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能够创造比较多的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都可能是轿车生产直接或者间接的受益者。
1992年以来是中国汽车生产发展最快的十年,汽车年均产量增长率为15%,为世界同期年均产量增长率的10倍。1994年国家颁布汽车生产的产业政策以来,私人购买汽车迅速发展,2001年已经达到总销售量的一半以上。这一切表明,中国正在迅速进入汽车时代。但是, 这十年来,关于中国要不要进入汽车时代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提出了各种批评,其中一个意见是,发展汽车生产,特别是轿车生产,不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符合“三个代表”的理论。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利于贯彻国家的轿车产业政策,因而有必要澄清。
发展轿车生产是中国工业化的又一场硬仗,可以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际上加快了工业化的进度。工业化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内容。中国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家电等不少工业产品的产量相当高,市场已经饱和。这个时候,工业生产就需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生产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否则,工业化就会停滞不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个新的产品就是轿车。从发达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到,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例高达70%。这么多的轿车产量就是靠家庭吸纳的,因而轿车生产具有广阔的空间。现在的轿车集中了不少的高科技成果,通过发展轿车生产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水平。轿车生产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家产业政策已经规定,轿车生产要成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一大批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汽车工业是综合性很强的装配工业。一辆汽车由2万多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的制造,需要冶金、机械、电子、石油、橡胶、玻璃、塑料、木材和造纸等诸多的上游产业的支持。同时,汽车还需要众多的下游产业的支持,如销售、维修、零配件供应、道路系统、停车场所、保险业、旅游业等等。美国汽车产业每增值1美元,上游产业就增值0·65美元,下游产业就增值7·63美元。所以,发展轿车生产的产业带动是十分明显的。
汽车产业本身会创造出一批工作岗位,而且会带动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就业。据有关国家的经验数据,汽车产业每增加1个工作岗位,就会给上游产业创造7个工作岗位,给下游产业创造10个工作岗位。就业问题是中国当前和今后数十年内要十分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一个产业能否创造就业岗位,就是它的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所以,国家有关部门早就把创造就业岗位,列入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既然汽车产业能够创造比较多的就业岗位,就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都可能是轿车生产直接或者间接的受益者。
考察轿车生产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只看他们能不能买得起轿车。在社会分工如此发达的今天,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符合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比如,艰深的学术著作,只能满足一部分学者的需要,绝大多数人是读不懂的,难道我们就能说学术著作的出版发行不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吗?显然不能得出这样可笑的结论。轿车目前只能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要,而被批评为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批评显然是不公平的。尽管有不少人目前还不具备购买轿车的经济能力,但是,他如果能够在轿车生产的产业链中找到一个工作,取得一定收入,生活得到改善,便是轿车生产的受益者。由于轿车生产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即使某人没有在轿车生产的产业链中找到工作,他也会从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受益。由此可见,发展轿车生产完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杨永华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