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对话福伊特(上海)总经理王丽: 坚定中国市场,“双化”人才战略

对话福伊特(上海)总经理王丽: 坚定中国市场,“双化”人才战略
2024年06月19日 17:55

  如果没有深入了解一家高科技企业,恐怕很难想象它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提及德国企业福伊特(Voith),多数人也许并不熟悉。其实,这家拥有157年历史的欧洲家族企业早在1908年就开始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1910年为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云南石龙坝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发电机和水轮机,自此福伊特活跃在中国大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中。从1965年为政府专列提供第一台液力传动箱开始,到包括动车、高铁、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福伊特参与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们日常中的书籍、杂志、包装纸箱、人民币、生活用纸等各类纸产品,也都离不开福伊特的身影。

  “福伊特与中国市场的深厚渊源已跨越百年,我们一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并积极参与其中。”近日,福伊特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丽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福伊特植根中国,坚持“全球化+本土化”的人才战略,始终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坚定在中国发展。

  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福伊特创建于1867年,总部位于德国海德海姆市,专注于能源、石油与天然气、造纸、原材料以及运输和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工业解决方案,设有福伊特水电、福伊特造纸和福伊特驱动三大事业部。根据福伊特财报数据,2022/23财年(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订单量为61.4亿欧元,销售额达55.1亿欧元。

  “2024年是我加入福伊特的第13个年头,我非常自豪地见证了福伊特集团在中国不断加码投资的过程,以及中国团队做出的成就,不仅在业务层面,也包括本土化人才战略的成功。”王丽如是称,目前其不仅担任福伊特中国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同时也是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据王丽讲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福伊特深耕这一战略市场,参与到多个大规模水利工程、快速扩展的高铁网络、现代化造纸工业及新能源项目中。目前,中国前十大水电项目中有8个都有福伊特的参与,福伊特在中国的造纸工厂为中国造纸行业提供了逾1/3的产量,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福伊特更是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速度”的发展,比如21%的高铁和34%的地铁列车均装配有福伊特的车钩和齿轮箱。

  “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为跨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尤其是政府层面对福伊特的大力支持。”王丽表示,目前福伊特中国拥有近2600名员工,15个基地,其中包括4个生产制造基地,形成了生产、制造、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规模化效应,扎根中国,服务全球。

  当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采访中,王丽称,每年福伊特都将销售收入的一部分用于产品研发。2022/23财年,这一比例为4.2%,达到2.32亿欧元,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支出超过了10亿欧元。“我们看到,中国客户对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加。创新,是福伊特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福伊特,创新不仅包括产品的开发,也包括不断改善运营流程、产品质量、缩短响应时间等。”

  深化本土人才培养

  对于众多跨国公司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1月初,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一份《2023/24年商业信心调查》显示,78%的企业预计其行业未来五年将持续增长,79%的企业认为增加投资是企业在中国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家进入中国市场已逾百年的德国企业,福伊特在中国的本土化不仅仅是加大基础投资,更是本土化人才团队的打造,更好地了解本土市场的需求,提供更快的回应速度和更及时的优质服务。

  当前,福伊特的业务扩展至全球60个国家及地区。“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考验我们的企业管理能力,其中人才是最大的挑战。”王丽称,中国作为福伊特集团重要的发展引擎,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全球化+本土化”的组合战略,“最初,我们在很多大项目上要依赖国外专家,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项目都由本土技术专家来完成,我们中国的工程师已经成长为独立完成复杂技术任务的技术专才。不仅如此,这些专家还走出中国,参与到全球项目中,这是福伊特深度本土化的明显变化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福伊特不仅将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引入中国,同时也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引入中国,2014年,福伊特集团与昆山市政府联合出资的培训中心落成,这是福伊特集团在德国本土之外设立的最大的综合性培训中心。十年间,福伊特中国培训中心为集团培养了100多名技术培训生,也为集团内部及周边企业提供了涵盖近7万人次、长达36万小时的各类培训,成为昆山及周边地区最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进行部署。据王丽介绍,目前,福伊特中国培训中心已与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上海公用事业学校、苏州工业职业技术院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所“长三角”地区的大专院校成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通过产教融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与高校、企业共同探索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面对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未来福伊特将不断培养现代先进制造业所需的技术专家,助力新时代的技术人才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王丽进一步强调道。(来源:国际金融报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