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还呗:经历了疫情以后 要学会理性消费

还呗:经历了疫情以后 要学会理性消费
2023年02月24日 11:26

  从迪士尼女明星“玲娜贝尔”、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到现在的顶流“可达鸭”,近日这只呆萌的鸭子凭借其独特的形象及可塑性极强的摆手舞蹈动作迅速出圈,引发消费者追捧,一时间“一鸭难求”。这一个个IP玩偶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从出圈到疯抢,再到天价,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最近一段时间拿起手机,收到的是促销短信,打开电脑,弹出的是特价信息,接到电话,不是商家就是快递。回想刚过完的春节,你参与了购物节的促销吗?在节日中买了什么呢?会疯狂囤货吗?三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或许都不尽相同。作为数字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还呗围绕“向上”健康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观,倡导大家不论你是已经迈入职场的商务人士或是仍在读书阶段的学生,不论你打算在上半年即将到来的“618”年中大促这个节日中买些什么,都要时刻告诉自己消费要理性,切勿冲动消费。

  避免消费主义陷阱 切勿沉迷消费欲望

  其实随着消费升级,年轻人的钱包有些不堪重负。再加上疫情这只“黑天鹅”,经济和就业形势发生改变,理性消费变得很关键。

  其实,这一代人和上一辈人的消费方式存在很大区别。过去生活不好,物资匮乏,所以就需要精打细算去满足生活基本需要,所以提倡节约成为了消费习惯。而现代人则不尽相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各类消费资讯的“轰炸下”,年轻人逐步开启了“不存钱,要消费”的模式,总之就是买买买,好像不买就错过了一个亿,即便自己其实根本并不需要,这其实就是消费主义的陷阱。

  消费主义本身是指一种消费思维,当我们面对一件定价100元的T-shirt,大部分觉得定价合理所以就直接拿下,但当它价值500元时,有些人会觉得不需要买这么贵的,衣服能穿就好,而有些人则会因为自己很喜欢,且也能负担得起所以依然购买。 所以不同的人会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没有好坏之分,只看个人选择。

  而我们真正应该提防的是消费主义陷阱! 所谓消费主义陷阱就是商家通过设置各种陷阱让你消费,以“优惠,打折,满减”这些极具吸引力的词汇为你创造出很多根本就不需要的消费需求,让你理性的思考变得不可控。

  那为了让你消费,会设置什么样的消费陷阱呢? 还呗总结了一些情况。

  1、满减诱惑

  本来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去购物,结果在选购商品时,为了参加“满减”、为了“第二件半价”、为了“满xx元包邮”等字眼,而给自己的购物车不断增重。消费金额也随之不断上涨。

  2、盲目崇拜

  很多人的冲动消费不过是随大流的结果,没有真正想清楚是否需要就人云亦云。在社会心理学上,这种做法的动因叫做寻求社会认同。别人都选择了“最受欢迎”,我如果不选,我是不是智商不在线?这就好比《皇帝的新装》,你愿意做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孩,还是附和众人的大臣。

  3、饥饿营销

  “1号链接,还有最后20单!15单!10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主播一定要声嘶力竭地倒数,仅仅是为了增加直播间里紧张的气氛吗?非也!商品的稀缺像是注意力黑洞,一下子就把人们吸引过去,屡试不爽。总之,稀缺性不仅放大了商品的价值,还重塑了人们的需求。

  好借好还呗 理性消费取舍有道

  据之前相关机构发布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在全国1.75亿“90后”中86.6%的人接触过信贷产品,60%以上将消费贷用于提高生活品质和休闲,主要涉及懒人经济、宠物经济、养生热潮、颜值经济和娱乐产业等方面。真可谓用“负一代”的钱包,过上了“富二代”的生活。

  过度消费,从思想根源上属于价值观走偏。“新消费主义”支配“剁手族”,只管买买买,物也美,价也廉,但就是用不着。不知不觉中,买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一种满足感。“买买买”可能会为我们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在这之后,你可能会因超负荷的消费而压力倍增、可能会因“提前消费”而令自己未来一周甚至一个月的生活水平大打折扣。

  在此,还呗想提醒广大消费者,尽量避免冲动消费,理性消费才有可持续性。不是不买,而是不乱买,不瞎买,将消费从“剁手”转变为清醒式下单,让理性消费真正归位。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注意开源节流、量入为出,不随意透支个人信用和消费潜力,合理使用小额信贷和信用卡等服务,树立积极向上的消费观。从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把消费信贷用于非消费领域,认准金融服务的“正规军”。

  为了让大家树立起理想消费的观念,还呗也做出了温馨小提示,在购物前,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一、上次买的同类型产品用完了吗?二、想要买的是必需品吗?三、买了之后自己会后悔吗?四、囤下来的货能在保质期内用完吗?五、是因为有需要而买,还是为了消费而去消费?六、不买可以吗?......

  保持“理性消费”,拒绝“冲动消费”,你能做到吗?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