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电脑椅后靠会翻?人体工学椅底盘创新,大体重也能随心后仰

电脑椅后靠会翻?人体工学椅底盘创新,大体重也能随心后仰
2024年02月20日 11:4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学坐久了,往后伸个大懒腰,竟然连人带椅倒了?或者只是稍微往前坐一点,结果椅子就前翻了?尴尬不要紧,最怕是伤到自己!

  要知道,人坐着不动那是不可能的。为了保持舒适,人在椅子上每 8-10分钟就会下意识调整一次坐姿势。医学研究也表明,任何长时间保持的静态坐姿都将损害脊椎和骨盆健康,因此最好的坐姿就是不断变化的坐姿。

  然而,在工作或者学中,我们有时无法离开座位活动筋骨,这时靠在椅上舒适地伸个懒腰或放空几分钟,就是快速恢复状态的方法了。如果座椅连简单的保护都给不了,还要它何用?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电脑椅和办公椅的后仰功能常常令人担忧。在“办公椅往后靠”之后,往往是接着“咯吱咯吱响”“回不去了”“固定不了”“靠不动”等让人苦恼的问题,最糟糕的是可能会发生翻倒。而有的椅子为了节省成本减少座椅的材料重量,让椅子失去平衡,稍微往前坐一些就可能导致前翻,对于体型体重大的人而言,找到一把能轻松后仰且无惧失衡的电脑椅十分重要。

  要知道,实现后靠后仰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椅子的底盘技术。底盘设计决定了座椅的平衡。为了解决后仰承重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提供更好的坐感以及满足健康需求,国内专注人体工学椅的企业不断探索,寻求更舒适安全的结构,开始在底盘技术上“死磕”。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是很难遇到一张舒适健康的椅子呢?

  一方面,国内很多企业使用的是国际“公版”底盘,没有自主设计,技术含量低,功能单一,大多只能起到固定和支撑座垫、调节气压棒升降以及调节锁定角度的作用,后仰角度自然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虽然人们日常久坐的时间不断延长,大家也意识到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但真正行动去购买和改变的人和单位依然是少数。

  正如那句话所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改变的人也先享受到起仰丝滑的座椅体验。如今,市场上专注人体工学椅研究的品牌不少,更重要的是,随着设计、材料、生产技术等不断迭代,一些原本性能已经达到“不错”的椅子,又被新一代性能“王者”超越。那么,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人体工学椅现在做到什么程度了呢?

  从底盘技术来说,过去“不错”的椅子,底盘使用扭簧或弹簧材料,后仰时大多给人前轻后重的感受,前段只需轻微用力就能向后,到后段则容易下不去。而后仰到120°以上的深角度后,靠椅子自主回弹很难,起身格外费劲。很多时候需要用户手动锁住角度,以防止被弹起。

  而去年9月问世的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Doro-S300引起了行业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稳坐“后靠很轻松,起身不费力”的宝座,无论是大体重者还是小体重者,都能享受到挑战地心引力的悬停坐感。

  那么,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是如何防止大体重者“后翻”风险的呢?

  首先,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采用的基础材料是航空玻纤弹片,以航天器与直升飞机旋翼同级别材料的应用要求,形成的新一代玻纤弹片基础材料。这种弹片具有弹力行程大、弹力分布均衡、耐用及耐腐蚀等优异特性,可以承载更大体重者,且后仰角度达到近乎平躺的145°,同步实现角度、材料、力学突破。

  此外,根据研究,合理的椅座面倾角可以减少使用者背部和腿部肌肉的拉伸程度,并使座面压力分布更均匀,让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得到更好的支撑。因此,西昊在航空玻纤弹片的基础上,还研创了四杆联动机构,让人在后仰过程中,身体重心跟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座垫、靠背始终贴合人体,起到动态支撑效果,将人体臀部、背部体压合理分布到座椅上,从而进一步实现“后靠很轻松,起身不费力”的悬停坐感,无论是大体重者还是小体重者,都可以无惧后翻或者坐不下的困恼。

  座椅后仰角度的增加往往反映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坐姿舒适性的重要标志。而后仰角度的增加,与底盘材料密切相关。因此,建议体型较大者的用户在选购人体工学椅时,不仅要关注颜值、价格,还要多考虑座椅的底盘设计以及各部件之间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提供优秀的承重力,再做决定。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