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里约热内卢:“上帝之城”的贫穷与罪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5日15:43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记者/刘瑞常

  《环球》杂志驻里约热内卢记者/宋为伟

  里约热内卢有大小72个海滩,常年享受阳光、海滩、足球和桑巴舞的里约人,生活悠闲、懒散、恬静。“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创造了世界上最美的城市里约热内卢。”巴西人喜欢这样说。

  然而,这样一个堪称人间天堂的城市,却也是毒品与犯罪的天堂。这座城市里,穷人聚居区形成大面积的贫民窟,黑帮与毒贩又以贫民窟为据点形成暴力团伙。贫穷与犯罪,像一对孪生兄弟,让里约和巴西政府不胜其扰。

  美丽山城流弹飞

  葡萄牙航海家1502年1月来到里约海湾,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随口起名“一月的河”,葡萄牙语发音便是“里约热内卢”。

  该城始建于1565年,1822年成为巴西首都,1960年首都由此迁往巴西利亚,现为1500万人口的里约热内卢州首府。

  里约热内卢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宣布的全球最值得参观的50个特色城市之一。里约属热带草原性气候,一年四季,青山绿水,气候宜人。里约地理位置优越,金色海滩遍布全城,沙滩旁边绵延着绿色山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在沙滩与山岚之间。如果从里约最高处的标志性建筑耶稣山顶的耶稣雕像处远眺,里约就像漂浮在蓝色海洋中的海市蜃楼,又像一幅水墨仙境画。

  但这个美丽的海滨山城却有着极不和谐的另一面,那就是遍布城市四周被里约人称之为“法维拉”的贫民窟和无时不在的恐怖袭击。《环球》杂志记者在驻里约期间,深深体会了里约的可怕与危险。

  《环球》杂志记者当年的寓所紧靠一座山头。山上是穷人区。山上盘踞着两个贩毒集团,经常火并,开枪射击是家常便饭。有时夜间睡觉,也常被枪声惊醒。流弹横飞经常让里约人忐忑不安。

  一天下午,一名男子带着儿子在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广场上罩着红色塑料大棚的马戏场内观看表演。突然他左胸鲜血喷涌,当即倒地身亡。警方怀疑谋杀,但当时观看马戏的人均证实,既没听到枪声,也未见有人射击。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塑料大棚上有一枪眼,其角度正对着死者。最后的结论是流弹杀人。

  伊巴内马海滩是里约南部富人区最漂亮的海滩之一,常年游人如织。沿白色沙滩而建的旅馆和公寓鳞次栉比。一日晚9时,该海滩公寓大楼9层有位老太太正在客厅看电视。突然,玻璃窗嘣的一声响,老太太头部鲜血直流,当场死亡。

  还有一天上午,一名小学生在上学路上被流弹击中死亡,他的同伴腿部受伤。

  受流弹威胁的不仅仅是平民百姓,达官贵人也不例外,甚至市政府大楼墙上也留下了弹孔,离市长办公室13米。

  贫民窟犯罪阴影

  里约流弹横飞的一个原因,是里约的贫民窟紧靠市区,且地势较高。

  里约城市布局与一般城市完全不同,非常零碎,没有市中心,城市建筑大都绵延在不规则的漫长海滩边上,而紧挨着高楼大厦就是起伏的低矮山丘,山丘上密密麻麻地布满红色砖墙、矮小的贫民窟。贫民窟里窝藏着大量贩毒分子和黑社会帮派分子。他们之间经常因为抢夺地盘或者复仇而大开杀戒。流弹便从高处的山丘上飞到城里伤人。

  目前,巴西全国人口为1.9亿,大约有7000万贫困人口,其中650万人生活在全国4000多个贫民窟中。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和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贫民窟最多。600万人口的里约热内卢市共有大大小小250多座贫民窟,生活着约200万穷人。

  巴西贫民窟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期。那时巴西刚刚废除奴隶制,成千上万黑人奴隶离开庄园后,就在城市里“无人问津”的山坡上建起简易房屋。因为当时贫民窟并没有形成规模,在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包括里约在内的巴西社会治安普遍较好。

  但是,巴西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迅速发展,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巴西经济奇迹”,城市化进程也随之突飞猛进,大批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这些人无力购房,就在山坡上修建“违章建筑”。无房的城市贫民也纷纷住到山上。大批现代贫民窟因此形成。二十世纪80年代,巴西经济停滞,部分中产阶级变为穷人,里约贫民窟扩展达到顶峰。

  里约贫民窟形成规模后,巴西贩毒集团便在那里建立了据点,并在穷人中发展成员。据称,贫民窟中共有10多个贩毒集团。他们占山为王,在各自控制的地盘内从事毒品交易和军火买卖,并时常发生流血冲突。去年里约有近5000人因暴力丧生。

  黑帮势力主宰贫民窟,成为那里“唯一的法律”。贫民窟街头经常可见身背AK47步枪的黑帮成员。在巴西,谋杀已成为青少年的头号死因,近四成谋杀案的遇害者是15至25岁的青少年。

  治安恶化的背后

  在里约,暴力事件频发不算新闻,政府和黑帮、以及黑帮毒贩之间的冲突,如同一出出好莱坞大戏,高潮迭起。2009年10月,一架警用直升机被毒贩击落;2010年8月,一家五星级酒店发生人质劫持事件;2010年11月警匪大战。用当地人的话说,“里约没有绝对的安全”。

  与暴力事件频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西经济的异军突起。2009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达17757亿美元,人均9273美元;2010年,巴西经济又增长5.5%。2011年,巴西跻身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伴随着巴西经济的飞速增长,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现象也愈演愈烈。据2010年7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数据,巴西的基尼系数以0.53位居世界第三。基尼系数以0.4为警戒线,达到0.6则属于社会动乱随时会发生的“危险状态”。而据巴西2008-2009年家庭收支调查,巴西全国10%的富人家庭人均消费是占总人口40%的穷人家庭人均消费的9.6倍。据有关国际机构统计,近20年来,巴西一直排在世界贫富差距最大国家前列,而里约则是巴西贫富差距最大的城市。

  伊塔里奥是居住在里约北部阿莱芒贫民窟附近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在去年11月份的警匪大战中,阿莱芒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战场。这位出租车司机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我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小时候,这里有很多农田和庄园,根本没有毒贩。”

  上世纪60年代,巴西军政府通过削减税收、吸引外资,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帮助大资本家和庄园主更快速地积累资本,军政府强迫农民交出土地,并削减工人工资,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城求生,形成大量贫民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统计显示,1960年巴西城市化率56%,80年代达到68%,2008年为86%,排名世界第22位,拉美地区第5位。

  而过分依赖外资外债的做法,也为两次石油危机中出现大幅通货膨胀埋下隐患。70年代中期巴西通胀为40%,1983年上涨为211%,1990年涨至1477%。低收入人群无力抵御货币贬值,无地农民和入不敷出的工人,不得不变卖固定资产,加剧了贫民窟的扩张。加上政府疏于管理,贫民窟逐渐被黑帮渗透。部分贫民窟里甚至有着由黑帮控制的“居委会”,调解民事纠纷,解决居民生活困难,以赢得民心。贫民窟日渐形成一个个“独立王国”。

  除此之外,巴西政府在公共开支上分配不公也让“富者愈富,贫者欲贫”。以教育为例,巴西政府出资的基础教育投入低,师资和教学水平无法保证,负担不起私立学校高昂学费的孩子才就读公立学校。而巴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远大于基础教育,公立大学学费乃至学生的生活补贴都由政府负担,学生在就业上还拥有更多机会。这就造成了穷人孩子接受公立基础教育后很难考入备受优待的公立大学,而享受到国家对高等教育大额补贴的多是富家子弟。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严重影响了国民总体素质的提高,加剧了贫富分化。受教无方就业无门的青少年,因其未成年人无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特殊身份,很容易被黑势力利用,成为以暴易暴的工具。

  治贫治暴下猛药

  不能说巴西历届政府不重视解决贫困和暴力犯罪问题。总统卡多佐1995年1月上台执政后,曾经发动了“第二次里约热内卢行动”,动用军队打击犯罪活动。另外,卡多佐政府努力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1995年5月将最低薪由70美元调升到100美元。

  而执政8年、今年1月刚刚去职的总统卢拉在解决巴西贫富悬殊、提高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方面更是成绩卓著,举世瞩目。卢拉上任之初,立即启动了“零饥饿计划”,对全国贫困人口进行食品补贴。他在内阁中新设粮食保障部,旨在保证巴西人的粮食供应。此外,卢拉还实施了廉价房建设计划。据巴西官方统计,近8年来,巴西贫困人口减少了3000万,另外有2700万人进入中产阶级,巴西中产阶级人数已接近全国人口总数的50%,贫困人口也由过去占总人口约60%下降到不足40%。

  为保证里约热内卢在2014年举办世界杯和2016年举办奥运会之前扫除安全隐患,在巴西政府的支持下,里约州政府对贫民窟黑帮贩毒集团采取软硬两手打击。软的一手是从去年年初让“社区维和警察”长期进驻贫民窟,担负起铲除贩毒集团和保卫贫民窟安全的责任。截至目前,里约市政府已安排了12支“社区维和警察”,管辖35个贫民窟。里约政府计划到2014年在160个贫民窟建立“社区维和警察”,在2016年覆盖全市。

  硬的一手是从去年11月以来,里约警方和巴西部队出动装甲车及大批警员进入贩毒黑帮控制的贫民窟,清剿贩毒分子,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从长远来看,里约的贫民窟问题要得到彻底解决,必须要继续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经济问题。同时,还应把里约200多个贫民窟加以改造,使其完全融于社会。这样,贩毒集团和黑帮分子就失去了“根据地”和“兵员来源”,逐步变贫民窟成“和平的绿洲”,这样恶劣的治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国际毒贩“搅局”

  巴西圣保罗首位华裔女议员李少玉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巴西的治安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内政问题。除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和司法腐败之外,国际贩毒组织的介入也是巴西治安现状的重要原因。

  拉美是全世界毒品可卡因种植和走私的主要地区。拉美贩毒集团大都集中在巴西邻国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秘鲁。这些国家的贩毒集团将毒品通过亚马逊热带雨林贩运到里约和圣保罗,然后,通过里约等城市的贩毒集团将毒品贩运到美国等北美国家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猖獗的贩毒活动,也让贫民窟成为贩毒集团的大本营。

  众所周知,哥伦比亚是南美传统的毒品出产国,哥伦比亚游击队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就是贩毒。近些年来,由于哥政府军的打击,哥伦比亚游击队在本国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在某些国际势力的暗中支持下,哥伦比亚游击队开始向巴西渗透,一来扩展其贩毒资金链,二来为巴西社会发展制造不稳定因素,满足某些国际势力牵制巴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心。

  这些贩毒组织,通过走私军火、毒品等方式,逐渐将里约变成南美洲通往欧美的重要毒品中转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里约每年仅可卡因毒品交易就达3亿巴西里尔(约合1.76亿美元)。而在去年11月份的阿莱芒贫民窟清剿行动中,所缴获的毒品及武器就价值1647万美元,这样规模的武装贩毒没有国际贩毒组织的介入是不可能实现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SN00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