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骨灰昨回家 其母获知真相痛不欲生(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3日14:43 武汉晚报 | ||
2003年6月12日孙志刚魂归故里,孙母吴汉英哭得难以站立。 图片版权声明:周国强 山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果需要请联系1357a0183@sina.com 本报讯(记者戴红兵 万勤) 昨日中午12时56分,武汉天河机场3342航班机舱开启,孙志刚年迈的父母,捧着孙志刚的骨灰回到了荆楚大地。 “志刚儿,咱们回家啦!”手捧爱子的骨灰盒,两鬓斑白的孙六松缓缓从舱门走出,紧随其后的孙母吴汉英哭得几乎站不住,靠着空姐搀扶,才一步一步地走下了飞机舷梯。捧着哥哥遗像,孙志国泪光盈盈。一同返鄂的还有孙志刚的叔叔孙海松、孙兵武、舅舅吴楚武。 上飞机前,全国第一个报道孙志刚案件的《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王雷,赶到机场为孙家送别。回汉见到本报记者又来机场迎接,孙六松备感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关爱,顿时泪流满面。 下午4时,本报记者随孙志刚家人,返回其老家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四组。孙家的一些亲友闻讯从二三十里地赶来慰问,许多乡邻也赶来看望。? 孙志刚的弟弟说——哥哥还有未了心愿 身着黄色T恤的孙志国从机场走出时,已是满脸泪水,他怀抱哥哥孙志刚的遗像,激动地说:“哥哥,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下午一时,本报专程去接送孙志刚家人的面包车刚驶出天河机场,孙志国就推开车窗,从包里掏出一片片的黄纸撒向窗外。他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让哥哥记住回家的路。 “父母就我们兄弟两个孩子,哥哥大我两岁,我俩一起长大;小时候他性格内向很喜欢读书,为了让他能继续读书,我15岁就离开家乡出来学厨艺,后来在武汉一家酒店当厨师。从哥哥读高中起,我就每月资助他,几十元,上百元……一直到他大学毕业。我从没想过要哥哥将来报答我,我只是觉得他是哥哥,我应该帮助他,何况他还是我们家的荣耀!哥哥大学毕业了,父母以为从此要过好日子了,没想到他竟这么早这么惨地离开了我们……”说到这里,孙志国喉头又哽咽起来。 这时,窗外仍飘洒着片片黄纸,车里的孙志国,却又忆起了刚刚过去的不堪回首的日子—— 3月20日上午,孙志国在武汉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孙志刚在广州出大事了,当时父亲没说哥哥已死。 第二天父子两人就到了广州,见到了孙志刚布满伤痕的躯体。伤心欲绝的父子,不相信孙志刚是所谓心脏病突发而亡。于是,父子俩开始了艰难的调查之旅。刚开始,他们处处碰壁处处遭冷眼,“但就是在最绝望的时候,父亲为哥哥讨公道的决心也没有动摇!父亲说就是死也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孙志国说,是父亲的坚定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王向兵律师来广州以后,孙志国始终陪同在王律师身旁,也目睹了整个艰难曲折的取证过程。孙志国说,王律师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孙志国说:“我们的胜诉使我相信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在我们申诉中,新闻舆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全家非常感谢坚守正义的新闻媒体。” 孙志国念念不忘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在困难的日子里,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个自称是黄冈同乡的人,远隔大洋从美国寄来捐助款;孙志刚的同学们也始终和他们站在一起;广州中山大学教授、湖北人艾晓明得知他们即将回家乡,立即打电话给在武汉工作的弟弟,让他派车到机场去接孙家人。 昨天下午,离开广州的时候,懂事的孙志国没有忘记打电话给那些曾帮助过他们的人,向他们一一郑重道别。 临别时,孙志国对记者说:“还有一件事,不知算不算哥哥未了的心愿。哥哥读大学时,有一个福建的女孩子和哥哥关系非常好,他们曾以兄妹相称,我们家还有很多当年他们在一起的照片。听哥哥说过,那时他们各方面条件都不太好,所以没有捅破那层纸。在广州期间,我曾想联系她,可没结果,我希望她能知道哥哥的事情,来看看他,但我们不会给她添麻烦。”(记者夏燕琴) 孙母昨天才知道——儿子不是死于非典 走下飞机的孙妈妈泪如雨下。这位面目慈善的农村妇女,直到今天上飞机前,还一直以为儿子孙志刚的生命是被非典夺去的。下飞机前,小儿子的一句话,让她忽然知道了真相,难以想像的悲痛将泪水催逼下来。 一路上,孙妈妈的手一直搭盖在大儿子的骨灰盒上。“孙志刚骨灰”“湖北黄冈”——盒上的字很清晰,遗像里,儿子的眼睛睁得很大。孙妈妈再也没哭,只是泪珠还在眼眶里打转。很长时间里,她只说了一句话:“不知还有多少个孙志刚?” 记者问孙妈妈现在在家里干什么,孙志刚的爸爸托起孙妈妈的手说:“种田,你看骨头都凸起来了。”吃饭的时候,孙妈妈只要了一碗青菜面。小儿子孙志国说:“在家里,妈妈长年都吃素。”这话听了,叫人心里“格登”了一下。 孙志刚的爸爸叫孙六松,今年54岁。在饭桌上,孙爸爸掐指算了算,对记者说,在孙志刚案一审宣判的那一天,他记到的一件事,是忽然想到自己竟前后在广州呆了84天。 孙爸爸说,这要感谢新闻媒体的支持。他说,他不会忘记《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王雷,不会忘记《北京青年报》登的“一大块文章”,不会忘记中央一家新闻单位写的“内参”。 孙爸爸还对记者说,儿子死了他很难受,但这件事也教育了大家,如果今后再不出现这类事件,孙志刚也算死得其所了。一个多么深明大义的父亲啊。 下午四点钟,孙家一家人就要回黄冈了,我们和孙爸爸握手,又想起了他说的难忘的84天。(记者马里波) 魂归荆楚故里泪洒黄州古城——本报专车送孙志刚骨灰回乡侧记 “刚儿,你回到了湖北,回到了你的家乡了,家乡的人们来接你来了”,父亲孙六松轻声呼唤着儿子的乳名,在广州84天的奔波,在踏进本报专车的一刹那,孙六松突然哽咽失声。 下午4时30分,车到陆军总医院宿舍院门口,孙志刚的姑姑肖秀兰一家人早已等在这里,她几乎是扑过去抢过孙志刚的骨灰的,一手顺手扯过孙志国手中的孙志刚遗像。年过六旬的她将脸紧紧地贴在遗像上,泪珠大颗大颗地滚落。车子启动后,肖秀兰还追着车从窗口中伸身抚摸着孙志刚的遗像喃喃地哭着说:“刚儿,一路走好!” 孙志国说:哥哥是正月初六那天走的,临走那天,他一手摸着父亲的脸,一手拉着他的手说,父亲为他读大学到处借债,都累瘦了,弟弟为了他连媳妇都不娶,他这次去广州一定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好好回报父母和弟弟。 孙志国说,他上班才21天啊!志国从车内不时沿路向外丢着纸片,他说,怕回乡的路途遥远,哥哥找不着回家的路,给他做个记号。 晚上7时,孙志刚的骨灰到了故乡黄州,众多亲友从早上就在这里等候,从小看着志刚长大的姑奶奶哭得最伤心,她说,志刚是全村唯一的一个大学生,是有名的懂事听话的孝子。 听说他的骨灰回来后,黄州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前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19时30分,孙志刚的骨灰存放在家乡公墓的骨灰堂中。 孙志刚,请一路走好,愿类似的事件再也不要重演! (文/本报记者万勤 摄/记者周国强 通讯员山佑)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