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黄金周经济意义重大!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09日21:09 新浪观察 |
采访/文字 独孤秋秋 编者按:在经历了上半年非典的考验后,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却以它346亿的收入打破了中国四年来长假旅游的最高纪录,再次向世界显示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力。然而,黄金周所带来的环保、交通、安全、经济等系列问题却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面对汹涌而来的人流各部门该如何提前应对?假日经济就等于黄金周吗?利弊互现的黄金周会是"昙花一现"吗? 陈淮,男,1952年2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于1987年至1989在日本东海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客座研究员。就黄金周现象及假日经济接受了新浪观察专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 新浪观察:近日有学者提出,几年前因通货紧缩而出台的黄金周长假制度已显示出种种问题。这种长假制度未来被弹性带薪长假所取代是势在必行的。您怎么看? 陈淮: 首先,2000年时政府出台黄金周长假有当时通货紧缩的考虑,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只是在那个最适当的时候出台而已。因此,不是说通货紧缩就出台长假,通货膨胀就不要长假了。即使是通货膨胀,该要有的法定假日也还是要有的。 其次,说到带薪长假,我们10多年前早就有了:根据你工龄的长短,一年可以带薪休息一定的时间,这个休息时间由你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只是一些单位没有严格遵守罢了。因此这个弹性假期的概念和黄金周长假是两个概念。举个例子来说:你自己挣的钱和你父母给你的钱,这两部分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合在一起。也可以分开随你支配。至于黄金周长假未来被取代这种可能性我认为是是不可能的,也是绝对不可行的。从制度上就不可行。提问题的人没有搞清楚什么事该由谁来做主。弹性带薪假期是职工福利。如果公司情况允许,这种假给你半年都是可以的。但黄金周假期是国家法令节假日。 最后,至于认为可以通过人为的假期制度计划不造成交通旅游等方面的拥堵等问题的想法不对,根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的想法,不是市场经济。所有的东西全事先规划得好好的,一点也没有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从计划经济的角度来思考市场经济。 新浪观察:目前就集中长假对经济的影响存在不同意见。您认为通过黄金周长假这种方式是否能真正刺激消费与推动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和老百姓来说,黄金周长假制度的出现和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陈淮: 黄金周的出现是人们的收入提高后消费结构所发生变化的一种客观需求的产物。黄金周是需求推动经济的一种表现方式,这有什么不对吗?过去我们经济中最大的问题是生产的供给和需求矛盾,98年以后则主要转变为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就是说不但要让老百姓们有消费能力更要让他们有消费的时间与机会。16大提出的未来要全面小康。除了让百姓增收,在提高消费层次上也要下功夫。而消费结构提高则表现在消费结构的扩张上。 黄金周现象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显示了或者说客观上表现出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我们过去与平时的消费不同,黄金周的消费大量体现在对劳务性产品的支出上。简单来说,原来只是买吃的买穿的。但这种消费是有限的。一个人一年只能吃这么多穿这么多,有自然限度,再多了就用不了了。但劳务性产品则不然,它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没有自然限度。就目前而言,推动这部分产品的发展才是扩大消费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新浪观察:目前除了中国的黄金周,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类似节假日制度? 陈淮: “黄金周”一词并不是我们发明的,最早其实来自于日本。在日本,每年有三次大假。一次是四月末五月初。一次是八月份的盂兰盆节。另外就是圣诞节和新年大假。在美国和欧洲各国也有类似各种假期。 新浪观察:您怎么看待目前黄金周中出现的诸如交通拥堵、旅游投诉、环保生态等问题? 陈淮: 应该承认,在应对黄金周大假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但供和求总是有矛盾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使没有黄金周的存在也一样会出现。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就完全否定或取消目前的制度是不可行的。需求总是领先于措施的。这让我想到20多年前,刚有翻两番说法的时候,有人认为中国发展到每人都穿皮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牛,即使把所有牛都杀死也不够。但今天不但大家都穿上了皮鞋,我们的牛也比从前更多了。因此不能在真空中想问题。总是这样的,消费提出要求了,供给再去进一步地改善,去增长,去调整。现在黄金周给我们的交通和旅游业供给提出了课题,那下一步自然会进一步进行改善。 新浪观察:可否告诉我们您及您的家人这个黄金周是怎么度过的? 陈淮:很遗憾,我一直在加班。没有机会外出。 新浪观察:好的。感谢您接受本次新浪观察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