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路”走了17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4日10:35 华夏时报 | |
太阳星城爱心之旅特派记者 丁亚红 1997年,南京市福利院的王俊山老人因病走到人生最后一刻,没想到他临终前的遗言竟是:请将我与战士们的信件和照片一起火化,我要将这世间最好的一切永远珍藏。为什么他和福利院的战士们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昨天下午,南京飘着蒙蒙细雨,南京市残疾人服务中心迎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空军南京航空装备技术兵训练团政治处苏国梁副主任和席勇 一条“连心路” 在南京市有一条既不长也不宽的柏油路,路的一头是生活着260多位孤残人和智障患者的南京市社会福利院,另一头则驻守着南空装备技术兵训练团。多年来,部队官兵每个星期都要从这条小路上走过,到福利院为那里的孤残人和孤寡老人服务。这条路,人们亲切地称它为“连心路”,这条路,训练团的官兵们走过了17年。 17年来,训练团基层分别为福利院的所有孤残人建立了服务档案,每年与福利院的孤残人都要结成各种类型的服务对子;设立求助信箱5个。为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官兵们不论刮风下雨,还定期接送他们到部队看电影和文艺演出,每年都要举办“纪念助残日影视放映月”活动。 珍藏世间的美好 福利院条件有限,工作人员少,几十名瘫痪病人的洗澡成了大问题,为此,团里每年派出面包车和几十名战士,分期分批组织残疾人到5公里外的东门镇浴池洗澡。老八路出身的截瘫病人王俊三,小便失禁,尿了第九期学员黄礼忠一身,口水也顺着小黄的脖子往下流。老人十分不忍,小黄不仅不嫌弃,反而安慰老人。洗完澡,战士们还借来工具,跪在地上给他们修脚,许多残疾人感动得流着泪说:“我们享受的是最高级的服务。”澡堂的员工也被战士们的行动所感动,主动给残疾人搓背擦身。 “连心路”向社会各方延伸 官兵们尊老助残的行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多年来,南京地区共有46家单位邀请训练团的干部做报告。许多人听了报告后,主动去福利院慰问,为残疾人捐款;一些单位主动要求参加团里每年组织的“残疾人观光团”。一次,官兵们带着残疾人前往新建成的南京市鼓楼市民广场游览时,许多市民纷纷赞扬战士们的做法,还有人主动上前帮着抬轮椅车。还有的小学生让战士们签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