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绂曾。
人民网人民大会堂3月7日讯 记者廖玒、王倩倩、潘健、王京报道:农民增收成为今年“两会”期间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今天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邀请四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就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外国记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农业是有影响的,但是任何对于农民减负的政策 都有一个实质效应,这些政策可能来不及发挥他们的作用,会有一个时差和滞后的效应,您是否担心由此对社会稳定带来影响?
洪绂曾:进入WTO以后,如何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得农民增收,是我们委员普遍关注,更是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的问题。去年在中央的领导下,地方和基层干部作出了努力,农民收入有了恢复性增长,在今年朱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采取更有利的措施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出现现在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农业进入新阶段,供求的关系发生变化,因此有的农民甚至种了大宗农产品以后,虽然增产但是不一定增收;
第二,总体来说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成本相对比较高,劳动力的价值、劳动资料的成本比较高;
第三,乡镇企业发展很慢,以工务农和吸收农民就业这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第四,农民的负担相对还比较重。
由于农民增收的这些问题,使得社会上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去年,农民增收4.2%,但同时城乡收入增长8.5%,收入差距在拉大。另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城乡差距比例大概达到了2.8:1,比80年代增加了1倍;农业和其他行业的比例大概是2.5:1,农业和农民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有碍于农业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增收,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拉动的因素来讲,要拉动内需,农民是最广大的群体。如果农民不能增收,他的购买力不能发挥,启动内需就有了一定的局限。
农民增收的问题,应该综合解决。
第一,我认为要搞好农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农民真正地不但增收,而且要增效。
第二,我们要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要创新,要推广一些先进的有效的成果,使得农产品不但质量好,而且安全,符合国际国内市场上的要求,增加竞争力。
第三,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要注意一些中小型的基础设施,使得农民能直接得到实惠的项目。
第四,振兴乡镇企业,促进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在二、三产业上得到发展,增加农民增收的领域。
第五,稳定现行的政策,比如土地承包政策。当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出现的土地流转的现象,我们要本着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方针进行处理。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有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加强领导,我们农民增收的问题一定会逐步的得到解决。
洪绂曾简历
1932年8月生。现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会长,中国草原学会理事长。
1949年考入复旦大学农学院学习,1953年由沈阳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1989—1997年担任农业部副部长。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