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次向贿买新闻说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1日15:13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驻香港记者 张晖 近日,香港一家法院开庭审理了香港《忽然一周》记者的贿赂新闻案。法官认为该刊记者梁崇基以贿赂的手段获得独家报道,其行为触犯了《防止贿赂条例》,判处他入狱3个月。 为获独家不惜以身试法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香港大名鼎鼎的电影导演王家卫的新作《2046》说起。为了筹拍这部电影,王家卫和他的电影公司花了不少的心血,不仅请了梁朝伟、张曼玉、王菲、章子怡和木村拓哉等国际巨星出演,还在拍摄场景与演员戏服的设计上动了很多心思,而且剧组对此一直秘而不宣。而喜欢猎奇的香港传媒,特别是香港的“狗仔队员”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各家媒体的娱记都想方设法,力求打探到电影拍摄的内幕。 今年2月初,《2046》电影摄制剧组租用香港一幢旧式的警察建筑物拍摄外景。为了防止拍摄场地及演员服饰曝光,电影公司做足了保密工作,特别请来了保安员进行24小时监视,以防有人未经批准进入场地泄露“机密”。但是《忽然一周》的记者梁崇基并不死心,他用300港元的“茶水费”买通了一名保安员,先后两次进入摄制现场进行偷拍,并把剧照刊登在今年3月出版的杂志上。 电影《2046》剧照一经刊登,在香港演艺界和新闻界引起不小的震动。王家卫电影公司的高层非常震怒,他们怀疑有职员未经公司同意,私自将电影剧照披露,于是就向香港廉政公署举报。廉政公署经过近2个月侦讯,查明真相,受贿的片场保安和行贿的记者相继被捕,两人先后被判刑。 不少人认为,《忽然一周》这位“敬业”的记者梁崇基因为区区300港元“茶水费”换来3个月的“牢狱之灾”有点“冤枉”。在法庭上,梁崇基的辩护律师也一再声称,梁崇基是初犯,且行贿数额过小,希望从轻发落。但法官指出,记者为获得独家报道进行贿赂偷拍,其出发点完全是商业利益,尽管涉及金额不大,但这个案件性质和其他的贿赂案件一样,都是严重的,如果不施与刑罚,那将会误导公众,认为贿赂数额轻微,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处罚;再者,如果不对行贿的记者进行处罚,也不足以警示后来者。因此,法官对梁崇基施以“阻吓性刑期”,判处他3个月监禁以示惩戒。 不思悔改终于重蹈覆辙 在香港,人们对《忽然一周》用金钱收买新闻的做法已不感到惊奇了。《忽然一周》是香港壹传媒旗下的一份杂志,而壹传媒的记者以金钱贿赂换取新闻的事件屡有发生。 同属壹传媒的香港《苹果日报》记者刘江群就是香港第一个因为收买内幕资料而被捕的记者。据报道,在1997年至1999年的两年时间里,刘江群付出了高达10万港元的“买料”费,向两名警察购买香港警方的保密资料,然后把每月警方调查的案件的详情,包括事主及被捕人士的姓名、身份,全部刊登在香港《苹果日报》上。后来这件事被揭露出来,刘江群等人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最后,刘江群和两名警察“通讯员”分别被判入狱7到10个月。 有关人士指出,近年来,随着香港传媒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了许多恶性后果,这种花钱买新闻,制造独家效应的行为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各传媒的老板们竞相为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而不择手段,使处在一线的记者们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他们想方设法获取更多更“独家”的新闻,从而加剧了贿买新闻现象的蔓延。据说,像《忽然一周》记者这样“给小费”行方便的行为,香港几乎80%的记者都做过。 打击新闻腐败绝不容情 判决的消息传出后,拍摄《2046》的电影公司对法院的判决表示满意。他们虽然对不到30岁的梁崇基被判入狱感到有点可惜,但他们同时指出,靠出钱贿赂来换取新闻,在任何地方都是严重罪行。电影公司的发言人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使香港的传媒好好反省一下,不要为了销量和迎合受众铤而走险,去做犯法的事。发言人强调,在香港,无论记者还是传媒,都应该做到自律。 香港法院这次出重拳打击贿买新闻犯罪,无疑是对日益突显的新闻腐败现象敲响了警钟,因此也受到了香港新闻界的普遍关注。香港多家报刊都对此做了详细报道,有的报纸还为此发表了社评。这个事件也促使香港记者们思考如何协调好商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矛盾。 声明:《世界新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