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李真错觉”背后的现实困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6日18:02 人民网 | |
作者:朽木 李真死刑二审维持原判。新华社为此发表了一篇记者与他的对话,这篇稿子“落地率”之高,令人称羡。几乎国内的媒体,能转发的都转发了。这里的一个信号是,这东西有读者。 事实上,也值得一读,其中很多对话,耐人寻味,值得反复咀嚼。人们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说,恐怕还要加上一句人之将死其言也真。比如他在回答记者第一个问题“你很年轻,有过重要工作岗位的阅历,但最终却走向了毁灭,问题的根子在哪里”时,他就直言不讳地答:“我对党的理想、信仰产生了动摇”;在问及他“你追求权力未必想的是恪尽职守造福于民”时,他的回答也一干二脆:“我觉得持这种想法的不是我一人。”然而,李真的“最后的真话”中,有些东西又很有“味道”,亟需辨析。最典型的,是关于他的“错觉论”。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给自己设计出做一任封疆大吏或政府阁员的蓝图”时,他是这么说的:“(我)错以为有了大权就有了一切……错误地认为有了权力也就有了金钱。” 问题是:这是“错觉”呢,还是某种程度上的现实和真实? 其实只要稍稍耐心地读罢新华社记者与李真的这篇对话,答案就会一目了然。比如,李真说:“我看到个别高干子女吃、抽、穿、用极为豪奢,时间一长,就知道了其中的秘密。”这是李真亲眼所看的真实,而非“错觉”。比如,李真说:“我做秘书时,虽说有人管,但没人监督。我出任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后,由于这是个垂直系统,总部设在北京,离我太远,要管我很难,而地方包括本单位就没人能管我。”这是李真亲身所感的真实,而非“错觉”。再比如,当说到权力关时,李真说:“(我坐的)这个位置,曾经给我带来过滚滚不断的财源。不要说从工程里拿回扣,就灰色收入一项,也不是一个小数字。逢年过节,看我的排着队,儿子的压岁钱,就能收许多。”这同样是李真亲身所历亲眼所见的真实,而非“错觉”。 因而,我们说,李真的所谓“错觉”,其实在不少地方、不少时候,就是现实。比如,权力可以谋私,且渠道多多,渠道“通畅”;比如,权力在制度管理层面上有缺陷,有空子可钻;比如,权力和“后台”、“关系网”可以使以权谋私者变得有恃无恐,或者从另一个侧面说,“权力场”中确有“关系网”和官官相护的现象……一句话,李真的“错觉”,是某种程度上的真实和现实。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明确的认识,也就是说,李真之所以有今日,首先是缘于他自身,缘于内因,用他的话说,就是“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但是,也决不能不看到外因,不能不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同样,我们要看到,只要外因和环境有问题,李真们有“合适的土壤”,李真之后,还会有王真、赵真…… 什么叫“错觉”?我不想再从心理学、医学方面去找定义了。举例说罢。一个幼儿园孩子夜里做梦,第二天就当省国税局长了,这,才是错觉;一个穷乡僻壤的穷老汉,饿得眼冒金星,忽然以为马上可以去省里的国税局当局长了,就可以整天不饿肚皮了,这,才是错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