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赋能“双转型”人才培养,共建产教“影响力”

赋能“双转型”人才培养,共建产教“影响力”
2024年06月26日 13:25

  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各大产业正加速迈向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双转型”,以相关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效率,发掘新的减碳机会,助力产业增效减碳,同步迈向高效与可持续。

  虽然技术是关键,但在实践中,企业更需要通过人才,将先进技术落地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切实产生价值。可以说,人才掌握着驱动转型的钥匙。如何培养“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产业界和教育界共同探索的课题。

  作为全球产业科技的领先者,施耐德电气正携手社会各界,探索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路径。

  以“产教融合”良方,破解“双转型”人才挑战

  “双转型”之路上,新场景,新应用,新需求层出不穷。企业需强化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来应对挑战,其中,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年轻人往往缺乏对产业环境的切身理解,进入职场后也需要大量时间融入真实行业场景。企业也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培养员工职业技能。“产教脱节”难以满足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尤其是在“双转型”时代,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在加剧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这就要求职场人才更加“知行合一”:不仅要强化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创新,更要将技术与行业场景深度结合,促进技术应用落地,为产业转型提供动力。

  因此,施耐德电气认为产业界与教育界的“产教融合”将形成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将产业实际需求前置进校园,将数字化与绿色低碳理念和相关技能融入课程,优化校园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帮助青年人提前接触生产场景,掌握先进技术,并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机会,加速人才成长。通过“产教融合”,企业和教育机构能够共同为“双转型”培育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施耐德电气自2011年起,连续多年举办Go Green大赛,鼓励全球学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颠覆式创新,推动数字化和能源管理变革,共同创造绿色可持续未来。多年来,已有全球200个国家的超过16万名学子参与大赛,激发多项年轻创意。

  在中国,施耐德电气连续三年独家冠名“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并将Go Green大赛与“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结合。2023年底,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机构共同发起了“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以“向双碳战略,探寻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为主题,激发高校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能力。

  施耐德电气独家冠名“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

  本届赛事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处处紧扣“双转型”的时代命题。首先,科技创新是助推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本届赛事最为鲜明的底色。大赛以创新为驱动力和选拔标准,帮助中国最具创新实力的理工科高校年轻学子们“同场竞技”,最大化激发创新潜能。

  其次,本届大赛更加强调数实融合。“双转型”要求数字化技术与实体产业紧密融合,充分释放数据等生产要素价值,挖掘减碳潜力,加速推进转型进程。为此,施耐德电气将其领先的ETAP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引入大赛,提供专业的数字化工具和平台。

  作为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领域的先进软件,ETAP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引入了AI技术,通过对电气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建模与优化,覆盖“源、网、荷、储”的全场景,为能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数字化赋能,实现一站式能源管理,并在推进电气化的同时,促进能源系统整体减碳。学生们通过大赛,可以了解和掌握ETAP等业界先进的数字化工具,真实接触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AI应用等最前沿的技术,提前认识行业应用场景和需求,为将来融入真实的产业环境打下基础。

  最后,本届大赛以绿色低碳为重要创新目标。新时代的产业转型面向高质量发展,强调打造绿色生产力,推进高效和可持续。本次大赛以“面向双碳战略,探寻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为主题,设置了“双向直流隔离变换器”、“AI算法实现伺服系统的优化控制和运动轨迹规划”和“工业园区光储微电网的规划与设计”三大命题方向,紧密贴合电力系统、工业领域以及产业园区的绿色可持续转型需求,呼吁高校学子关注现实挑战,也高度契合产业可持续转型对绿色创新人才的要求。

  经过各大省市赛区的初赛,本届大赛将于今年8月决出赛果。创新驱动、数实融合、绿色低碳这三大特色一以贯之,使其成为培养产业创新人才的绝佳平台。

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实验室

  除了大赛,施耐德电气作为“双转型”领域的龙头企业,发起了更广泛的“产教融合”项目:在高校合作领域,施耐德电气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工作机制,共建“产、学、研、用”创新技术生态圈,既服务于自身研发中心的技术创新,也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截至目前,施耐德电气已与20多所中国高校共建实验室,让师生能够结合产业实际,加速推进科研。同时,为高校学生提供全面支持,包括实习实践,技术选修课,技术讲座,以及传递职场经验,助力高端人才职业发展。

施耐德电气上海交大合作20周年

  同时,在应用型人才层面,施耐德电气与中国职业教育机构共同打造“碧播职业教育计划”和“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等项目,通过提供设备、技术、经验和师资培训,共同培养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专业技能人才。截至目前,施耐德电气已与全国超过100所职业院校展开深入合作,为近千位教师提供培训,受益学生近十万名,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双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碧播计划”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积极协作,广泛赋能,共建“社会影响力”

  “产教融合”不是无源之水。“双转型”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挑战,无论是创新、数字化还是绿色低碳,都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协作。如何应对这一趋势?近期,施耐德电气提出了“影响力创造者”理念,提出在“双转型”时代,企业成功的标准已从“竞争力”迈向内涵更丰富、覆盖更广泛的“影响力”,需要在自身商业成功的同时,积极对生态链和社会各界赋能,打造“商业影响力、生态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施耐德电气也倡导,无论是企业、组织机构还是个人,都要在自身成功的同时积极对外赋能,与生态伙伴共同探索高效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争做新时代的“影响力创造者”。

施耐德电气提出“用行动创造影响力”

  其中,以“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发展,正是企业构建“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对于施耐德电气来说,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包括分享行业趋势洞察、提供创新技术、深度参与课程培训等方式,不仅可以为教育机构赋能,为年轻人提升专业能力、加速职业发展,更能为产业转型夯实基础,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赋能,从而共同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正如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任何产业转型都离不开人的能动性。‘双转型’是各界共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携手合作,积极为人才培养赋能。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携手各界伙伴,助力人才成长,共同创造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未来。”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