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导语:2023年11月21日《景区大讲堂》53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副会长全小国给大家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的分享。
以下是演讲部分内容整理: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共同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理论与实践》。以下分四个专题跟大家进行分享:
- 一、非遗保护理论概说
- 二、非遗旅游政策解说
- 三、非遗旅游案例分析
- 四、非遗旅游策略路径
一、非遗保护理论概说
(一)非遗的概念
首先,我们看非遗的概念,非遗概念产生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只有几十年,但是非遗的存续跟人类历史是相始终的。
- 1950年,日本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中,率先启用“无形文化财”一词,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保护非遗的先河。
-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非物质遗产处(Section for the Non- Physical Heritage)。
-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二届会议上通过,2006年4月20日正式生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分类(10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当然在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以及这些年的非遗研究、非遗学的研究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也在对非遗概念以及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研究。
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老师对非遗有一个界定,他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仪式、传统节日以及传统农业生产知识类传统文化事项。
他把非遗分成了七大类,七大类是对我国非遗保护中那个十大类的一个重新的优化组合和提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我国保护非遗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都有哪些呢?
首先,我国有43个项目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这个数量在世界上是第一位的。
第二,我国已经形成了四级名录体系,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第三,国家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有1,557项。
截至2022年11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3057人,
今年,我们国家进行新一轮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这个工作已经结束,还没有公布新的名单。
(三)非遗保障体系
在保护非遗过程中,我们国家也形成很好的保障体系,我把它做了一个简要的归纳,提出了这四个方面:
一是管理层面,文化和旅游部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各个地方又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包括在县级单位文化馆里面有非遗保护的相关人员和机构。保护和研究层面,设置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个地方也相应的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二是制度出台层面,我们形成了政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非遗保护专家咨询制度。
三是资金投入层面,我国从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开展非遗保护的实践。
四是政策保障层面,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补助,从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两万元。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税收政策。
(四)我国非遗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 2005年,我国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2011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2012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
- 2017年,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意见。
- 2021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我们看,从2005年的文件到2021年的文件,它其实是一个持续,同时也是一个跨越。在新时代下,非遗保护工作要有新的做法、新的举措,从而促进非遗保护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又出台了《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这个通知跟我们旅游界的关系非常之大。
二、非遗旅游的政策解读
我曾经在一篇研究非遗旅游的论文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做了一个简要的界定:就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元素的旅游,我把它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虽然这个概念比较简单,但是它的涵盖性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近年来,依托43个世界级和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数量众多的省市县级非遗项目,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将非遗旅游开发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2021年12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2021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制定出台《关于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通知(暂定名)》,指导各地以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适合发展旅游的非遗项目推荐目录、非遗特色景区建设等为抓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 2022年4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文旅融合赋能是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之一。
具体来看,《意见》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创意设计、演出、节庆会展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实施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计划行动,设计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性和互动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
2023年0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发布,提出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等8项重点任务。
那我们再看《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政策里面是怎么表述的。它提到四个方面的融合:
- 一是空间融合,就是要挖掘各类旅游休闲空间的非遗资源;
- 二是功能融合,要发挥非遗的独特吸引力;
- 三是产品融合,要打造非遗主题旅游产品体系;
- 四是市场的融合,要拓宽非遗消费旅游化场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在文件里面还有一个提法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之所以提系统性保护,这跟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总体战略是相关的。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以系统理念与系统方法来作为非遗保护实践的重要利器。这是我们在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的一个新做法,也是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个新台阶。
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在今年的一篇论文里面进行了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就是非遗的系统性保护究竟是什么?怎么办?
我们从理论角度来看,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提出了广义系统论,后来有两位学者把钱学森的理论进行一个提炼和优化,形成了一本书,就是《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这本书把钱学森的广义系统论进行了很全面的阐释,提出了系统的主要特征。我们认为非遗应该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稳定性这些特征。在这样的一些特性之下,我们去关注非遗的保护工作就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
我对它进行一个简要的解读:从总体要求上来看,首先第一句话就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这个融合过程中要做什么呢?
就是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三个方面,前面两个是并列的关系,后面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实现了前面两个方面,最终我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能实现。
具体来讲,就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尊重非遗的形式和内涵,保护非遗的传承环境和空间,保障传承群体的合法权益等等。
那么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我们要怎么去做呢?就是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两句话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最终我们要实现什么呢?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最终要实现弘扬非遗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的目标。
所以我把这个文件里的八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提炼,称之为非遗旅游之天龙八部:
它涉及的群体是非常之广泛的,它包括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包括旅游行业的各类从业者,也包括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也就是说非遗领域的相关人员,还有当地的村民。
(一)加强项目梳理
当地的非遗究竟有哪些?哪些非遗是适合跟哪些类别的旅游项目、旅游活动融合在一块,实现1+1大于2,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的工作,也就说要摸清家底,要建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推荐目录。这是未来各地需要做的第一步的一个基础的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何以赋能旅游,首先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它是人类从古至今,代代相传到现在,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的一些文化资源,所以它才叫遗产,所以它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需要进行转化,从文化价值转化为旅游价值,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它的经济效益。
非遗的价值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 一是历史价值;
- 二是艺术价值;
- 三是科学价值;
- 四是社会价值;
- 五是基因价值。
在我们旅游行业的旅游产品开发,包括旅游规划过程中,怎么去把它的价值利用起来,这是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突出门类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不同门类,要找准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联结点。
- 深入挖掘民间文学的价值和精神内涵,讲好当地传说故事,让游客了解地方历史文化。
- 鼓励面向游客开展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 积极开发传统工艺产品,丰富旅游商品内涵。
- 将传统体育、游艺纳入旅游体验。
- 依托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康养旅游。
- 挖掘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内涵,让游客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体会中国人顺应时节、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理念和独特智慧。
- 发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参与性强的特点,让游客感受当地民风民俗,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
传统工艺振兴模式
我在之前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把传统工艺振兴模式进行了一个提炼和梳理,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
传统工艺要进行旅游开发有两种方式:一是商业化经营;二是产业化开发。
传统工艺产品可以进行商业化经营,文创产品可以进行产业化开发,都是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关的主体利用各种策略使它的实用价值向商业价值进行转变,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最后投向市场形成消费。
我们重点来看看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农业生产知识类遗产如何去赋能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跟非遗是密切相关的。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认定了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规划工作,而且已经有好些项目由我主持申报,已经申报成功。
目前全国总共有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有22个项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23年11月)
农业文化遗产跟非遗的耦合关系
农业文化遗产跟非遗关系非常密切,刚才也讲到,比如说东乌珠穆沁旗游牧生产系统。
在东乌珠穆沁旗游牧生产系统这项农业文化遗产中,就有各级非遗项目50余个(合并不同级别非遗项目之间的重叠交叉部分之后)。这些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节日和传统仪式等类型。在对照这些非遗项目中,我们会发现:
没有勒勒车制作技艺、马鞍具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当地牧民的游牧生产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
没有熏皮袍制作技艺、吊面皮袍制作技艺、刺绣、木雕技艺、策格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当地牧民的游牧生活就难以为继;
没有乌珠穆沁长调、蒙古族搏克等文化活动,当地牧民的游牧生活将会单调枯燥;
没有乌珠穆沁婚礼、乌珠穆沁祭火仪式、乌珠穆沁全羊仪式、乌珠穆沁伊茹勒(祝赞词)等文化事象,当地牧民的生活将缺乏仪式感。
如果没有这些非遗项目,农业文化遗产其实就是空的,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它其实是一个互相勾连的关系。
(三)融入旅游空间
那我们再看第三个方面,将非遗有机的融入到不同类别的旅游空间中,使它的文化内涵能够得到最好的利用,最终是要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我相信十四五期间会出台具体的措施或者文件,可能会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
(四)丰富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方面就是要通过跟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等这样一些传统的旅游形态去结合,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形成非遗旅游产品。
让非遗跟各个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的场所融合在一块。我们现在强调全域旅游,不能仅仅说在景区里面有非遗的元素,我们要在整个全域体现非遗元素。比如说一个县、一个市各个跟旅游相关的场所里面都要体现非遗元素,包括旅游民宿、旅游演艺创作,甚至包括旅行社的导游词、宣传册、宣传视频都应该要把非遗的元素融入进去,提升它的文化价值。
(五)设立体验基地
这是未来很可能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十四五期间要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这些体验基地来源于哪里,那就是来源于我们一些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等,包括一些非遗旅游景区。
我们未来在打造过程中,会有一大批非遗旅游景区,所以我们要进行高质量的打造和融合,最后去申报项目。这是一个未来可以去申报的项目,会出具体的政策。
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是从体验经济理论来的,我在曾经的几篇论文里面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体验经济理论提出有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现实体验和审美体验四个体验类别。这四个体验类别我们在旅游的过程中都会涉及,我们在非遗旅游的策划和打造过程中,也要把旅游体验不同的类别去进行细化、提升、提炼和创意策划,这样就能够满足游客更多的旅游体验需求。
(六)保护文化生态
我国评了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12个。
我们去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材料和规划材料就能知道,文化生态保护区里,更多的是以各类当地的非遗项目为核心的保护元素。
我们做了好些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和申报,这里面就是要把当地的非遗项目进行梳理,同时要把它和文化生态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阐释。
如何去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
如何去保护这其中的各类非遗项目?
在文化生态保护区里边如何开展旅游?
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这些非遗项目如何跟旅游去集合,尤其是在全域旅游规划过程中。
全域旅游规划不仅仅是说把这些地方,把这些旅游景区串联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把当地的文化进行一个深度的、内在的一个串联。那最主要的就是当地的非遗项目进行串联,他才能形成一个文化生态,形成一个以文化为基础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文化生态是什么?
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我们总体来讲,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在现实生活中,非遗的文化生态就是一个由无数系统有机组成的巨大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非遗与传承人的关系,也包括非遗与同类非遗的关系、非遗与其它类型非遗的关系、非遗与相关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非遗与其外界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
所以,文化生态保护区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要注意维护文化生态系统间的平衡关系,还要注意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七)培育特色线路
自从文件出台之后,已经有好多地方在做这个工作。比如内蒙古,今年上半年就做了非遗旅游特色线路的一个筛选,推出了一系列非遗旅游线路;山西也推出了十大非遗旅游特色线路。
我们在做非遗特色线路的培育过程中,要集合当地原有的旅游线路,它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去融入非遗。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叠加,形成1+1大于2,就是对原有的旅游线路进行一个优化。要考虑哪些旅游线路在哪些旅游节点上是可以把当地的非遗项目融入进去的,最终它就形成了一个非遗旅游特色线路。
所以我提了一个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的开发路径,就是从主题、区域、项目、内容、产品、营销,到最终实现的是体验。
(八)开展双向培训
双向培训是增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旅游行业相关群体之间相互了解、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非常的重要。
要将旅游相关业务内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培训范围,帮助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了解旅游行业特点、政策法规、运营模式、游客需求等,提高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增进传承人对其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意义的认识。
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旅游行业的培训范围,帮助导游、讲解员、旅游开发者等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知识内涵和保护理念,提高在旅游中合理利用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欣赏、尊重、认同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非遗旅游案例分析
2019年,非遗与旅游融合评选出了十大优秀案例。
非遗跟旅游融合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 一是非遗节事旅游
- 二是非遗进驻景区
- 三是建成遗产+活态遗产
- 四是非遗主题场馆、景区
- 五是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2020年,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评选了20个。
2022年我们又评了一批全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优选项目,有200个项目入选。分成了四个类别:一是非遗旅游景区;二是非遗旅游小镇;三是非遗旅游街区;四是非遗旅游村寨。
非遗旅游展现模式
通过对2020-2022年非遗旅游项目的梳理,非遗旅游的展现模式有以下几种:
我认为这六大类产品也是比较有涵盖性的。未来我们旅游规划行业的同仁们也可以去利用这样的一个产品体系。
案例: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
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是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很大,面积有1万亩,里边的项目非常丰富,包括有草原游牧部落、四合院群落、休闲体验区、国际滑雪场等等。景区有一个板块是伊克汗草原游牧部落,其中的一个项目叫“久醉草原”体验式游牧主题旅游产品,当时设置了一个两天一夜的旅游线路(具体策划过程欢迎观看视频回放)。
案例:伊金霍洛旗+达茂旗的游牧印象
这个项目是一个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把它做了规划和申报,最后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内蒙古游牧印象实业公司与伊金霍洛镇布拉格嘎查围绕当地文化资源,以技能培训、便利化居民消费和互联网经济为重点,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达尔扈特民俗文化体验馆,为文化爱好者、旅游消费者提供全场景、全时空的文化消费体验,着重实现优秀文化资源向优质资产转变。
案例: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牧养系统
四、非遗旅游的策略路径
根据我这些年的从业经历和研究,我提出了几个非遗旅游的策略路径:
(一)以文化创意丰富非遗旅游体验的层次和内涵
我提炼出一个非遗旅游的价值转化机制。我认为从非遗资源到旅游体验:
第一,对非遗资源进行文化提取,获得文化元素。在文化提取时开展搜集、整理、调查、分析等工作,力求还原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保持其文化元素的原真性。
第二,对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表达,获得文化价值。
第三,对文化价值进行设计策划,获得体验键码。非遗旅游产品设计是非遗旅游文化价值显性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新材料应用、新技术应用、主题化、艺术再造等方式完成体验键码的塑造。
第四,对具有体验键码的非遗旅游产品进行消费,形成旅游体验,完成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变现。
基于旅游体验的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我认为非遗旅游产品的开发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创意阶段;第二是生产阶段;第三是流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重点工作去做。
(二)以产业链思维构建非遗旅游体验综合体
每个城市都有城市综合体,我们为什么不去打造一个非遗旅游综合体?尤其是在非遗资源富集的地区,当地的各种文化元素非常丰富、内涵非常全面,我们在旅游景区里可以把它们进行一个综合提炼。
具体的路径方面:
非遗项目层面,要将互为支撑或相关性强的非遗项目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非遗链或非遗丛,为非遗旅游综合体打造提供厚实的文化基础。
体验需求层面,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全面观照旅游者在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等方面的体验需求,在感官、情感和精神三个层次挖掘非遗链或非遗丛中的多元体验价值。
非遗旅游产品层面,则需要综合考虑“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打造旅游要素齐全的非遗旅游产品链,并在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持续丰富旅游业态,构建非遗旅游产品体系。
(三)强化非遗旅游产品开发人员的综合培养
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分为创意、设计和流通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无论是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和联合开发这三种开发模式的哪一种,相关开发人员素质的提升对于产品开发的效果都尤为重要。
在创意阶段,需要在文化创意能力方面加强开发人员的培训,提升从文化资源中提取文化元素并将文化元素转化为体验价值的能力,这一阶段中涉及的人员主要是管理人员、策划师和非遗传承人,主要注重非遗学、民俗学、文化学、民族学、文化产业管理、文艺美学、哲学和创意策划等领域的素质提升。
在设计阶段,需要提升体验价值转化为旅游体验的能力,这一阶段中涉及的人员主要是策划师、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主要注重非遗学、文化产业管理、文艺美学、艺术设计和创意策划等领域的素质提升。
在流通阶段,需要提升市场定位和体验式营销的能力,完成旅游体验的最终实现,这一阶段中涉及的人员主要是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和非遗传承人,主要注重非遗学、文化产业管理、市场营销、创意策划和表演艺术等领域的素质提升。同时,在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意管理层面,主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创意经理人的内容故事力(Story-telling)、科技创新力(Tech-innovation)和策略领导力(Strategy-leadership)等三个核心能力。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
文化尊重原则。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可以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比如具有隐秘性、神圣性的特定习俗,不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非遗旅游的开发和运营中,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民众约定俗成的规矩,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可持续原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非遗资源的利用,不可对遗产的存续力造成威胁,要警惕过度商业化,杜绝对遗产资源的碎片化利用、歪曲性改编,造成遗产内涵的曲解、丢失。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加强非遗的系统性保护。
保障受益原则。要切实保护非遗传承人及相关社区的知识与技能不被盗用,防止因经济利益等原因对非遗传承秩序的人为破坏,保障非遗传承人、技艺持有者、手艺人、表演者及相关社区从旅游开发活动中切实受益。参与各方持续探索合理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跟大家进行更多的碰撞,让非遗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能够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图文版权归演讲者所有,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