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蔼春:最后的目录学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5日23:26 天津青年报 | ||||
-高成鸢 天津中医学院的名教授郭蔼春先生以中医史专家闻名于海内外。他的巨帙专著《中国分省医籍考》囊括了几千种地方志里的医学史料,堪称中医史最广泛的总结,受到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的高度评价。 但郭老并不以医史的成就而得意。年届九旬的老人,在回首前尘时坦陈,他从事医学是出于适应时世,而一直没有停止过心爱的国学研究。这是由他的学术出身决定的。他青年时代学成于“天津崇化学会”,受过严格的国学教育。早有更为杰出的成就,近年有目录学、史学著作多种出版,去年的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史学家一致高度评价某学者一部关于清代书目的补充著作,与会的天津图书馆李国庆先生指出,天津的郭老《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完成更早、内容更全。“天津崇化学会”是中国传统的书院型教育机构,由著名教育家严修(范孙)、乡贤华世奎(璧臣)等创建,旨在培养国学精英,以保证新学兴起后仍能传承祖国学术遗产,并提高天津的文化地位。学会聘请国学大师任教,以章钰先生(字式之)为代表,他是国学大师俞樾(曲园)的弟子,曾任《清史稿》编修。 郭老当年完成了崇化学会的学业后,即留该会任管理工作,直到1949年该会停办,改为中学(现36中,郭老曾任校长)。传统书院能生存到社会大变革以后的,极为罕见。国学不重学科,往往熔经、史、文于一炉。国学独有“目录学”,被认为是治学的门径,郭老最精的恰好是目录学,所以他有可能是中国最后的正宗国学专业人才。他脑中装满传统文化的精粹,可惜后来不得不转向他并无兴趣的中医。他感叹说:“为了吃饭!” 郭老因经手崇化学会的善后事物。因此老人家中保留了崇化学会的若干珍贵学术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崇化学会同窗黄德功先生的遗著。黄是章式之先生的得意弟子,严修先生爱其高才,学成后即留他在严府的私家图书馆从事文献整理工作,不幸于27岁早殇。他的两部遗稿《通鉴目录校文》和《读通鉴札记》,当年曾被章式之先生评为“传世之作”,上有章先生亲笔详细批改。郭老鉴于自己年高体弱,为使前贤的研究成果不致散失,将稿本捐赠给图书馆妥善收藏。为尽对老师、同学的忠忱,他声明“不要钱,不要名”。我和市图书馆的代表前往接收。不久郭老就以九旬高龄辞世。老人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值得我们纪念、学习。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