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俄乌冲突:单兵导弹扭转战局?

俄乌冲突:单兵导弹扭转战局?
2022年04月15日 08:23 澎湃新闻

  原标题:宏亮瞻局|俄乌冲突:单兵导弹扭转战局?(下)

  此前报道:宏亮瞻局|俄乌冲突:单兵导弹扭转战局?(上)

  俄军战损评估

  自开战后俄军空中力量的实际损失没有可靠数字,但通过收集网络上公开的相关照片和视频,并逐个辨别分析,可以做一个大致的评估。注意以下统计不包含无人机和在地面被击毁的飞机:

  截止到4月4日,俄军损失了4至8架苏-25、1至3架苏-30SM、3架苏-34、1架安-26和1架苏-35,总计10至16架固定翼军机;直升机方面,俄军损失了3至6架米-8、4至7架米-24/35、一架米-28及4架卡-52,总计12至18架直升机。两类合计总损失量在22至34架之间。其中直升机可以认为大部分被肩射防空导弹击落,预计在12架左右。

  关于固定翼飞机的损失原因较难判断。这些飞机(除苏-25和安-26外)的主要飞行高度和速度都超越了单兵防空导弹的攻击范围,本来是很难被“毒刺”这样的“低端货”猎杀,然而俄军在前两周的作战中因空射精确制导弹药投射量不足,经常使用高价值的超音速战机直接在超低空投掷非制导弹药,因此也有被单兵武器击落的案例。但在战争进入第三周后,随着“察打一体”无人机、空射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的大量使用,这样的冒险作战方式已经很罕见,超音速战斗机的损失也急剧降低。

被乌克兰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的俄军苏-25攻击机。被乌克兰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的俄军苏-25攻击机。

  苏-25是一个特例,由于飞行速度慢且主要执行低空火力支援任务,可以推测其战损有较大可能来自于单兵防空弹。此外,损失的一架安-26确认是因为机械故障。乌军还曾高调宣传击落了一架苏-35,并且放出了照片,但从该机残骸的完整度判断,不排除机械故障坠毁的可能性,有一个机尾在空中起火的坠机视频目前还难以判断真假,但机尾残骸有模糊的小破洞,因此也不排除被采用破片杀伤战斗部的低空红外制导防空弹击落的可能。综合来看,俄军被单兵防空导弹击落的固定翼战机应在6架左右。两类合计单兵防空导弹的总战绩约为18架。

  需要再次强调,上述统计并不严谨,但应该足以勾勒出一个大致的可供进一步分析的轮廓。乌克兰空军没有在空战中取得战果,这是连“基辅大本营战报”都无法否认的,由于“山毛榉”、S-300等中远程防空系统几乎被俄军完全压制并大部摧毁,事实上乌军的防空战果大部分来自近程低空防空火力,占到了总战绩的55%至86%,这表明乌克兰的国土防空体系已经事实上被摧毁。

  在乌军的低空战果中,我们排除了高炮、车载野战防空系统等其他手段的可能战绩,一是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们取得过战果,二是将所有该类战果全部归功于单兵防空导弹有助于得出进一步切实可信的结论。

  前文已经指出,乌军陆续到货的“毒刺”多达2700枚,乌克兰很有可能是目前全世界除美国外拥有现役“毒刺”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乌军还拥有大量原苏军留下的“针”系列单兵防空导弹,保守估计也有数千枚;此外,德国还宣布援助了2700枚东德遗留的“针”;英国也援助了100枚“星光”……乌军拥有的单兵防空导弹已达万枚左右,而他们所取得的战绩却只有区区18架,其中“毒刺”又能分到几架?

  对了,有额外的一架战果可以确认是“毒刺”所为,3月31日乌军曾派出两批4架米-8“敢死”突入重围之中的马里乌波尔,试图接走一些“关键人物”,其中3架被击落,有一架正是被顿涅茨克民兵利用缴获的“毒刺”击落的。

 英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星光”便携式防空导弹,该导弹击落了一架俄军米-28武装直升机。 英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星光”便携式防空导弹,该导弹击落了一架俄军米-28武装直升机。

  低空矛与盾

  理论上拥有万枚单兵防空弹并不代表它们都能被有效使用,俄军对第聂伯河以西的利沃夫、日托米尔、文尼察等乌军储藏有大量外援军备的基地实施过多轮猛烈空袭。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的单兵防空弹在仓库中就化为乌有了。其他没有被摧毁的外援导弹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发射机会。事实上用单兵防空导弹攻击敌方战机永远是一项风险极高、难度极大的工作。即便是对经常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来说同样如此。   

  机载传感器和火力系统的监视视场、范围,攻击距离都比单兵防空系统简陋的设备强大的多,卡-52K和米-28N等最新款武装直升机在装备毫米波雷达后,更加提高了战场监控能力。同时,从2017年开始,一种名为L370“维捷布斯克”的DIRCM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安装在俄军直升机和攻击机上。该系统可探测上百公里半径内来袭的导弹,并自动向导弹攻击方向发射致盲激光和干扰弹。其采用模块化结构,各类组件可按照需求选装在现有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上。

  目前“维捷布斯克”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L370-1控制单元、L150“粉彩”数字化雷达告警接收器、L370-2紫外告警传感器、L140“响应”激光告警传感器、L370-3S数字化有源干扰机、L370-5红外干扰机、UV-26干扰弹发射器和主动式拖曳诱饵。俄方于高架平台上对米-8实机的全向实弹试验中,在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维捷布斯克”系统曾成功干扰了20枚来袭的“针”式导弹。“维捷布斯克”的计算机甚至还能为苏-25SM3提供Kh-58USh反辐射导弹的火控级数据,且未来苏-57隐身战斗机也会装备该系统。

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后迫降的俄军卡-52武装直升机。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后迫降的俄军卡-52武装直升机。

  面对这样的对手,“毒刺”们若还想取得战绩其实已经非常困难。除了依靠建筑物、山峦、丛林等遮蔽物掩护实施突然、隐蔽攻击外,提前设伏于有利阵位,采用大量单兵防空弹集火攻击目标的战术也是乌军在战场上经常采用的。那架传奇的连躲18枚弹的“短吻鳄”显然就遭遇了这样的攻击。然而有效组织这样的伏击并非易事,且即便组织起来了,也还是很可能被来袭战机先发现先摧毁。

  不过乌军也有战场之外的优势。尽管乌军自己的防空指挥控制体系已被完全瘫痪,但北约却拥有强大的域外战场监控能力。自开战以来,北约每天有3架E-3预警机24小时不间断沿乌克兰西北、西部边境,直至南部海岸线外飞行,同时还有“全球鹰”无人侦察机、RC-135电子侦察机,地面监听站、雷达以及侦察卫星即时收集俄军各类情报,有消息称北约搜集的战术级情报可在2小时内共享至乌军营级指挥机构。单兵导弹如想在被来袭战机发现前先敌开火,是否能提前将观瞄系统和导引头对准敌机来袭方向至关重要,乌军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有了北约情报的支持,乌军的单兵防空导弹就有可能发挥出超过其性能本身的威力。

  可即便如此,“毒刺”们所取得的战果仍然太少了。对于拥有世界前三空中力量的俄军来说,其空地火力也不可能因二三十架飞机的“皮毛”损失而有所削弱,实际上从战争进入第三周到俄国防部宣布俄军进入第二阶段作战后,俄空中力量的覆盖范围与打击强度一直呈升级态势。

 “毒刺”防空导弹。 “毒刺”防空导弹。

  破解“神话”

  最后,让我们回到那个源远流长的传说。“毒刺”1981年开始在美军服役,以后来经过改进的FIM-92C型为例,其最大射程约4800米,最小射程2000米,有效射高3800米,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采用被动红外/紫外寻的,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和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单套系统的筒弹总重为13.3千克。综合来看,该型导弹的性能与世界上其他同类同时代产品相比并无特别突出之处。

  “毒刺”导弹首次参战是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1986年底,该导弹在阿富汗战场首次发射,击落1架苏军米-24。截至1989年苏军撤出前,美国大约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约900至1200枚“毒刺”。1993年美国《防空炮兵年鉴》宣称“毒刺”在阿富汗共发射340枚,击落269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猎杀概率接近80%——“神话”就此诞生。

  然而对于这个数字外界一直普遍持保留态度。苏军方面资料显示,1987至1988年他们损失了35架固定翼飞机和63架直升机,其中1987年损失了52架,而这里面只有14架单兵防空导弹造成的损失。另一第三方信源则指出“毒刺”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1986至1989年)的总战绩为74架,仅为美方公布战果的27.5%。

常在低空活动的苏-25攻击机经常遭到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攻击,但“皮糙肉厚”的苏-25经常能带伤安全返回。常在低空活动的苏-25攻击机经常遭到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攻击,但“皮糙肉厚”的苏-25经常能带伤安全返回。

  而“毒刺”对阿富汗整体战局的影响就更微不足道了。首先其参战太晚,1986年的阿富汗战争对莫斯科来说早已进入“垃圾时间”,政治局一直在等一个不那么丢面子的机会或借口撤军。“毒刺”最初参战的几个月里的确发挥了一定的战术作用。不过苏军很快就找到了克制办法,包括普遍加装红外告警系统、投放红外干扰弹、高空突防等办法,这些措施显著降低了“毒刺”的猎杀效率。与此同时,针对游击队在苏军机场边设伏攻击起降状态的低速运输机的战术,苏军飞行员降落时也越来越多的采用高空进场后急降的“暴力”操作方式来躲避“毒刺”,效果也不错。

  游击队最后的结论是“毒刺”也许可以迫使苏联直升机和攻击机从更高的高度实施攻击,从而降低苏军战机的攻击精度,但也仅此而已。它并没有比重机枪、防空机炮或RPG等简陋防空武器取得更多战果,甚至在苏军于1989年撤出后,喀布尔政府军仍然能依靠本国有限的空中力量多次挫败游击队攻势,可见,面对更弱对手的“毒刺”还是难以起到限制敌方空军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