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家庄8月21日电(记者许海涛)备受瞩目的石家庄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走过一年,已先后有10万外地人落户石家庄市。这是该市公安局最新披露的消息。
去年8月1日,石家庄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次推出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市区户口准入限制,引起多方关注。
改革之初,有关方面曾有3种担心:一是是否会引起城市规模过度膨胀,影响社会发展;二是是否会产生新的城市贫民;三是是否将给城市教育增加负担。
在户籍改革实施一年之际,石家庄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钱爱梅接受记者采访称,户改一年平稳有序,公安系统为366976人办理落户手续,其中就地农转非261323人,抱养67人,外地人迁入105586人。
钱爱梅说,按预计每年迁入市区30万外地人容量计算,石家庄户改一年没有造成城市过度膨胀。从2001年8月1日放开户口准入限制,前4个月外地人落户人口平均每月在万人以上;2001年9月份达到最高峰,市区接纳外地人2.5万左右。从2001月12月开始逐月降低,今年7月外地人落户仅2775人。
在105586落户的外地人中,外来务工者最多,69834人,亲属投靠18886人,兴办实业4449人,购房4475人,非本市生源大中专学生7942人。根据每月迁入统计分析,大中专毕业生迁入比例逐月增加,外地务工人员比例在降低。
在落户的外地人中,7—18周岁19037人,18周岁以上79798人,占到75.6%。钱爱梅说,这些人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中坚,他们多数属于起步阶段,有一定生活收入保障。
关于对城市教育系统影响,石家庄市公安局的抽样调查表明,落户的教育适龄人口分布比较平均,没有对本市重点中小学校构成压力。
石家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层次的,对人的观念影响也是巨大的。钱爱梅说,随着政策放开,外地人落户市区更理性,城市户口不再是人们惟一选择。石家庄市还有些市民,根据生活需要办理了“非转农”手续。
几年前,石家庄市郊区北杜村因城市改造,占用部分耕地,市政府为全村解决了500多个农转非指标。去年户改开始后,该村510人集体要求为他们办理“非转农”手续。一个村民说,虽然有了城市户口,但没有耕地,找不到合适工作,正常生活难以保障;而村里农业户口每年可以得到集体福利分红上万元,农村户口可以享受独女户照顾政策生育二胎,这样一比做农民比做市民更合算。
石家庄市公安局是户籍改革主要实施者,也是最重要的推动者。为此,石家庄市公安局进行了户口审批制度改革,市局原有的8项户籍审批权6项下放到公安分局和基层派出所,其他两项变更为审核,大中专毕业生落户直接在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其他类外地人落户可以在各公安分局办理各种手续。
石家庄市市长臧胜业在听取市公安局户改汇报后评价说,石家庄户籍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成功,而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尚有待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