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任加峰:行军布阵消病灶 步步为营解腰痛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任加峰:行军布阵消病灶 步步为营解腰痛
2024年02月20日 15:40

  作为“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任加峰坚信“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是中医学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的必经之路,中医想要生生不息不应该离开师带徒。任加峰是这样从恩师黄艺教授手中接过衣钵的,如今也在用同样的方法传承和发扬壮医精髓。

  提起跟师黄艺教授的那八年,任加峰至今记忆犹新。他回忆说,黄艺教授挑选传承人十分严苛,任加峰笑称,没点体力和定力根本顶不下来,而且能够出师的学生,必定有一手过硬的本领,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否则黄艺教授便不会同意弟子给人看病。黄艺教授常常强调,壮医经筋疗法的大旗,开创不易,不可轻传,更不能恣意毁之,这也是其父卫生部首批名老民族医、共和国功勋人物、壮医专家黄敬伟教授在传技时对他的要求。

任加峰恩师黄艺任加峰恩师黄艺

  黄敬伟教授1958年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开始系统的学习中医理论,后在学习和临床中,将以《黄帝内经·经筋篇》为主的中医理论结合壮医经筋医术,形成了“壮医经筋医学”的思想雏形。随后在他数十年的医疗工作和研究中,通过其大量病例搜集、记录、实验、探讨、总结,这一学说逐步完善,并于1985年首次提出了“筋结”病灶致病的医学观点,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得出结论:“筋结”者“邪之聚结”乃是一切筋病根源所在,奠定了流派的理论基础。

黄敬伟教授黄敬伟教授

  1996年,他所创作的医学著作《经筋疗法》出版,书中开创性的提出了“经筋理筋疗法”、“经筋针刺疗法”、“经筋火罐疗法”等特色壮医疗法,自此“壮医经筋疗法”理论体系正式形成。

如今,近三十年过去了,在几代人的传承努力下,壮医经筋疗法得以形成流派并广泛应用。如今,近三十年过去了,在几代人的传承努力下,壮医经筋疗法得以形成流派并广泛应用。

  民间有句俗语:“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据任加峰介绍,经筋疗法的出现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健康理念,其以筋为主调理身体的方式,尤其在骨伤疾病方面优势更为突出。

任加峰讲,现在人们经常久治不愈或者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腰痛,便或多或少与筋紧密相连。任加峰讲,现在人们经常久治不愈或者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腰痛,便或多或少与筋紧密相连。

  任加峰认为,虽然经脉并不能被肉眼所见,但是筋脉能够看到,骨骼外面的肌肉、韧带、肌腱就是经筋体系。经筋就像高速公路的路基,川流不息的车流就是气血,一旦高速公路周围塌方了,把这个高速公路堵塞了,对照人体就是经筋出了问题,那么气血运输也一定会出现问题。这时便需要清淤,高速公路可以用铲车打开,而人体则可以通过壮医经筋疗法“一针一罐一双手”理筋清淤。

据任加峰介绍,壮医经筋疗法的医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身兼数职,一个人就如同一支队伍,治疗的过程犹如行军打仗。据任加峰介绍,壮医经筋疗法的医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身兼数职,一个人就如同一支队伍,治疗的过程犹如行军打仗。

  第一步,名侦暗查 三定查灶

  使用壮医经筋疗法在治疗时医生首要如同侦查员一样进行经筋“查灶”。筋行回曲之处谓之结,触摸时感到疼痛、敏感、异常的结为筋结病灶。查灶就是要精准找到这些单纯型、复合型的筋结病灶,以此为出发点由点的局部治疗,发展成为点、线、面及多维性的整体辨证施治。

查灶,任加峰根据临床经验总结了三定理论,即定位、定点、定神。查灶,任加峰根据临床经验总结了三定理论,即定位、定点、定神。

  因为经筋是一个系统,互相照应、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拮抗,查灶不仅要在疼痛区域查,还要在远端、多个维度去查。定位就是确定造成腰痛的病灶所在的大致区域,一般情况下腰痛需在腰部、臀部查找;在有效范围内确立到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点位;而定神定的是心神,要清楚患者的心理反应,心无旁骛,不受外界的影响干扰。

  第二步,十面埋伏 巧手固灶

  病灶不是固定不动的,它像是一条鱼会“游来游去”,想要更好施力,便需要“固灶”,将病灶围得水泄不通,杜绝游击战。

  任加峰强调,固灶的关键是力度,抓鱼时力度稍小或过大鱼都会从手中滑脱,所以用手指或肘尖固定病灶的时候力度拿捏要不轻不重。

  第三步,各个击破 施力消灶

  前期准备完成后,就要逐个击破,进行“消灶”。而在歼灭敌人过程中,不使用冲锋枪,而要用高精度的狙击步枪,快准狠直达病灶。

  腰痛一般会从背脊筋区、腰筋区、臀筋区,膝筋区、腘腨筋区、腰侧及腹股沟之筋结病灶,贯彻“以灶为腧”的诊治法则,多维消灶解结,同时配合经筋消灶膏对足少阳经筋、足少阴经筋、足阳明经筋循行所过的筋结病灶给予多维解锁的理筋手法施治,达到全面的舒筋解结。

  第四步,步步为营 多维调理

  任加峰认为筋结病灶的形成是多维度的,所以治疗方案相应需具备多维度的思路。

  中医认为腰痛不外乎虚、实两方面。虚证因精髓亏损而致,实证因寒、湿之邪侵袭而致。其病因病机,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跌仆闪挫,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后期伴有正气亏虚,肝肾不足。所以,腰痛的发生与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在运用手法理筋解结的同时,根据临床辨证,在贯彻“以灶为腧”、“固灶行针”,“一孔多针”基础上,运用传统针刺法结合新型针刺法消灶,直进直出,不留针,不捻转。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