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3月6日,将永远地镌刻在合肥的历史上。
这一天,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市新的行政区划版图开始调整。原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分别更名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将原西市区包河街道、蜀山路街道分别更名为宁国路街道、五里墩街道,将原郊区瑶海街道更名为长淮街道,将原蜀山镇更名为井岗镇。据了解,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区总面积增加76.37平方公里,达到596.01平方公 里;增加人口4.62万人,总人口142.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64万人。
当天上午8时30分,合肥市召开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宣布了省政府批文;市长郭万清宣布区划调整实施意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甄长琢宣布了四区五套班子主要领导任职名单。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车俊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当天上午,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车俊亲手将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等4个新区的公章,交给了4个区的负责人,予以启用。10时,合肥市领导分4路参加该市4个新区成立揭牌大会。
据悉,合肥的市辖区行政区划大的格局是20世纪60年代确定的,曾于1985年对各城区间的行政管辖区域进行了局部调整。昔日郊区环抱城区的区划格局,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为保证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动中心城区的建设与发展功不可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区划格局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已变成发展区域经济的不利因素,早已引起全市人民的关注。表现在近几年来的人代会、政协会上,区划调整问题都是代表和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合肥市委市政府于去年开始酝酿调整方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认真反复的论证,并按照“有利发展,便于管理,不增机构,保持稳定”的原则,提出了初步方案。后又充分听取了相关县区的意见,征求了该市人大、政协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车俊指出,国务院、省政府批准了合肥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其意义十分重大,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整体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全市广大干群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也是市委市政府经过长期酝酿、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后,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决策的作出,本身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实际体现。
车俊说,现在我市行政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外部环境非常有利,条件完全具备,时机已经成熟。调整行政区划,是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是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重大举措。这次调整区划后,城区面积明显增加,发展空间大大拓展,这将有力地促进合肥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促进城市载体功能的完善。撤消郊区,实行以城带乡,使调整后的每个市区都带有部分乡镇,这样就拆除了横在城乡之间几十年的“围墙”,城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车俊指出,这次区划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是区划调整的根本目的所在。对四个区乃至全市来讲,这次区划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上下特别是各区要面对现实,振奋精神,争取主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要围绕全市建设“4个基地”“GDP千亿”等发展目标,尽快研究谋划自己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水平;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好发展环境。
车俊强调,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事关重大,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确保区划调整稳步实施,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整体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
(本报记者胡海涛/文)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