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天到。吃过《狂飙》的鱼,看过《典籍》中的陆羽落泪,感念一生与茶的际遇,我们再续一杯春天的茶。
有人说,春茶始,万物生。这是万象更新的四季开篇;
有人说,春茶是喝下去的第一口鲜爽,将自然装入杯中,饮一口,身心如同春日一般复苏;
有人说,春茶是国人固有的仪式,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的你我,用一杯春茶看见“春寒”中的生机。
顺着春茶往回溯源,在很久之前就有了关于它的故事,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第一首被称为“千古茶诗”的《七碗茶诗》,还有众人周知的一代茶仙苏轼。
当你饮下春茶的一瞬,饮下的便是流转千古的历史和文化。
陆羽定时节,采茶宜春日
茶向来以春为贵。“明前茶”是懂得品茗之人向来的珍爱,大多作物讲究春生夏长秋收,而为什么偏就茶,春收为最佳?
在“茶圣”陆羽之前,单讲茶,都不在民众喜爱的饮品之列。因为那时,太多法子,太多佐料,饮茶不讲究,更不用谈春收或是秋收。而陆羽在《茶经》写到“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把采茶的时间完全限定在了春季。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巴蜀之地,向来产更好、更早的茶,每个爱春茶的人都深有体会。而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出产绿茶的核心地带之一。峨眉山的春茶,为何会得“异于天下”的美名?
春茶之美,美在仙山灵草。明前的峨眉,海报600米-1500米的高山、那里的泉水、那里的云雾,孕育了像竹叶青这样更早、更鲜的春茶。
春茶之美,美在灵芽秀叶。初春的雨露挂在茶芽之上,显得格外娇嫩,营养积累也最为丰富。
春茶之美,美在“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又如晴天爽朗”。就如《茶经》所言,品春茶,亦是品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清雅斐然,饮下的不是茶,而是大好春光。
卢仝七碗茶,春茶味最佳
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春茶。春茶饮的不仅是纯粹、自然的风味,还是人间风雅。
如果是陆羽定下了茶界的秩序与规则,那么卢仝的《七碗茶诗》将对于春茶的高要求演绎到了极致。读完一首《七碗茶诗》,你就明白,做到高品质的春茶,没有那么简单。
茶是所有爱茶之人的期待。春天是万物萌生的季节,上好的春茶则讲究在其能量最饱满的时刻相遇。
“先春抽出黄金芽””至精至好且不奢”,竹叶青将千古茶诗中的记载变为了可观的现实,创立并坚守着三大标准”高山、明前、茶芽“,不早不晚,只在清明前采摘鳞片舒展后的饱满“黄金”芽;1克论道级的竹叶青,要从1000颗茶芽中精选而出,可谓千里挑一。
茶是对四季记忆的收藏。”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上好的春茶,自然有春天的记忆。
竹叶青首创的五重锁鲜科技,恰如其分地锁住春之鲜爽,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感受到春天的味道,给人贴近自然的鲜爽。
饮竹叶青,“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春茶所带来的通透与妙处,全在之中。
《卢仝烹茶图》局部 元|钱选
苏轼淡浮沉,春茶总相伴
自古以来,品春茶就是名人墨客们的最爱,借此陶冶情操,甚至可以感悟生活之道,从中获得人生哲理。
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本事,能在茶中,找到自己舒服的日子。
喝茶,看似简单,一动一静中却饱含深意。拿起、然后放下,顷刻间仿佛让人读懂了什么:
人生,看起来纷繁复杂,有些人有些事郁结着久久不散,看淡一些,看轻一些,就会不同。
世事其实和喝茶没有两样,不过拿起和放下。
一代茶仙苏轼,天才如他,受天子青睐,本该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党争被贬惠州,又因奸相章惇被贬到几千公里外的海南。
大起大落间,他发出过“身如不系之舟”的感慨,最终笑看人生,把得意与失意融入在一杯茶里。”且将新火试新茶“,是思念故乡的惆怅,可春茶来了,便是”春未老“的慰藉;是看遍最好的风景,也到过最低谷,品一杯茶,发出一声“人间有味是清欢”的通透豁达。
沉时,在冷雨中看见暖阳,也在冷峻的人生里,静待命运的暖意;浮时,正视自身处境,保持头脑积极。正如一杯早春的竹叶青,根根直立,上下沉浮的茶芽,驱散严寒的力量,就在这嫩绿中。春天蕴含的能量,足以撑着我们不断向上。
春天已至,万物生发,偶尔寒流逆袭,也挡不住生机的迸发。
生活纵有风雨,也要过得活色生香。
春茶,是口中滋味,也是春之召唤。重视礼仪的中国人,亦喜欢把最好的春茶分享。一杯竹叶青,如今礼赠60国贵宾,更是为世界同享。
愿我们一同心怀生机,步履轻快地走进春天。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