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指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方面。ESG是衡量企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被广泛认为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ESG信息作为衡量企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被各国政府与金融机构广泛关注,要求企业披露ESG信息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出台相应的政策,促使企业披露ESG相关信息,ESG报告披露逐渐由自愿走向了强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际化水平推进,我国也开始关注ESG理念发展,并积极推动相关企业ESG实践。一方面我国企业广泛采纳现有的国际ESG信息标准进行相关披露;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与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企业披露ESG信息。自2006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表现逐年提升;据方维致远ESG与绿色金融事业部统计: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发布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企业超1700家。
生物医药行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且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政府引导与金融投资的力度也越来越大。随着202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要求上市公司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沟通内容中增加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生物医药行业多家企业也在积极践行政策指引,披露ESG信息。
第一部分:披露现状分析
● 地域分析根据方维致远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相关上市公司(A股市场)有470余家,积极披露ESG相关报告的有147家。其地域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中广东省有42家生物医药企业披露ESG相关报告,披露数量遥遥领先。其余披露情况较好的有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与安徽省的上市公司。其余各省市内生物医药行业的上市企业披露ESG相关报告数量较少。形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是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地域分布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政策原因及各地区ESG理念接受程度等。
从总体生物医药企业的地域分布上来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江苏、安徽、北京、山东等地。其中广东地区与上海地区的上市生物医药企业均在40家以上,江苏与北京上市生物医药企业也都有20家左右,而其他地域的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相对来说则数量较少。
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政策因素则是导致生物医药行业上市企业地域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特性决定了其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生物医药行业必须以创新为基石才能持续发展壮大,而医药创新的成本投入巨大,只有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才能满足其研发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起步较晚,随着政策的不断施行才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形成如今的行业规模,而我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政策由于历史与资源等因素,更多的偏向于广东上海等地,资源的倾斜与政策的扶持促使这些地区的生物医药行业迅猛发展,优质的企业不断涌现,上市企业也就越来越多,而其他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生物医药行业始终不温不火,也就形成了如今的生物医药行业分布格局。
各地区对于ESG理念的贯彻也影响着企业对于相关报告的发布。ESG理念先由国际流行再进入中国,近几年来才逐渐被政府部门与投资机构所关注,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等与国际交流频繁的地域首先受到ESG理念的冲击,其对于ESG的研究与贯彻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加深入。而ESG报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对于发布相关报告更加积极,企业对于其作用与意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披露数量及质量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 交易所分析
根据方维致远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医药企业有216家,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企业为85家。其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有52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有2家,31家企业披露了《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占比为35.2%。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医药企业有255家,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企业为63家。其中43家披露了其《社会责任报告》,4家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的有16家,占比为24.7%。上交所与深交所ESG相关报告披露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上交所上市医药企业少于深交所,然而无论是《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数量还是《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的披露数量均高于深交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两个交易所的板块分布及上交所与深交所的监管政策差异等。
从上交所与深交所的板块分布来看,上交所的股票上市板块为主板与科创版,深交所的股票上市板块由主板、创业板与中小板组成。而生物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虽然看似在两个交易所数量差距不大,然而在各大股票板块的数量上不尽相同,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有113家,科创版上市的有103家;而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有39家,中小板上市的有81家,创业板上市的有135家。而在披露的147家企业中,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有55家,科创板上市的有30家;深交所主板的上市有12家,中小板上市的有18家,创业板上市的有32家。上交所主板上市医药企业达到50%披露率,即使科创板块也将近30%;而深交所主板上市披露率仅30.7%,而中小板与创业板的披露率分别只有22.2%与23%。从市值与规模上来说,深交所与上交所的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还是有一定差距,ESG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也会有相应的影响。
● 报告类型分析
根据方维致远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披露ESG相关报告的147家上市公司中,有95家企业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6家企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46家企业披露了《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明确披露《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的企业约为31%,而《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有64%,就目前的数据而言,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依旧以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为主。 然而结合往年的数据不难看出,披露《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的企业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监管要求的不断严格及投资机构对于ESG的关注与负责任投资理念的不断深入普及。
就监管要求而言,近年来,随着政府对ESG的重视不断提高及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无论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在监管层面都在逐渐推进关于ESG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例如2021年12月24日发布的《公司法》(修订草案)与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都在明确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要披露企业的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信息,以满足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期待。
而生物医药行业作为我国新兴的高新技术领域,加之兼具科技、制造和消费多行业属性,必然受到政府密切监管,促使生物医药行业开展ESG合规管理与信息披露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药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生物医药行业内部也在相关协会组织的带领下开展ESG体系建设与披露标准,加快生物医药行业与ESG理念的融合。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ESG投资已成为国际投资市场主流策略之一。截至2023年7月,全球范围内已有5378家机构或组织签署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其中包含728家资产持有或管理的机构,主动参与到ESG投资市场中(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负责任投资组织官网)。目前,中国市场上发行和运作了许多ESG公募基金产品,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00亿元(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投资人将企业的ESG作为对企业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而生物医药行业始终是基金重仓的行业,数年来平均重仓比例13.67%(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无论是从整体ESG投资发展还是行业资金流动,无疑都表明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ESG绩效表现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披露ESG信息将逐渐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主流趋势。
● 温室气体排放量与营业收入比分析
生物医药行业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药物的创新、生产、运输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制药企业的碳排量也影响气候变化。有研究表明,全球医疗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24亿吨,占全球总碳排放的4.4%;药企的全球总排放量约为5.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汽车行业同年产生的4.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数据来源于Health Care Without Harm报告),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碳排放与对气候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了。
根据方维致远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46家披露《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的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完整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与营业收入的企业仅有14家。我们整理了这些企业的数据并且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与收入比来判断考虑规模效应下生物医药行业收入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与营业收入比就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企业营业收入的比值。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范围一:企业的直接碳排放,即自有或是受控范围的碳排放;范围二:间接碳排放,主要指企业购买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比如电力、蒸汽、加热和冷却操作等;范围三:包含了范围2之外的其他间接碳排放,主要有15种,即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
温室气体与营业收入比表示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每亿元营业收入所排放的CO2数量,该数据可以直观的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气候的影响程度,通过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可以判断企业可持续性的大小及其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在上述的企业中,碳排放强度在100tCO2/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约占28.6%;而处于1000tCO2/亿元的企业有5家,约占35.8%,两者数量有着差距。当然,碳排放与营业收入比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判断该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及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对于生物医药行业而言,不同的企业侧重不同的领域,而不停的药物往往碳排放有着巨大的差距。该比值的判断准确度往往会受到企业类型、生产方式、生产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该比值还是能够准确的判断企业的可持续水平优劣。
第二部分:总结与展望
就目前收集的数据看,生物医药行业的ESG披露水平虽然领先与其他行业,然而对于其行业本身而言,不足三分之一的企业披露自身ESG信息,并不能满足生物医药行业未来ESG发展的需要。而且不可否认的是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对于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为未来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对于环境的影响,贯彻ESG理念,践行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根据往年数据的对比来看,2022年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及行业自身的规范,生物医药行业的ESG理念实践将更加深入落实,在ESG信息披露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带动生物医药行业的低碳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国家实现双碳战略。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