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航天合作要玩大手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16:36 国际先驱导报 | |
本报驻巴黎记者 杨骏 【提要】“中国的活力与技术实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与欧洲在科技合作方面太琐碎,需要加强重量级合作。”——欧洲第一位女宇航员、法国科技部长克洛迪·埃涅尔 日前法国一家媒体不无感慨地说,“一个航天技术原本很先进的欧洲,只能眼巴巴看 目前,中国是除美国和俄罗斯外,世界第三个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运载火箭技术也属世界一流。中国早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就发射过生物火箭,把小豹和小狗“姗姗”等送到100公里的高空并安全返回,1990年和1996年又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搭载老鼠等的实验,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相比之下,欧洲火箭的起步较晚,直到70年代末,欧洲航天局才组建了阿丽亚娜空间发射公司,并主要以商用卫星发射为主,航天器返回技术不是它的专长。 欧洲航天局也曾研制“使神”号小型航天飞机,后因资金及会员国意见不一等原因中途夭折。欧洲航天局后来参加了多国参与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想以这种“省力”的方法,提升其载人航天技术水平。然而目前其国际空间站建设很可能远远超过预算(600亿美元),且逐渐迷失了研究发展方向,加之美国航天飞机事故对国际空间站建设事业的打击,使欧洲载人航天业的前景再次暗淡下来。 此外,在火箭发射成功率方面,中国的成绩也不错,“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运载火箭,它已经进行了66次发射,成功60次,发射成功率接近91%,仅次于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的93%发射成功率,高于俄罗斯“质子号”火箭90%的发射成功率。法国《费加罗》报认为,此次“神舟”号如发射成功,说明中国的火箭精确度已经非常高,它同时可以成为中国火箭拓展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最好的广告。 欧洲卫星研制是强项 中国的航天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我们的卫星制造技术水平与欧洲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无法在国际市场中对中国运载火箭予以支持。欧洲研制的卫星寿命在延长,卫星平台电源功率、有效载荷功率在加大,对地观测卫星分辨率在提高。虽然近几年中国参加了一些卫星项目的国际投标,但没有实现卫星整星出口和向国际用户提供卫星在轨交付的目标。 欧洲卫星研制一直是强项,从实施“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与美国GPS叫板便足见其底气十足。目前欧洲航天局卫星和探测器设计提出的口号是“更小,更便宜,更先进”。今年9月28日升空的Smart-1探月飞行器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其装备的离子发动机更使欧盟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后,第三个使用太阳能离子发动机的国家联盟。 此外,火箭研制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通过增加发射次数来优化火箭发射的技术状态。就火箭发射次数来说,美国发射50次只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苏联是6年。欧洲阿丽亚娜火箭虽然起步较晚,但完成50次发射也只用了12年。相比之下,中国火箭发射50次用了28年。一些航天专家指出,发射频率小告诉我们决不可以掉以轻心,长征火箭的技术状态还没有达到最优化,需不断改进。 总体看,中国的航天运载技术在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运载能力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差距。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空射运载火箭等新型航天运载器方面,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中欧加强合作与美国抗衡 法国负责科研和新技术的部长级代表克洛迪·埃涅尔(相当于科技部长),曾是欧洲第一位女宇航员。她分析说,法中在科技合作方面太琐碎,需要加强重量级合作。今年9月以法国牵头的欧洲与中国合作建设“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似乎是埃涅尔讲话的印证。此前用于地球空间探测的“双星计划”的实施更是中欧航天合作的典范。 一个国家发展航天技术无疑需要国际合作。不过历史也一再证明,尖端技术从来不可能从国外直接“拿来”,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将发展与合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作为才有地位,中国这几年能与欧洲进行广泛的航天合作,正是基于中国在航天领域自力更生几十年取得的成就。中国要成为航天强国仍然需要自己有所作为。 美国在所谓可能被“军民两用”的航天技术项目上对中国施加恶意的、苛刻的审查制度,实质上是打着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旗号,从技术上竭力拖慢中国工业和科技力量的现代化的步伐。因此,中欧双方都把相互合作看作是与美国压倒性太空技术优势相抗衡。不过这一前提是,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航天实力不容忽视的国家。而这些实力完全是靠中国研制新型火箭、新型卫星等一系列努力换来的。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