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小罐茶“敢保真”背后:盲选应是茶叶食品安全的“底”

小罐茶“敢保真”背后:盲选应是茶叶食品安全的“底”
2024年07月17日 13:34

  茶素来被人们视为养生饮品,但假冒伪劣茶叶却将这份养生之饮变成伤身之源。据相关数据统计,自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近3年,从国家及省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关于“绿茶”的质量抽检信息中发现,共有66批次的绿茶被发现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其中农药残留超标批次所占比例达到了86.3%。

  茶叶安全性问题,具有天然的隐蔽性。一方面,茶叶大多都无明确的保质期,生产流程复杂,全链条追溯监管难度大,而普遍的手工作坊生产也难以形成统一的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另一方面,茶叶的安全性很难通过口感去辨别,长期饮用含有农药残留的茶叶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健康影响,往往是“慢性”的,且难以在常规的身体检查中直接发现原因。

  除安全问题外,茶叶造假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产地造假、年份造假等情况往往能把同样的茶叶卖出十倍以上的价格。高利润的驱使之下,“过路茶”“做旧茶”在市场上高频出现,不知不觉间就能“伤害”消费者钱包。

  茶叶造假问题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尤为严重,普通消费者很难通过口感和外观来辨别真伪,导致低端市场成为造假行为的重灾区,甚至形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需要依赖资深专家的专业知识才能辨识真伪。这种情况与牛奶、汽水等标准化生产的食品行业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由于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监管严格,造假现象已几乎绝迹。

  不标准化无保真,破局在“真”

  食品类行业的标准化之路,往往就是保真之路。生产流程每一环节有标准规范,才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鸡蛋行业的食品安全通过标准选种、标准饲养、标准环境和微生态调节及标准检测而实现;凉茶行业通过“集中提取,分散灌装”的现代化创新工艺,对源头质量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产业链风险管理建立标准实现。而茶叶行业的标准化之路,才刚刚开启。

  茶行业中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企业,无疑是小罐茶。长久以来,小罐茶通过工业化、智能化升级茶产业链,实现了茶的标准化生产,从采摘、加工、包装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和监测,确保茶叶品质稳定,每批次的口感如一。与此同时,标准化的实现,也为其率先在行业内提出“敢保真”战略打下了基础。

小罐茶全自动罐装生产线小罐茶全自动罐装生产线

  在十二周年之际,小罐茶创新性地提出了茶行业首个“敢保真”战略,并为敢保真战略打造了一套完整的“1363”保真体系,即好茶经由公证处公证;年份、山头、安全3大保真;产地、原料、工艺、品级、年份、品控6大保障;免费试喝、7天免费退货(自产品售出日起7天内,不影响二次销售情况下,可免费退货)、假一赔十(承诺如发现有假货,并经相关部门认定,对消费者进行十倍赔付)3大承诺。其中,第三方权威公证机构的公证创新,无疑为茶行业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起到了更可信的监督保障,也为整体茶行业的食品安全、质量安全“借来”一份难得的信任。

小罐茶与第三方权威公证机构签约现场小罐茶与第三方权威公证机构签约现场

  在第三方公证机构的严格监督下,消费者即使不是茶行业的专家,也能通过小罐茶提供的详尽质检指标和全流程公证的生产信息,轻松选购到安全、健康、真实可靠的优质茶叶。这种透明的质量保障措施,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也为整个茶行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消费者盲选时代 茶品牌应如何应对信任危机

  在这个信任稀缺的时代,即便是领军茶品牌也难逃消费者的严格审视,其影响往往被放大,进而塑造了公众对整个行业的初步印象。正因如此,小罐茶虽然在品质和性价比上超越了许多竞争对手,却仍不免偶尔成为公众批评的焦点。

  面对市场的严格审视,小罐茶等中国茶品牌正通过创新和改革,勇敢承担起重塑行业信任的使命。今年,小罐茶迈出了求变的一步,“敢保真”战略的实施,预示着其将为茶行业的口碑和信任建设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引领整个行业向着更加透明、规范的方向迈进,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心的茶叶选择,开启一个以“真”为核心的茶行业新时代。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