联,城市部件与信息系统的整合。利用物联网感知环境基础信息,并使用云计算将水环境的“污染监测-追踪溯源-治理评估-预警预报”的链条进行融合贯通。这为水质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污染源信息管理、环保工作业务管理、监察执法任务管理、污染防控辅助决策等功能,及时发现破坏水环境的不利因素,并进行整改。

  在龙应斌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牵引和高端设备的加持下,“智能化水质安全监测及自主处理系统”将水利工程实验人员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释放了生产力,并完全契合当前智能化转型的需求,实现了提质、降本、增效的水质监测效果。而该系统在多项水质监测项目中的突出表现让龙应斌在水利工程行业内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未来,智慧水利工程的建设还需要结合更多智慧技术的应用。而作为水利工程行业精英,龙应斌坚定地认为,在智慧技术赋能各行各业的时代里蕴含了许多宝贵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水利技术研发专家队伍中的杰出代表,龙应斌表示自己必须时刻准备为水利工程行业全力以赴,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去创造新时代的水利工程行业灿烂而又美好的明天。(文/周华盛)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