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乔治白董事长池也:“智能制造”颠覆服装行业未来工厂大势已成

乔治白董事长池也:“智能制造”颠覆服装行业未来工厂大势已成
2022年12月14日 15:36

  导读: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了顶层规划和路线图。其中,“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 2025”的重点发展目标,对实现该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智能制造”颠覆传统

  一直以来,服装产业普遍存在着消费需求变化快、经营成本高、生产管理效率亟待提升以及从业人员断层等挑战。而服装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也直接导致了生产效率低、智能化进程缓慢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在国家“智能制造”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众多有实力的服装厂商开始将智能制造设备“搬”进工厂,而其中的佼佼者乔治白服饰更以“工业4.0”为目标,揭开了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序幕。

  “乔治白在2008年开始布局行业数据调研与积累,在2012年就建成基于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的UPC个性定制系统,为现在的智能制造升级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参考”乔治白董事长池也回忆说。

  以科技颠覆传统,一人一版定制模式的成型,让服装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商业本质。而其中不仅是单量单裁,整套销售服务体系、生产体系的调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引进自动化装备,实质上是整个商业模式、生产模式的底层逻辑改造,结合不同行业与穿着场景数据、国人区域性体型数据模型、个体差异化诉求数据等综合性的数据分析,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协同,实现软性制造+个性定制的完美融合,从而满足客户快速、高效、个性化的需求。”乔治白董事长池也简单的一句概况,透露出其对智能制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作为国内第一批将“智能制造”运用在服装定制上的服装企业,乔治白抢抓数字化、智能化与制造业不断融合的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打造了智能工厂,逐渐发展成服装智能制造领域新标杆。

  目前,在乔治白新一代领袖池也的主张和带领下,智能制造的信息化已经可以贯穿定制的前、中、后不同阶段,包括智能订单、智能裁剪、智能流转、智能分拣、智能仓储物流等,乔治白的智能工厂打通了智能定制的全流程。

  除了覆盖全面外,智能工厂还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结果。以智能裁剪和智能吊挂系统举例,智能裁剪可以有效确保面料的裁片精确度,裁剪效率较传统裁剪提升百分之二十以上;而智能吊挂系统则以效率优先的标准来判定并分配产品站位,实现生产线的可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使操作人员手持率减少百分之九十,较传统生产模式效率提高近百分之三十五。

  借助于强大的智能制造建设和厂区优化,乔治白还于2021年12月获得了国家工信部颁发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定的“浙江省智能工厂”两项荣誉。

  “智能工厂”成未来趋势

  事实上,乔治白并不是服装行业中的个例,服装行业也并非制造行业中的个例,制造行业的诸多企业都即将走上“智能制造”的道路,换言之,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追根溯源,一方面,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迅速攀升、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等因素,迫使制造企业从低成本竞争策略转向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物联网、协作机器人、增材制造、预测性维护、机器视觉等新兴技术迅速兴起,为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因此,各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启了智能工厂建设的征程,“智能工厂”成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在近日举行的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通过《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研究报告——智能工厂》预测了我国未来在“智能工厂”建设上的五大趋势:一是“数据驱动”,数据成为智能应用关键使能;二是“虚实融合”,在数字空间中超越实际生产;三是“柔性敏捷”,柔性化制造将成为主导模式;四是“全局协同”,单点优化迈向全局协同变革;五是“绿色安全”,资源效率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智能制造的关键是‘物质=信息’,随着云计算、物联网、AI、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成熟,相信一定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极致的体验。”乔治白董事长池也认真地表达对行业未来的思考。

  未来,制造业的大中小企业会逐渐向这样的智慧工厂靠拢,乔治白等率先走上数智化道路的企业也会不断优化自身,推动制造业完成转型升级。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