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石景山区:“一对一”桶站管家式服务 让分类意识入民心

石景山区:“一对一”桶站管家式服务 让分类意识入民心
2023年06月08日 10:14

  垃圾分类,对个人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城市而言,实际上是一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考”。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石景山区城市管理委联合各街道立足桶前值守,以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为目标,充分发挥桶前值守人员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走在前、重实践、尽职责,以“一对一”的桶站管家服务,带动全区居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一对一”的桶站管理服务,通过发挥基层志愿者服务作用,通过桶前值守、指导让居民投放更精准。走进石景山区各个街道内的社区,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个垃圾桶站前都有一名身着绿马甲的桶站管家,由社区专人统计、针对不同时间段分组,安排桶前值守,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通过“一对一”的服务引导居民逐步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推动形成居民个人行动自觉养成。

  坚持“桶站”作为垃圾分类源头的主战场,尽心尽力做好政策知识宣传。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点对点”的现场培训,针对垃圾分类基础知识薄弱群体细致耐心的讲好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以少批评、多鼓励的方式,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储备。而对垃圾分类精英群体,通过日常交流,补齐弱项,强化个人主体责任,要求时刻紧绷思想之弦,以补短板、常点赞的方式,将垃圾分类切实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同时鼓励其引领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完善机制,注重效率,全面提升桶站值守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值守人员桶站值守微信群,督促值守人员采取上传位置截屏、值守工作照等形式进行微信打卡,方便监督检查。街道还为志愿者们配备了垃圾分类宣传资料、绿马甲、分拣夹等物资器材,要求每名志愿者负责1组桶站值守,每人值守时间不少于2小时,值守时应全时在位,并在交接时完成登记。值守期间,同时要求桶站管理人员随时清扫桶边残余垃圾,捡拾烟头、清理碎屑,他们化身桶站的“专属美容师”尽职尽责将垃圾分类驿站打理的井井有条。

  社区居民赵阿姨表示,“我年纪大了,什么厨余、其他垃圾经常分不清。不过,自从有了咱们桶站管理人员“一对一”的引导,从错三四个,到现在我样样都能分对了!一遍不行,他们就天天给我讲,直到我全都分得清,真是感谢他们的耐心讲解。我也会从自身做起,当好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目前,石景山区桶前值守工作已在各街道社区有条不紊的持续开展中,值守的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和细心检查得到了许多居民的点赞,同时各街道社区也在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出了符合各自社区自身特点的典型经验做法,通过全方位宣传引导,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营造出了人人参与、自觉分类的良好氛围。

  (来源:看头条网)

责任编辑:孙青扬

垃圾分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