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天津私塾读书声朗朗响百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8日00:32 天津青年报 | |
天津私塾分两种 专馆散馆遍城厢 私塾读书声朗朗响百年 看古装剧,尤其是那些以文人墨客为主角的古装剧,有一个地方很难漏掉,那就是私塾。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主角们往往年幼,尚在私塾中念《三字经》《千字文》的时候,便已经“艺压群芳”了。让人忘不了的,是私塾中那白发的先生、顽皮的学童、摞得层层叠叠的课本、打起人来呼呼生风的戒尺和你“昔孟母,择邻处”我“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 这书声从遥远的年间,就一直读到了今天……私塾分两种还有女先生 古时候,孩子到了四五岁就该启蒙了。当年可不讲究什么胎教、0岁到1岁怎么启蒙、1岁到2岁如何继续,家长们觉得孩子到了该读书的年级,便把他送入私塾,开始了他最早的启蒙教育。 据天津地方教育史专家、天津市河西区政协文史委张绍祖介绍,天津的私塾有两种:一种是“专馆”,就是有钱人聘请教师到自己家中,专教自己及亲属子弟的;也有的是几家合请一位教师,也属于“专馆”性质。另一种是“散馆”,这是由教师自己开办的,“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收教来自各方面的学生,同时教授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这种“散馆”分散在天津城厢内外和所属各个乡镇,到清末,天津共有私塾100多处。 “关于家塾的情况,文献记载很少。”但令张绍祖诧异的是,清代家塾中居然出现了女先生。据《重修天津府志》卷47记载:“孟泽大妻边氏,工诗词、制艺,有女弟子从学者,其子以家学游庠。”张绍祖表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出现了女教师在家教女学生的事迹,实属难能可贵。张绍祖猜测,女先生除了教给女弟子一些与男子一样的科目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三从四德、家务女红之类的。死记加硬背文章做八股 “当年的私塾可不像现在的学校,每个年级分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童在一间屋内,只不过是老师分别授课罢了。教育界称之为复式授课。” 想象一下,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拿着不同的课本,念着不同的内容,那上课的场景一定是热闹非凡,教书先生也是够累了。但教学方式因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各有不同,蒙学只念不讲,塾师只给年龄较大的学生面授,教学进度及学习年限因人而异。对较小的学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上午授书,中午写大仿(毛笔字),下午诵读,翌晨背诵。先生只有等学童到一定年龄、有了一定能力时才开讲课文义理,学做文章。清代,做文章必须遵照“八股”格式(即破题、承题、起讲、题比、初股、中股、后股、末股)。 据了解,私塾没有固定上下课和学生活动时间。假期多在麦收、秋收、春节,个别只在春节放假,平时没有假期,更没有星期天。学童们天天坐在屋里死背硬记,形同坐监。背诵不过,写错字怎么办?先生手中的那把长长的木头戒尺,可不是拿着好看的,伸出手心,先来上几下子。痛吧?那就忍着。一曲先生怨不做孩子王 私塾既然有“专馆”和“散馆”之分,教师的待遇自然有所区别。据张绍祖介绍,“专馆”给予教师的报酬一般是平时供给食宿,按时发给“束脩”(就是工资),逢年过节再额外馈赠礼品。 别看“专馆”的教师薪水极高,却并不是所有私塾的先生都有如此优厚的待遇。“散馆”的教师与“专馆”的先生的待遇那可就是天差地别。 张绍祖说,到“散馆”读书的学生,要按月或按季向老师交纳学费,数额多少依学童的年龄和学习程度深浅而定。“散馆”招收学童的范围较广,学童数量也多于“专馆”,但其规模较小,办学条件一般都很差,教师的收入也极其微薄。 至于教蒙馆家塾教师的待遇,可分为三等:“供馔宿馆者为上,次则只供早馔,下则并不供馔矣。”负责食宿的就算上好的待遇了,听起来都让人难过。 天津教育名家杨一崑在《津门闻见录》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先生怨》,描写出教书先生的种种辛酸。该文已失传,但他的另一篇《天津论》的文尾也有一段描写教书先生的文字,也很逼真,特录如下:“最可悲的是教书匠,命苦作何商?既不肯调词架讼,又不会说地说房,更不能争行夺市把光棍创,只好把馆商量。大馆六十金,小馆三十两,不够吃饭,只够吃糠,半饥半饱度时光。家有三石粮,不作孩儿王,如虫进罗网,如驴在磨房。偶然有点事,人说工不长。学生不用心,就与教书先生来算账。几个铜钱事,一年一更章,一交冬至把心慌,定了馆方才坦荡荡。如何是长方?如何是长方?” 记者在一段资料中查阅到了有关天津北塘私塾收费的标准,其中专门招收富家子弟的私塾每人学费一年要交银元60到70元,只招十几个学生;而贫寒子弟就读的私塾,每人每年的学费也就在6至7元之间。张绍祖说,清末民初年间,一元钱也只能买两袋面,六七元钱也只能买十几袋面,私塾先生的清贫也就可见一斑了。孩子必上学社学重教育 张绍祖表示,在天津除了官方正规的卫学、县学、府学、州学之外,还有另一种学校必须提及———社学。 “社学是元、明、清官办的地方学校。官府规定50家为一社,每社必须设立一所学校,选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等。”官府命令、强制执行、所有孩子必须上学。招收15岁以下民间儿童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御制大诰》、朝廷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 据了解,天津社学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是在天津卫辖区内的一些乡社间设立的,属于初等的启蒙教育,多属乡官办,由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如查考入学人数、学习成绩、教师勤惰等,并行上报。社学教师由地方官员选择品学兼优者担任,弟子称之为师训,官府则称之为秀才。 天津建立卫学后,规定社学中俊秀向学的子弟可以补儒学生员。这样把启蒙教育与科举联系在一起,使一些平民子弟增加了进入仕途的希望。社学作为卫学的初级阶段的启蒙教育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从天津社学创办情况看,明初和清初官立社学开办的比较好,不仅有启蒙教育之职能,又有社会教化之职能。 不仅是天津市区,连天津现在行政区划的区县,都到处遍布社学。社学和私塾的相辅相成使民风大有改观。清末的北塘就敬惜字纸。在教育鼎盛时期,北塘人能够自觉地不拿带字的纸包东西。亵渎字纸,会被视为对圣人的不恭而遭到谴责。为使字纸不被糟踏,还在三官庙后殿———大成殿设立了惜字亭。亭内置一樽鼎式炉,专为焚化字纸。人们把拾到的字纸积攒起来,积攒多了,便送到惜字亭焚化。-本报记者沈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