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文化崇拜强者 调整中日关系需慎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1日16:39 国际先驱导报 | ||
日本的政治文化崇拜强者,没有实力的道义只会被看作软弱的代名词。在国际关系中在多大程度上作出让步,需要根据彼此的实力对比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来做出判断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梁云祥 今年年初以来,围绕对日关系,几位学者提出了一些新思维,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上 这些新思维的提出,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大度与善意,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对创造一个良好的中日关系氛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在这些新思维中也有一些似乎值得商榷的提法。 历史问题不是如今的症结 关于道歉问题,实际上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道歉问题是否已经结束,中日双方并没有一个标准。这一问题是否结束,无法用一句话来完成,甚至也难以用一些法律条文来完成,真正的结束需要加害者发自内心真正的忏悔。 一般来说,并不是中国方面首先去纠缠历史,而总是日本方面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做出了伤害中国国民感情的事情才会引起中国的反弹,如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某些日本政治家和阁僚公开否认侵略战争等。所以,从道理上说,如果首先日本方面不再做伤害中国方面的事,当然也就不存在道歉的问题了。也就是说,在这一问题上,应该是日本方面先退一步。 再退一步讲,即便中国可以宽容一些,先退一步,但这样是否就会使中日关系走向友好呢?我看未必。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日关系有所恶化,似乎其症结也并不是历史问题,而主要是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日经济地位的变化、日美联盟的强化、地缘政治的考虑以及意识形态的冲突等综合因素导致了中日关系的变化,历史问题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的问题。既然如此,那么即使中国在历史问题上退一步,也未必能真正解决两国关系恶化的问题。 要限制日本的派兵范围 关于如何看待日本向海外派兵的问题,虽然不应该大惊小怪,但应该认真对待。这不仅是为了中国一个国家,担心日本有可能干涉台湾问题,而且也是为了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日本向海外派兵,一定要强调有所限制,因为它毕竟在历史上有过侵略别国的记录,同时一定要将其限制在联合国范围内,因为现在的情况是,日本要在日美联盟的框架内向世界范围派兵。 至于日本国民生活富裕,又具有民主体制的约束,不会导向战争的提法,似乎也缺乏说服力。民主国家未必只追求和平,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民主国家也有可能将爱好和平的民众引导向战场。当然,现在并没有使日本重新走向军国主义的国内外环境,但如果国际社会对其军事力量的增长不加以限制,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日本政界只崇拜强者 国际关系中一个千古不变的铁律就是现实主义的实力原则,没有实力的道义只会被看作软弱无能的代名词。在国际关系中是否应该妥协和让步,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做出妥协和让步,这是国际关系中的艺术,需要根据彼此的实力对比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来做出判断。 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历来就有崇拜强者的习惯,很多日本人一直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只是败给了美国而非中国,他们对战后美国对日本表现出的所谓“强者的宽宏大量”至今仍然心存感激与佩服,所以心甘情愿将自己的利益与美国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对于日本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综合实力不及日本的国家。虽然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人口约十倍于日本、国土约百倍于日本的中国,其GDP则仍然只有日本的约四分之一。在政治、军事实力方面,日本也并不比中国差,何况还有日美联盟作为其实力的后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主动宽容日本究竟能否得到日本方面的善意回应而使中国也获得利益,值得怀疑。 突破点在双边关系之外 中日确实需要合作,这是两国共同获益的惟一出路,但如何导向合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应该更多地借鉴法国和德国的经验,双方有意识地寻找地区合作的契合点,共同促进这一合作。在欧盟中,法德两国既发挥主要作用,又受到其他欧洲国家的制约,让共同的利益逐渐超过两国对历史不愉快的回忆。因此,中日未来的政治基础应该在双边关系之外去寻找,即在谋求地区多边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奠定两国关系新的政治基础。 中日都是东亚地区的大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成为推动和组织东亚地区多边合作机制的主导国家。共同的责任和共同的利益会将两国联系在一起,历史问题等影响两国关系的消极因素自然会逐渐淡化。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