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性的特点,全民再次进入积极抗疫状态,多数企业配合政府疫情防控政策,员工居家办公或长期隔离,连续24小时核酸检测等状态。知名心理学作家卢熠翎表示,多数人长时间生活在一个空间之内,易产生孤独、焦虑以及恐惧的情绪,甚至可能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停止不必要的情绪内耗,与负面情绪和平相处,成为了一个疫情期间我们大众居家必备的技能之一。
卢熠翎拥有浙大工商管理和工学双硕士学位,早前曾任央企的高管。偶然的契机,他决定转型个人成长教育领域。2017年9月正式出任“张德芬空间”合伙人、CEO,与中国深具影响力的个人成长作家张德芬女士共同打造国内个人成长教育平台——张德芬空间。并先后荣获2019年度“中国心理产业杰出人物” ;2019心理产业突出贡献年度人物称号;2020年,特聘为“北京农学院客座教授”;2021年,特聘为“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心理咨询服务分技术委员会委员”;2022年加入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身心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特聘为常务委员。
卢熠翎表示:当欲求、渴求被满足,人就会开心,当欲求、渴求不被满足,负面情绪就会升起。所以,欲求、渴求和情绪是连在一起的。而疫情期间,往往我们的物质和精神上总是得不到满足,还限制了自由,所以总会有负面情绪和内耗的事情出现,严重时,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展。当我们无法摆脱和忽略负面情绪时,应当学会如何与情绪共处。
在卢熠翎老师所出版的《是谁触碰了你的情绪按钮》一书中,大量提到了负面情绪的产生以及解决方法。其中详细的描述和举例说明了如何与情绪共处,以及共处的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可能根本没办法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我们不知道这种情绪从哪里来,自己在被什么情绪模式控制着。对于情绪,我们是盲目和无知的。
第二个阶段,我们意识到了情绪,想要去征服它、压制它、忽略它。很多人都处在这个阶段中,知道这些负面情绪不好,但是又没有办法处理,以为忽略、克制是最好的办法。
第三个阶段,我们开始觉察情绪。觉察情绪背后的模式,我们会明白我们的情绪和信念是如何升起落下的,它背后的机制,背后的循环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学会对情绪说“是”,允许它被表达出来,而不是纵容它或者压制它。但是,有人把“对情绪说‘是’”当成一个恒定的真理来使用。所以他想生气就生气,想发脾气就发脾气,想说讨厌谁就说讨厌谁。他认为这就是“我”,就是做“自我”,其实不是,他更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与情绪共处的方法。
第四个阶段,是表达和释放情绪,去表达界限,也就是“对情绪说‘是’”的阶段。
第五个阶段,我们去转化和平衡情绪。情绪来了,但是我已经不需要去评判它、分辨它,而是思考是否需要这个情绪,如果不需要,我就去转化它。
第六个阶段,建立自己正向的能量混合体,重新建立我们的信念模式,给自己建立一些新的编码,成为心灵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书中表明“冥想”可以缓解情绪内耗,也是适合大部分人所使用的一种练习方式。因为冥想的时候,需要让头脑放松,放开之前牢牢抓住的问题。当大脑处于一种休息放松的状态,人的精神也跟着感觉十分惬意。但有时候冥想过后遇到问题,情绪还是回来。还有人每次冥想后睡着都会做梦,梦中的他依然焦虑。这其实都是身体本身就储存着焦虑,冥想只是帮助你进入安静舒服、活在当下的状态,至于你要处理的情绪问题,还需要用各种各样的练习去处理。
最后,卢熠翎表示,不同的人,适用于不同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是谁触碰了你的情绪按钮》一书中所提到的方法论,尝试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调整情绪方法,会发现你逐渐可以游刃有余地成为自己的主人。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