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智观宝安|唐杰:新宝安 新征程

智观宝安|唐杰:新宝安 新征程
2022年12月29日 15:22

  作者:唐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

  时光荏苒,宝安建区三十周年。三十岁的宝安,崛起于伶仃洋畔,英姿勃发,神采四溢,俯大江而望远,满目风光。居湾区之中,承湾区之势,助湾区腾飞,新宝安笑对新征程。

△宝安中心区全景。童艳龙 摄△宝安中心区全景。童艳龙 摄

  新宝安的新区位。宝安承载着深圳的历史文化血脉,是十兄弟之长。宝安从中心走向边缘,又从边缘走向中心。宝安是“薄宦游海乡,雅闻归靖蚝”的沙井蚝的故乡。1978年11月18日,国内首家“三来一补”企业——上屋电业(深圳)有限公司落户宝安石岩的上屋村,蚝田荔枝林代之以成村连片的加工工厂,开启了宝安经济的高速增长。1993年宝安撤县设区,当年GDP占全市比重14.8%,2012年上升为27.6%。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对外贸易均大幅增长。乡村城市化的野蛮生长也在所难免,过度的数量型增长一度使宝安具有很显的郊区边缘特征。十多年前,宝安开始奋力提升在深圳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层级定位,而后是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营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联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携手前海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新中心,大大提升了宝安在大湾区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级和地位。

  新宝安的新赛道。规划是生产力,抓规划就是抓机遇。2005年《2030深圳城市发展策略》确立“南北贯通、西联东拓、中心强化、两翼伸展”,宝安抓住了深圳西部中心的定位。向海建城是宝安雄起于湾区的规划基础。仅十余年,一座崭新的滨海新城拔地而起,形成了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是宝安向中心城区转型的标志,也成为宝安产业升级的基础。规划是生产力,抓规划就是抓升级。宝安匠心独具规划的CBD+TBD,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神来之笔。沿着西乡河,由桃花源科技创新园,经铁仔山超导体材料基地,到河流入海口处,蜿延而下形成宝安科技研发服务区。推而广之,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专业园+创新集聚区+国家高新区的全链条创新载体体系。全区5亿元产出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达到68%。高水平研发机构集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及转让、产品检验检测、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业竞相落户。超前规划新一代的“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助力宝安建设世界级数字技术研发应用中心。加入“大前海”,宝安实现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经济全面带动产业升级的策略,创造了以高端服务业快速增长拉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转型宝贵经验。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现代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64.3%。腾讯、顺丰、物美等龙头企业加快宝安产业布局,深圳农商行总部回归宝安,会展经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临空经济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5%,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超过5%。

△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桃花源科技创新园。

  新宝安的新动能与新优势。2006年宝安区率先腾笼换鸟,而今汇聚成高端创新雄雄焰火。宝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7000家,连续6年居全国区县第一,国高企业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8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6倍、大湾区的15倍。专利授权数总量连续排名全市前列。昔日,从一片破旧的工业厂房蝶变出F518创意园,创新创意作品、发明专利和软件着作权、国际国内设计大奖纷至沓来,成为宝安改造建设高端产业集聚载体的榜样。最终汇聚而成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高端创新的浪潮。宝安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与新优势突出表现为,宝安1200多家国家、省与市三级专精特新企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比重约四分之一,带起了3400家多中小创新企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由市场终端向上游产业链升级的逆向创新的新路,走出了高端创新制造的点状聚集到扩散引领升级的新路,走出了依托深圳核心产业链节点创新制造向大湾区穿透式扩散,依靠供应链扩大制造规模的新路,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创新转型的好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总结。

△F518创意园△F518创意园

  宝安区委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宝安经济仍处爬坡过坎的转型升级过程,与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宝安是人口与辖区面积的第一大区,人均GDP与地均GDP还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创新发展的空间差异仍然较大。展望未来,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是严峻挑战,更是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征程上,宝安人民会画出更加精美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

  审读:喻方华 田君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唐杰深圳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