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做交换学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5日09:22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傅迦天 【正文】 人们都习惯把自己的日子划成一段一段,每一个阶段对于自己来说都会有一种新的体验。如果说北京的七年对于我来说只是人生中一个寻常阶段的话,那么2002年上半年在香港 【小题】优待与“歧视” 作为交换学生,我们受到的第一个优待就是——办公室和外籍教授们相邻。香港大学的外籍教授数量是全港大学中最多的,他们直接担任各种学科的教学。他们对于来自内地的学生,都带着一份兴趣和更多的关心。有一天,理查德·迈尔教授兴高采烈地拎着一个榴莲走进办公室,冲着我举起榴莲:“Andy,北京有这个吗?”我一愣,“有啊,不过都是从中国南方运来的。”“来,你先尝尝。”于是在众教授们惊讶的目光中,我哭笑不得地接过迈尔教授最爱吃的榴莲。理查德·迈尔教授文革时曾以记者身份到过北京,尽管时间很短,但对中国大陆的热爱之情却溢于言表,因此对于我们这两个交换学生也格外关照,总觉得我们在香港时间短、压力大,所以在各种课题活动时总要带上我们,当面指导。临走的时候,迈尔教授专门送给我们一本他自己写的介绍中国电影的专著,扉页上写着歪歪扭扭的中国字:“Andy,北京再见!” 当然也有受“歧视”之处。香港的大学长期以来运用两种语言教学,一是英语,二是粤语。由于历史上的英国背景,课堂上只能用英语授课,这对内地的交换学生来说,无疑是考量自身英语水平的一个关隘。更有趣的是,香港的教授们在需要对自己授课中的某些名词或者是某个人进行解释的时候,往往情急之下会用粤语解释。于是我们偶尔会听到粤语,就更是两眼一摸黑了。不过教授们都会对我们另眼相看,当我们在课堂上的时候往往会竭力用普通话解释一番。其实这对于我们来说,倒是学习广东方言的一个机会。久而久之,粤语水平也小有所成。其实粤语与普通话的转型,不正是香港和内地需要沟通的一种缩影吗? 【小题】忙碌与悠闲 香港是个多元文化的城市,上班族过着朝九晚六的生活。但对许多人来说,或许生活并不完全这样。 在香港做交换学生的日子里,我们先后住过酒店、教授家里和学生公寓。相比起来,还是在陈教授家中的那段日子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陈教授是一位朝五晚九的教授,每天不是在办公室里,就是在课堂或者演讲台上。早上我们起床的时候,教授已离开家去学校了,久而久之我们也养成了习惯,和他踏着同一个钟点起床,然后在夜深无人的校园里邂逅和晚归。在香港学习期间不难发现,大学和研究生的教学形式往往是多元化的。有一节课讨论网络新闻学的发展,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都有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我们那组有土耳其人、美国人、台湾人、香港人和大陆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使我们在介绍各个地域新闻网站的同时,也学习了其他国家的内容,尽管那一周忙忙碌碌,但到最后做报告的时候,丰富多彩不同语言形式的powerpoint让我们觉得一周的时间“物有所值”。 当然也有悠闲的人们。一天晚上我们在维多利亚湾海边散步,偶遇一位正在拉锯子的老者,他能够用一根弓在木工锯上拉出悠扬的曲调,让人如痴如醉。上前一问才知道老人是上世纪60年代偷渡来港的,今天已赋闲在家,生活过得平平淡淡,听说我们是内地来的,老人拉着我们不停地说呀说呀,说得内容今天已记不起来了,惟一留在脑海中的就是老人反复在唠叨的一句话:“我是山东人,我是山东人……” 回到北京半年之后,邮箱里突然出现了一封来自香港大学财务处的信件,信里告诉我,上半年我在港大交纳的各项费用退税之后还剩下88.9元港币,随信附上了一张香港恒生银行的支票。在惊讶于港大的认真和仔细的同时,拿着88.9元港币的支票,我想,下一次到香港兑现这张支票的时候,不知道能增加多少利息呢。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