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心内科专家叶益聪 浅谈心血管疾病

心内科专家叶益聪 浅谈心血管疾病
2022年12月27日 11:20

  (文/杨丽)叶益聪是国内知名的青年心内科专家,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2021年获得Hybrid CTO带教术者认证,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委员、欧洲心血管介入协会会员、欧洲心脏学会心血管药物治疗工作组会员等工作,目前在全国心血管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从事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和心血管科学研究。

  叶益聪教授2022年受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委派,支援分中心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建设工作,期间担任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心血管介入量增长超过80%,并开展大量复杂冠心病介入手术,完成了3项海南省冠心病介入的第一例:首例慢性闭塞病变的前向夹层再进入术(ADR),首例冠状动脉准分子激光消融术,首例冠状动脉内冲击波碎石术,成功搭建了海南省复杂和精准冠脉病变介入平台,培养并带领当地心内科医生开展各种高危复杂冠脉手术。叶益聪教授还致力于手术器械的改良,研发了“一种U型止血阀”、“一种桡动脉光学相干成像体外检测装置”、“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病变专用指引导管”等一系列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实用专利,提高手术效率。他专长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对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断和处理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近日,本刊记者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叶益聪教授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问题做了分享。

  记者:很多人认为心血管疾病一般是老年人才有,真的是这样吗?

  叶益聪: 以前确实是以老年人居多,但现在不少三四十岁左右的中青年人都患上了这种疾病,所以“老年人才会得心血管病”这种观念应该改一改了。总体来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高,但现在年轻人心血管发病率比以前上升了许多,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

  记者: 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叶益聪: 常见的导致心血管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不健康、缺乏身体锻炼、吸烟和酗酒等。绝大多数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是由危险因素引发,而这些危险因素多数都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实验证明,通过戒烟、合理的膳食、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以及停止酗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除了不良生活习惯之外,还有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通过预防或相应的控制,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记者: 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难点在哪里?迫切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叶益聪: 重点难点还是在于预防,其实将预防工作真正做到人民群众中去,是不容易的。首先,科普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广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手段,需要像你们这样做大众科普读物、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宣传;其次,在社区医院开展预防工作,将是今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因为社区医院是最接近广大人民群众,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个关卡。此外,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宣教,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这种多数是针对一些已经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二级预防。我相信通过这样多渠道、多层面的预防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记者: 关于合理的膳食,您可以再详细和我们说说吗?

  叶益聪: 中国美食色香味俱全,但多数饮食口味偏重,油盐消费量远高于推荐量。国外也存在一样的问题,西方国家针对这个问题,开发了多种健康膳食方案,包括美国的DASH和欧洲的地中海膳食等,虽然这些饮食已经证实了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但西方的饮食习惯和我们还是有较大的区别,难以直接套用。我想作为中国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善自己的膳食,首先是烹饪方式的调整:少用油炸、爆炒等方式,多用蒸煮等方式,少用调料,尤其是食盐、食糖、酱油等。其次是食材的选择:少吃精制碳水(米饭面食),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含钾丰富的食物,增加蛋白质,如奶制品,肉类,豆类的摄入。最后是进食习惯的改变:每次进食尽量不要吃得太饱,7-8分饱即可,也就是不饿就行。

  记者: 您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心血管专家,请问您有哪些人生心得和职业经验同我们的年轻心血管临床工作者分享?

  叶益聪: 医学是一门需要传承的学科,作为年轻医生,不仅要吸取前辈们的经验,同时也应该发扬前辈们的优良品质。同时医学也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作为年轻的临床工作者,不能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更偏重于实践方面的培训,可以让技能有较大幅度提高。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突破地理上的一些限制,通过线上视频等手段,和全国甚至国外的专家学者交流学术及手术操作方面的心得,让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们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习,而实现自我提升。

  最后,叶教授表示,医生不仅要能治病,还要承担传播健康生活理念的责任。叶益聪教授不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做出了贡献,还努力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广泛传播,惠及更多百姓。这种倾心奉献,让刻板的医学有了更多人性的温度,也让医患之间有了更多动人的光影。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疾病心血管手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