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政府需要为环保付出的不仅是资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7日14:33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周远明 10月25日,“第二届中华环境奖万里行”宣传活动拉开了序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表了《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的演讲。从政府到民众,对于中国环保的重要性都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可是,几乎就在同一天,我们收到了这样两条评论,它们都在反思我们现行环保工作中的某些问题。我们特此刊发,以作为民间环保声音的一个呼吁渠道。 南有液化气公司,北有化工厂,中间是一条臭水沟。白天吸“毒气”,晚上闻怪气味,就这样,被包围其中的无锡市崇安区广益镇广丰村几年来因癌症去世的有近20人,目前已查出患癌症者也已近30人,该村渐成“癌症村”。(10月25日《江南时报》) 现代社会中,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为大家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把这个现代文明公认的准则放置于“癌症村”的报道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资金投入已经不再是环保的唯一限制因素。无锡是近年来闻名全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甚至被冠以“无锡速度”。它相对于其他城市,已经初步具备了实施现代环保体系的经济和其他相关基础。而就在无锡“癌症村”的报道中,当地官员承认,造成目前的局面实际上与城市规划有关系,广益镇作为无锡市的副中心地带,竟被如此多的化工厂包围,实在不合常理,这就形成了一幅奇特的景观:一方面,各个化工厂不断加大在环保设备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化工园区旁的居民区有增无减,工厂对环保的投入总也跟不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于是环保总是处于“滞后”状态。 再举一个事例:在以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一些地方计划部门纷纷成立项目办、生态办等专门机构,将具体项目的审批、管理、施工和资金调配集中于这些机构,林业、农业、水利等职能部门反而被“排挤在外”。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政府的环保管理体系仍然停留在以往的行政管理思维上,它所掌握的资源和权力依旧在层层重叠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被分解、被不断弱化,在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下,似乎谁都应为环保负责,但谁都难以真正地负责。一个城市的环境好坏取决于当地政府甚至是最高领导人的一念之间,专业机构受制于行政管理机构,科学与技术让位于权力和个人意志,原本薄弱的财政投入在复杂而冗长的调拨过程中流失,当环保机构过于“紧密”地依附于行政管理时,它也就容易丧失自身的专业人格和行动能力。 所以,我个人认为:解决环保“死结”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像国际通行的那样,赋予环保机构集中的组织管理机制、可独立调配的资源和权力、培训和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让环保机构能更多地、不受阻挠地行使职责。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再看到“经济发达城市中的‘癌症村’、垃圾山”,乃至更进一步,也不会再看到那些明知自身遭受污染之害却无能为力的人们焦灼的面容。 | |