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4GDEC数字安全高层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召开

2024GDEC数字安全高层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召开
2024年06月11日 13:33

  2024年6月5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安全高层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中国法学会、欧洲科学院、美国信息产业机构(USITO)、中国行为法学会、奇安信集团等机构的国内外数据要素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本届论坛,围绕数据产权、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以及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和安全等话题进行了观点碰撞和思想激荡。

图: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副主席Peter Major图: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副主席Peter Major

  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副主席Peter Major在致辞中对中数据的定义进行了阐释,他表示,“与原材料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投入不同,数据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复杂的技术体系和社交互动产生。生成数据时,个人和组织的选择会受其目标、价值观和偏见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数据本身并不是客观的。”为此,联合国行政首长理事会2023年8月发布了《国际数据治理——进步之路》,为数据治理构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框架而持续努力。

图: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少林图: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少林

  “万物互联,数据互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信息通信业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少林谈到,信息通信行业积极推动赋能数据要素治理,并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健全数据流通高速路,构建坚实的数据基础设施;二是当好数据产业服务部,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激发产业链各环节潜能,以价值链引领产业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织密数据生态安全网,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坚持“一盘棋”思路,注重强根基、抓重点、谋全局扎实推进数据要素治理保障价值和能力建设。

图:“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发起仪式图:“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发起仪式

  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长期以来,旨在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规律,以高水平安全促进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推动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数据协会研究部(IDA—Reseach)、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中国行为法学会网络与数据法学研究部、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战略与法律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深圳大学创新发展法治研究院、奇安信集团、中国电信集团数据发展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政务一网通军团、深圳数据交易所、人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灾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等作为首批发起单位,共同参与“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发起仪式。

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江必新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江必新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要素市场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依托,数据要素市场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有力的保障,数据要素市场的发达壮大离不开法治保障。”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江必新表示,构建法治保障的基本框架,可以归纳为八化,分别是特性化、实用化、类型化、制度化、体系化、产品化、协同化、效能化,从而从法治层面为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

图: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陈俊龙图: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陈俊龙

  “当前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算力、算法与数据三大要素的共同推动,而近期大模型的兴起为数据利用提供了新视角。”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陈俊龙表示,大模型的出现让数据变得更有价值,在数据更有价值的交易里,必须要考虑隐私和安全的问题。目前隐私计算包括四种不同加密方法,如同态加密、差分加密、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等。陈俊龙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如联邦学习+宽度学习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为数据的高效、安全利用开辟新路径,进一步护航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图:美国信息产业机构(USITO)总裁Christopher Millward
图:美国信息产业机构(USITO)总裁Christopher Millward

  “人工智能需要在发展创新和保护隐私、尊严等取得平衡,它的不确定性、非决定性和非预测性输出是管理挑战。”美国信息产业机构(USITO)总载 Christopher Millward带来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治理》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全球都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治理,比如中国推出的AIGC监管文件,以及美国在技术与隐私保护上的法规、欧盟推出的《人工智能法案》等。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度聚焦风险而忽视了机遇,尤其是数据最小化策略可能无意中限制了人工智能的效能和创新潜力,导致结果偏见与不公。Christopher Millward强调,创新潜力需要进一步发展而不是被限制,不能因为担心人工智能的风险而耽误可能进一步创新的机会。

图: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董学耕图: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董学耕

  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董学耕在演讲中分享了海南省在数据要素价值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强调了法治体系的梳理与数据产品化的实现路径。他指出,首先,数据价值释放的前提是建立清晰的法治体系,海南的做法是探索数据特性化,认识到数据与其他要素的最大区别,其次是建立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包括“一条例,两办法”等;第三是数据价值化和数据入表的探索,将数据资源逐步实现可控制、可收益、可计量;最后是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主要分为原数据基础设施、公共化基础设施和数据价值化基础设施三层,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可信和价值分配。

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伟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伟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核心是推动以数据为代表的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去流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伟表示,数据要素有三次价值提升的过程:第一次是在数据产生和管理的环节;第二次在数据应用环节,主要体现在主体自身对数据初步的汇聚和利用;第三次是交易流通过程中,通过对外赋能释放更大价值。何伟对加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提了六点建议,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的保障机制;二要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三是让数据要素充分赋能行业与应用;四是建立公平高效机制;五是构建产业生态;最后是构建安全可信数据基础设施。

图: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研究员姜奇平图: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研究员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研究员姜奇平在《打造适合数据要素的生态市场机制》演讲中表示,数据要素市场化不仅仅是建交易所,它将演进为“市”和“场”两种形式,其中“市”是交易,而“场”是交换。“市”和“场”之间有三个差别,分别是原子性和关系性的区别、确权和非确权的区别,以及市场类别的区别。为此,姜奇平提出了生态市场的概念,它通过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结合,将无法在市场内部进行经济化的资源,进行价值充分解放,实现1+1>2的效果,并最终实现对实体经济的真正赋能。

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恒山
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恒山

  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恒山就“数据权利”中的“权利”内涵进行了诠释。他认为,首先“数据权利”这一概念并不代表某项单一的权利,而是在由众多的具体权利组合而成的“权利集群”;其次,在讨论“权利集群”的时候,必须聚焦以数据为对象的活动中的哪些行为,而非数据本身;第三,需要以利益超脱的第三方身份对上述行为加以评判、辨识;第四,需要明确规定出正当性行为和权利性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确的区别把握针对数据的行为与针对行为数据权利这两个概念,进行数据立法或者构建数据制度。

图:国际数据协会(IDA)主席、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主席王春晖
图:国际数据协会(IDA)主席、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主席王春晖

  国际数据协会(IDA)主席、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主席王春晖教授表示,要把数据资源变成要素,需要重构数据生产力的三要素,首先是人,即一大批的数字技术应用人才;其次是算力算法为主的劳动资料,特别是引入生产过程劳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应用;第三是构建数据要素的底层逻辑,完善产权制度,做好数据确权。王春晖认为,构建良好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数据产权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数据的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相互协同和有机统一的数据要素大市场,更好地协调和处理与数据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数据化生产关系,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图:中国电信集团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图:中国电信集团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

  “数据要素需要更多的融合,需要数据与数据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才能够形成更多的社会化价值。”中国电信集团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在《构建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数据要素市场》的主题演讲表示,首先,数据要素市场化是中国在改变一种社会治理,或者是信息化投资的一种模式和分配制度;其次,数据基础设施未来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相结合,企业需要做好自己的数据中台,在统一的未来区块链隐私计算的标准下才能做好数据流通;最后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做好数据跨境的流动和政策,在世界整个经济主战场上获得更多话语权。

图: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安全科学家刘前伟图: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安全科学家刘前伟

  “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就好比发动机和燃料,是推动我们数字经济发展的黄金组合。”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安全科学家刘前伟谈到,没有高质量的数据,人工智能可能是人工智障,因此数据防破坏、防篡改至关重要,这其中衍生出几个问题,首先是数据使用中的安全合规;第二是数据投毒给人工智能之后,造成的风险不可控;最后是数据在不同的载体之间流转暴露面变得很大,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针对这些挑战,刘前伟建议,一是企业需要构建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二是通过AI赋能数据安全,包括赋能数据安全态势感知、赋能API安全、赋能数据分类分级等;最后是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计算技术,构建数据要素流通的整体保障。

图:圆桌对话图:圆桌对话

  和前几届论坛一样,本次论坛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发起人兼主席王春晖教授作为圆桌对话主持人,邀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主任,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戚湧,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深圳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曲强,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3出行)首席执行官崔大勇,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灾备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辛阳,深圳大学创新发展法治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叶卫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政务一网通军团研发副总裁赵猛,人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光魁等专家,就“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进行了观点碰撞和交流。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自2021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已经成为构建普惠均衡、创新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下的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交流合作平台。作为是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专题论坛,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由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和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指导,每年举行一次主论坛和若干平行论坛。该论坛致力于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创新与发展的学术、产业和国际交流平台,深度分析国际、国内的数据要素市场、人工智能演进、数据治理的政策、法律和规则。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研究院数字经济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